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园
摘 要: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效率地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人生存技能标准之一。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已至关重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初中地理课堂中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对初中地理课堂中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了培养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非连续性文本;获取信息能力
一、概述
2011年版语文课标新颖地提出,要让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那么,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读它有什么好处?
(一)连续性文本
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从左到右成一行,连接每一行就成了一条连续直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论文、政史地课文,中小学占多数的数、理、化式子都是如此,都属于连续性文本。
(二)非连续性文本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三)提出问题
在网络搜查过程中,笔者看到此方面的研究如此的少,而且学科研究单一,只有在语文中稍微有些研究,在数学学科中也只是简单地提及,其他学科根本没有相应研究。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相关的成形书籍也几乎没有,而在地理课程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又是如此的庞大,尽管地理教师在地图、图表等阅读方面 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相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来讲,目前的研究范围还是太小,不全面,给学生指明的学习技巧有限,没有提升他们关注课外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关注度。所以,笔者认为,增强中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二、研究及评价
(一)研究现状
1.国内现状
在中国知网上搜查的结果:既包含“非连续性文本”,又包含“地理”这两个关键词的文章为0篇;只包含“非连续性文本”一个关键词的文章有7篇,而且都仅仅是在语文学科方面做的研究,几乎都是中学教师的研究。
在百度和360网页搜索中,只是看到一些相关的教学反思、博客、培训日记、论坛、研修总结等,且文章内容都是本着一种初探的态度书写的,多数笔者都是处在刚认识了这个概念的阶段执笔的。比如,《轻轻叩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大门》这篇文章,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基点。大量的大篇幅的理论完善的文章不多,多是一些小议。
2.国外现状
美国国家教育发展评估(NAEP)早在1969年就开始对多个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2000年,OECD开发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开始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岁青少年进行阅读监测评估。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于2001年在国际范围内开展了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以此来监控国际范围内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现状研究评价
1.优点
非连续性文本由于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所以,学生阅读起来不枯燥乏味,比较感兴趣,只是他们缺乏这方面的阅读技巧,因而在获取这方面信息的能力依然有待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被重视,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使他们可能成为具有知识与技能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全面发展的有阅读素养的学生。
2.不足
(1)认识不足
教师与学生的认识都不足。非连续性文本提出时间短,国内专家研究不多,在中学教学中提及狭隘,只是在语文学科中提出,其他科目的教师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2)教学不足
因概念和类型认识的缺失,导致了教学内容的不全面、不典型。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意识的空白。没有有意识地把“非连续性文本”纳入教学内容范畴。二是“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利用不足。“非连续性文本”在地理教材中广泛存在,其他学科相对内容不足些。但是即使是较多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形成一套很好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另外,地理教学过程中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利用也不是极高的。比如,地理观察到的很多内容也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范畴。
三、结论与建议
(一)培养学生养成高效收集信息的习惯
教师可以敦促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明确目标
学生在收集时,要明确任务、目标,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不能让收集游离于表面的累积,而是一定的思维加工。例如,在“地球绕日公转”的观察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研究任务有目的、有重点地获取信息,教师在实验前要引导他们从“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等方面入手。
2.分工合作
组织学生分组、分任务地去收集和整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可以降低查找信息的难度,减轻查找信息的负担,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地球绕日公转”的实验时,请3位同学,一位扮演太阳,一位扮演地球,一位扮演月球。设计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让其他同学分组观察不同阶段各天体运动的特点,并整理表述。
3.多途径收集
在地理课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以下途径去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一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获得资料。二是直接由已经出版的各种文献获得资料。三是影视媒体、电子出版物(光盘资料)、网络中获得资料等。
(二)勤于整理信息
当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之后,还需要把各种信息有效及时地加工处理,将有效的信息进行整合,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后加以利用。
1.留给学生充足的整理时间
有时,学生热火朝天的探究之后,马上就进入交流,没有给予学生整理的时间,能力的培养也就不能落实。以“天涯海角”——海南省这节课的一个片段为例。
教师将这节课布置给学生讲。讲课学生课前与课代表和教师已经进行了课前交流,而且也做了充分的备课准备。然后开始上课,让同学们集体朗读,以回顾上节课内容。接着给了2分钟时间让预习本节课。一切进行得很快,其实很多学生还没有看完第一段内容。接下来就让学生回答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描述它的地形和地势特征,学生积极配合,举手回答,但是瑕疵很多。
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提问了那么多问题,进行得很匆忙,给学生预习的时间不够充分,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也是显而易见的。
2.培养学生整理的习惯
孔子教导“学而时习之”,就是要告诉我们学习要遵循规律,对所学知识做到及时反思与整理,对知识才能得到巩固与提升。根据信息收集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活动性总结、课堂总结及章节性的总结,可以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以湘教版(修订版)教材初一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为例:
活动后总结:
每个实验活动后,都有对实验数据或现象进行反思,得到发现。比如,用模拟实验验证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时地球与太阳运动方式活动后,要求学生整理出能够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地球、太阳运动方式,画成“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示意图”。实验观察中产生的信息是科学探究最直接、最根本的内容,因此对这一信息的整理也是最基本、最必要的整理。
每课后总结:
在学生对昼夜现象产生原因的研究无从下手时,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前人研究资料来补充自己的认识。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辑 韩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