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4-07-12 18:59张海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敏颈动脉斑块

张海军

·临床医学·

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的临床研究

张海军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将其设定为研究组, 并选取同时间段内91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 分析比较两组其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出现几率为83.5%, 与对照组的37.4%相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示粥状斑块出现不稳定性,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平均含量存在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存在较为显著相关性, 对于急性脑梗死疾病诊断治疗具有主要价值。

急性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粥样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急性脑梗死疾病的病理性基础, 发生急性脑梗死疾病的一种主要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性变化。动脉粥样硬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隐匿性, 实质属于脂质出现慢性聚集性变化的炎性过程。因此, 炎症反应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敏C反应蛋白属于机体内的一种特异性炎症反应标志物, 属于机体血清内一种较为敏感性的非抗体性蛋白质, 而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的炎性反应情况则能够应用血清内所含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完成量化[1]。本文选取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将其设定为研究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54例, 女37例, 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7.3±2.6)岁。并选取同时间段内91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 其中男53例, 女38例, 年龄44~76岁, 平均年龄(63.5±3.1)。所有患者中均未出现肿瘤、心脏病变、肝肾功能不全、急慢性炎性病变等免疫性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基础资料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性, 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取血液, 采取免疫透色比浊法对两组患者血样展开分析, 并观察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态、表面积、所处部位等进行测定, 予以统计记录。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值处于1.0~1.5 mm范围内,可应用作内膜增厚, 数值超过1.5 mm时则记录成斑块形成。按照研究组超声测定结果, 91例研究组患者分成无斑块组(n=15)、稳定性斑块组(n =22)、不稳定性斑块组(n=54), 对此三组血样测定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对比,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粥样斑块性质与高敏 C-反应蛋白所存在的相关性。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查, 研究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相比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上升现象(P<0.05);研究组斑块检出率为83.5%相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不稳定斑块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相比较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含量均有明显增加现象,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及斑块检出率[ x-±s, n (%)]

表2 研究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x-±s)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导致脑梗死发生的一种重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一个脂肪堆积性过程, 而且也具有慢性炎症发展过程, 而炎症则属于动脉硬化斑块一个重要性特征,与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出现的激活及繁殖,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出现, 补体激活和沉着以及其它炎性介质发生均存在一定相关性[2]。

C反应蛋白, 是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一种应激性蛋白,属于一种较为重要的炎症敏感标志物。统计大量研究资料发现, 脑梗死疾病主要的一种发病机制是炎症反应, 在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较为明显反映脑组织缺血梗死后所出现的急性炎症反应强度。而高敏C反应蛋白则是可以与肺炎球菌夹膜C多糖物质进行反应的一类急性期反应蛋白, 一般情况下健康者血清内具有较低微含量, 当患者机体遭受创伤时或组织受损整体下, 经白细胞介素-6进行调控, 自肝脏合成而释放到血液内, 可以产生的浓度为正常主题生理浓度的几百倍甚至更多, 当组织结构功能正常,炎症反应得到恢复时, 浓度也会相应的恢复到正常范围[3]。

经本文研究发现, 研究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均有明显增加趋势, 而且对研究组患者斑块分析, 不稳定斑块组所存在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相比较稳定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均有显著增加情况。因此此类指标测定对于判断患者脑梗死病情程度具有较为重要作用。总之, 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存在较为显著相关性, 因此临床诊断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1] 王鹏.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15):488.

[2] 刘国荣.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10):1067.

[3] 曹茂红.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相关因素分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3(1):62.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高敏颈动脉斑块
中药外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Doublet luminescence due to coexistence of excitons and electron-hole plasmas in optically excited CH3NH3PbBr3 single crystal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代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