不同层级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认知与需求分析

2014-07-12 18:59:56赵征李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8期
关键词:层级合格率规范化

赵征 李珂

不同层级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认知与需求分析

赵征 李珂

目的了解不同层级临床护士对高危药品知识的认知情况及需求, 为进行规范化培训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调查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 对140名临床护士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内容包含高危药品知识、护士工作中发生的高危药品用药差错及隐患、护士对学习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需求共三方面。结果临床护士对高危药品的知识部分的合格率为42.9%, 不同护龄及学历的护士在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职称及职务的护士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责任组长合格率较高。50%以上的护士反映需要学习高危药品相关知识, 其中对高危药品药理学知识(需求率82.1%)及高危药物使用流程的规范化操作(需求率80.7%)最高。结论由于临床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缺乏, 临床用药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管理者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及培训。

护士;高危药品;认知

1995~1996年,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物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1]。ISMP将这些使用不当而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2]。护理人员既保管着病区各类高危药品, 又是高危药物执行者, 存在着较高的风险, 所以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重视, 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是目前急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了解临床不同层级护士对高危药品知识的认知程度及需求, 本院利用全院护士业务学习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下一步进行临床护士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及培训提供方向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 调查人员利用本院护士业务学习培训的机会对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 回收有效问卷140份, 有效回收率100%。

1.2研究工具与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 包括基本信息及相关知识两部分:①护士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称、职务、文化程度等。②高危药品知识包含三项。第一项为高危药品相关知识问卷, 包括概念、目录、用法及量、管理制度、不良反应及应急预案, 第二项为护士工作中发生的高危药品用药差错及隐患, 第三项为护士对学习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需求。问卷共100分, 其中高危药品相关知识30题, 每题1分, 18分为及格分, 分数越高表示临床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程度越高。护士对学习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需求采用多选题方式调查, 包含高危药品药理学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安全监测、存放交接管理要求及使用流程的规范化。操作问卷内容经过预调查后多次经副主任药师修改,重测信度r>0.85。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for windows11.0统计学分析软件,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调查对象 本研究共调查护士140名, 男5人, 女135人;年龄20~45岁, 平均27.32岁;学历分布为中专20名占14%, 大专82名占59%, 本科38名占27%;职称分布为护士55名占39%, 护师69名占49%, 主管护师及以上16名占11%;职务分布为护士长9名占6%, 责任组长31名占22%,护士100名占71%。

2.2不同层级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本组140名护士知识考核合格60人, 合格率42.9%。各层级护士合格率经χ2检验, 详见表1。

表1 不同层级护士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合格率比较[n(%)]

2.3护士工作中发生的高危药品用药差错及隐患情况 被调查的140名临床护士中, 89名护士(占63.5%)认为临床操作过程中存在高危药品用药安全隐患, 19名护士(占13.6%)发生过高危药品差错。

2.4护士对学习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 问卷采用多选题的方式调查需求情况。此项护士对相关知识5个方面的需求均达到50%以上, 其中对高危药品药理学知识(需求率82.1%)及高危药物使用流程的规范化操作(需求率80.7%)最高, 见表2。

表2 护士对学习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需求(n, %)

3 讨论

3.1不同层级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认知不足, 本次调查显示:不同层级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合格率仅为42.9%。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合格率高于护师与护士, 责任组长合格率高于护士长及护士。此结果说明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普遍不足, 特别是护龄短、学历低、职称及职务低的临床护士。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与年轻护士缺乏临床经验, 并且缺乏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有关, 需要继续加强学习[3]。调查结果中显示责任组长在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合格率高于护士长, 主要原因可能是护士长日常事务较为繁琐, 忽略了临床相关业务的学习, 提示护士长平时要加强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提高, 才能为临床一线护士提供专业知识的指导。

3.2全球每年因用药引起的损害达15万人, 其中高危药品造成的损害占不少比例[4]。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具有高风险, 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 是影响药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5]。因此防范高危药品造成的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是临床护理质量的重点之一。本次调查显示63.5%的护士认为临床操作过程中存在高危药品用药安全隐患, 特别是存在高危药品的放置不规范, 与相似药品混放;标示不规范、不清晰;基数不固定;储存条件不当等管理缺陷。药品的效价受温度、酸碱度、光照等因素影响, 如不按药品说明储存, 药品就容易变质, 轻则影响疗效, 重则危及患者生命[6]。高危药品不良事件多发生药物外渗、使用速度过快、用药剂量及方法错误等情况。

3.3护士对学习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需求较高 本次调查显示:超过50 %的临床护士要求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其中高危药品药理学知识及使用流程的规范化操作的需求率最高, 分别达到82.1%及80.7%。护理部应针对性地组织临床护士进行高危药品药理学知识及使用流程的规范化操作的学习, 通过对培训内容的强化学习, 力求每位护士都能知晓高危药品管理知识, 加强临床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隐患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3.4管理及培训对策 针对本次问卷调查存在的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认知不足, 临床使用高危药品具有安全隐患及差错发生的问题, 应对临床护士进行针对性知识培训, 讲授高危药品药理学相关知识, 讨论药品使用护理要点。加强对低年资护士、转科护士的高危药品安全用药意识的培训及对其安全用药能力的评估, 内容包括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掌握情况、高危药品的药理知识及使用流程的规范化操作情况[7]。成立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高危药品管理小组, 负责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的制定, 每月按考核办法中的考核内容检查药库、药房、病房落实情况, 对存在的问题, 当面提出书面整改意见, 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8]。通过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及安全知识培训, 能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 降低给药风险事件的发生,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 Belknap S.High-alert 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Int J Qual Health Care, 2001, 13(4):339-340.

[2] Julie G.Peggy JWL High—alert medications in zhe perioperative setting.J Peria nesth Nurs, 2007, 22(6):43-51.

[3] 王丽芹, 焦卫红, 孟宪颖.军队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的调查.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21):32-34.

[4] 朱长生.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及对策.医学信息, 2005, 18(7):698-700.

[5] 吕晓波.我院药学网站的开发和应用.中国药房, 2007, 18(1):36-37.

[6] 郑月玲, 岳晓莉.护士临床安全用药的监督与管理.中外健康, 2010, 10(19):108-110.

[7] 赵维仕, 庞燕, 李锐曦.病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效果研究.中国药业, 2013, 22(13):62-63.

[8] 兰伯恩, 牟萍.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的探讨.中国执业药师, 2013(12):41-47.

450003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护理部

猜你喜欢
层级合格率规范化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5:23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质量探索(2015年3期)2015-01-30 09: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