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本光
摘要:近年来笔者在编辑年鉴、志书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此类图书典型的语言文字问题。笔者将其归纳总结,希望对年鉴、志书的编撰者和出版者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年鉴;志书;语言文字;常见问题
所谓“语言文字规范”,就是规定的或公认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具体而言,包括使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总的来说,年鉴、志书中的语言文字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用字不规范,包括字形相似、字义词义不明、音同音近时使用错别字,成语、固定词组用错别字,使用了国家语委明确废除的异形词等;二是行文有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等,包括不规范的称谓、简称,数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标点符号用法》等国家标准。下面笔者以近年来编辑年鉴、志书时发现的错误实例分类归纳总结这类编辑工作中常见的语言文字问题。
一、文字常见问题
1.因字形相似用错别字
例:乙丑乃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也,然《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记载黄光异登嘉靖八年已丑科进士。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420页“干支”一词释义说,农历纪年是用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和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天干中的“乙、丁、己、辛、癸”和地支中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60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由此可见,这种组合中不会出现“已丑”这一纪年组合。原稿中的“已丑”应该是“己丑”之误,“己”“已”二字由于字形相似出错。
笔者在编辑志书、年鉴时,还发现下面这些词语常用字形相似的错别字(括号内为错别字,以下举例同):谐(偕)音、濒(频)临、厦门海关缉(辑)私局、通缉(辑)犯、石胄(胃)头、修葺(茸)、烽(峰)火营、拴(栓)马桩、高梁(梁)、针灸(炙)、斑(班)驳、时候(侯)、候(侯)机楼、山东兖(衮)州、蜡(腊)烛、郡望颍(颖)川、海拔(拨)、檀(擅)香山、覆(履)盖、雪橇(撬)、摧(推)毁、蜜(密)柚、松弛(驰)、扫盲(肓)工作、麾(摩)下。
2.因字义、词义不清而出错
下列词语是因为对字义、词义不清楚而用错别字:年份(分)、成分(份)、港汊(叉)、晾(了)望、蜜橘(桔)、坐(座)落、坐(座)北朝南、账(帐)簿、台账(帐)。笔者对出现频率较高的稍加辨析。
“分”和“份”都可以读去声,但在“份额、份子钱、备份、股份、省份、年份”中应该用“份”,其他情况下多用“分”,如“成分、部分、辈分、本分、分内、分子”等。志书、年鉴中容易出错的是“大部份”“经济成份”“年份”。另外“身分证”应该用“分”,需要特别注意。
“度”和“渡”都有“过”的意思,即从甲过到乙,但在结合语境表达具体意义时,二者却各有侧重。“度”本义是量度,引申义侧重于时间上的经历或动作的次数,如:度过、度假、度日如年、虚度光阴、欢度春节、几度风雨等;“渡”本义指过河,表示从此岸到达彼岸,引申义侧重于空间上的变动,表示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引申为通过、跨过,又引申指渡口、渡船等,如:泅渡、抢渡、远渡重洋、引渡罪犯、过渡时期、暗渡陈仓等。两者意义和用法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不能错乱。年鉴、志书中常把“度假村”写作“渡假村”。
“账”和“帐”是年鉴中出现错误频率极高的字。这两个字分工如下:“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青纱帐”。年鉴中常常把“台账、账户”的“账”写作“帐”。
“了”和“瞭”在志书中也常被误用。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将“嘹”作为“了”的繁体字,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嘹”读上声时仍简作“了”(了解),读去声时仍旧用作“瞭”(瞭望),不简作“了”。现在很多志书或者年鉴有“了望”“嘹解”等错误用法出现。
“粘”和“黏”常在年鉴中发现用错。“粘”一般作单音动词,复音词只用于“粘连”“粘贴”,“黏膜”“黏液”“黏合”“黏结”不写作“粘膜”“粘液”“粘合”“粘结”。建筑类年鉴和志书通常用混,因为目前建筑业的一些行业标准用字就有误,他们的行业标准中就有“粘结力”“粘结度”“粘合”等误用。
“付”和“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但是字义却完全不同。“副”字有下面几种意思:①居第二位的、辅助的、附带的;②辅助性职务,如:副组长、副业、副作用、副食品、名副其实、全副武装;③当作量词,一副对联等。“付”字是交、给的意思。如:付款、付出、付印、付诸实施、付之一炬等。“付”字有时也作量词,如:一付球拍、一付手套等。年鉴、志书中常把把“副业”“政协副主席”写成“付业”“政协付主席”。
“截化和“截至”在年鉴中用错现象特别严重。“截至”意思是截止到某个时候,“截止”意思是到一定的期限为止。“截至2013年年底”的“截至”不能用“截止”,而“报名日期2013年12月30日截止”的“截止不能用“截至”。
“制定”“制订”“签订”“签定”也是常常用错。“制订”意为定出,如制定宪法、制定规章制度;“制订”意为创制拟定,如制订工作计划。“订”多指经双方商讨,并非确定不变;“定”侧重确定,不轻易变动。《现代汉语词典》中无“签定”一词。
“画”和“划”也常混用。年鉴、志书中常见“为XX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现代汉语》第6版“划”的解释有:①划分;②划拨;③计划。“画”的解释有:①用笔或者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②画成艺术品;③用画儿装饰的。根据解释,“画”的第一个解释适用于“画上圆满的句号”,此处的“划”应改为“画”。
3.音同音近而出错
音同音近产生的错误主要来自于电脑录入时的误操作,这类错别字属于低级错误,一般很容易发现。年鉴、志书中常见的因音同音近产生的错别字如下:鼎力(立)支持、首(手)饰、家具(俱)、复员(原)军人、三部(步)曲、望远(眼)镜、篮(蓝)球、交易(谊)厅、拐弯(湾)、摸(模)底、百叶(页)窗、鸵(驼)鸟、沿(延)用至今、明察(查)暗访、检察(查)院、刑事侦查(察)、丘陵(林)、水力(利)发电、瓷(磁)砖、崇(丛)山峻岭、审(申)批程序、闻名遐迩(尔)、番(蕃)石榴、城隍(皇)庙、备(倍)受、三岔(叉)路口、穹隆(窿)、粗(初)略顾忌。
4.成语、固定词组用字错误
成语、固定词组的用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便替换。下面的词语是笔者在志书、年鉴编辑过程中发现的错例:山清(青)水秀、故(固)步(不)自封、人才济济(挤挤)、嫉(疾)恶如仇、小舢板(舨)、三部(步)曲、万古长(常)青、困穷(穷困)之极、有声(生)有色。
二、数字用法常见问题
对比《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385-2011),笔者在年鉴、志书编辑中发现的几种较为常见的错误情况是:
1.在表示数量或顺序范围时,如使用的是百分比等形式,前一个数字后遗漏了百分号,如将“35%~50%”写成了“35~50%”。
2.在表示数量或顺序范围时,如以“万、亿”等作基本单位,前一个数字后漏掉“万、亿”等,如“9万~10万”写成了“9~10万”。
3.干支纪年、农历月日、历史朝代纪年及其他传统上采用汉字形式的非公历纪年等,应采用汉字数字,志书中常见历史朝代纪年使用了阿拉伯数字。如“宗祠建立于顺治16年,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词句中的“顺治16年”应改为“顺治十六年”。
4.年份不能用简写,如2005年不应简写为“05年”。
5.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没有使用汉字,如“七八十年代”不能写成“70、80年代”,“十七八岁”不能写成“17、18岁”。
三、标点符号常见问题
年鉴、志书中标点符号的错误主要是顿号、引号、书名号用法不当,不该用顿号的地方用了顿号,没有必要用书名号的用了书名号,该用引号的地方遗漏。
例1:1998年5月禾山镇马垅村委会析火炬高科技创业园区、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兴隆新村”、以及厦门卷烟厂宿舍楼、7318工厂职工宿舍楼、省建五公司宿舍楼等置兴隆、兴禾居委会。
例句中“以及”前面的顿号应该删除。
例2:推行《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实行许可证式管理。
例句中的书名号多余,应删除。
例3:文化大革命时期
例句中“文化大革命”要加引号。四、省略不当造成的错误
1.称谓省略不当
例:宁德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陈荣凯到福安市开展接访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宪法》规定得清清楚楚,各级人大会议只有执行主席,人大常委会才设有主任、副主任。“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简称,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由选举产生的主体团召集领导会议,大会闭幕后,具体事务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人常委会”)办理。所以“市人大主任”的表述不准确,应改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类似的“某市宣传部部长XXX”不能简称为“某市宣传部长XXX”。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村民委员会主任”可以表述为“村主任”,但是不能表述为“村长”。
2.物理单位省略不当
例:投资近百万,建成占地480平米的市廉政教育基地。
“平方米”不能简写成“平米”,同理,“立方米”也不能简写成“立米”。这种错误在年鉴中非常普遍。
3.其他不当简称
“新中国成立后”不能称作“解放后”“建国后”,“建国前”“解放前”的表述也不准确,应表述为“新中国成立前”。
行业志书中常用不通俗且容易引起歧义的简称,比如“计划免疫”简称“计免”、“控制儿童辍学的工作”说成“控辍工作”等,都不规范。
以上四类是笔者在编辑年鉴、志书的过程中发现的最常见的语言文字问题,希望能对编辑同仁和年鉴、志书编撰者有所帮助,以提升年鉴、志书的编辑出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