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2014-07-11 05:02刘美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模式教育

刘美

摘 要:面对教育的问题,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各自怎么讲,每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考虑和选择,只要目标指向正确,就是对的。没有谁的模式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算好。

关键词:教育;模式;个性化教学

生存是要有特色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遵循这个法则,固

然,学校的生存也不例外,也要有自己的东西,甚至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学校的特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个性化最集中的体现还在于每门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又有基础学科,而语文就是这里的基础。

唐韩愈释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日之师与之的性质仍是相同,教学中不在“传”“授”上做文章,其教学行为就会习惯性地走别人走的老道,遵循别人的标准,玩别人不玩的手段,灌输、强扭,争取与别人的统一,忽视个性化,千篇一律,万人同道。这于己,不创新;于生,无榜样。譬如,把开拓意识、创新思维等,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会主动,敢于摒弃,敢于挑战,别开生面,独辟蹊径,不嗷嗷待哺,而要主动出击。

教育的终极是要让学生成为勇敢的独立个性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

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当前,创新教育极力讨论学生的独立性培养,要求教学者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毋庸置疑,这是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内容有个性,方法有个性,时时处处展示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自然不能培养和要求学生具有个性化,相反,只能培养一种模式的人,只有重视了教学的个性化,才能使学生不被陈规所限制,不被模式磨灭了天性,从而呈现一片丰富与斑斓。

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按照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引导,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间的过程不盲目,不性急,而是着眼于过程,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新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交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从同步到异步,实现教师传的只是“道”,授的只是“业”,解的只是“惑”,进而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探究问题,享受人生的意识和态度的不断增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语文课堂就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氛围,并在这种氛围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气质得到张扬,错误得到修正,不足得到弥补。为师的,抛下师道尊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为生的,言行举止彬彬有礼,成为教师的骄傲。这是怎样的要求呢?我想应该是这样的:生虽与师诸多平等,但荦荦大端不越矩;师虽身居尊位,但有的放矢谨言慎行。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如此说来,树立良好形象,营造愉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语文教学常常如一篇大散文,思路不拘一格,目标九九归一,形式散而培养创新能力的“神”不散,所以,语文教学要当成一篇散文来做,有遵循,要有逾越,譬如,超前意识。语文教学要在尊重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不拘泥于别人,不受束缚于名人,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教学内容,思考更多更广阔的空间。找出学科的“切入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的品质需求,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再发展,更优良。让所有学生都具备成功的个性化修养、个性化思想、个性化魅力,语文课堂完全可以做到这样。比如,我们可以向荀子学逻辑,向朱自清学习热爱生活。用生活来诠释朴素而美丽的语言,培养自己的语言个性,提高审美情趣,用独到的眼光培养自己审美的思维个性和情趣态度。

作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当然要打造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这不仅是出于生存的逼迫,更是工作需要。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个性化的思维,容易促进学生的思想成熟,因为它跟学生的思想会产生碰撞,激发生成强烈的学习兴趣。有素养的教师会做出像拉家常式的教学,对学生七嘴八舌提出的问题会和风细雨地解释,有追求的教师善于启发式教学,不悱不启,像古代的大儒孔子一般居高临下,同时又随心所欲随,总之,好老师有法,内树自己的风格,外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再远还至于将来,走进社会,还有再学习的技能。

当然,提倡个性化,并不只有一种模式,我们可以像有的人那样,动脑筋,变大班制为小组合,反正随个性,分分合合,快快慢慢,认个体,讲层次,重策略,秀个性,个性永远是自己的,是可效仿却效仿不来的,所以,面对教育的问题,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各自怎么讲,每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考虑和选择,只要目标指向正确,就是对的。只要保证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学的模式就对了。

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学生,努力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机会,多发现,多鼓励,挖掘最好,展示最强。教学新内容,多设计一些具有个性的问题,抓住契机,吸纳新知,串联旧知,尽力争取有效的讨论。比如,《荷塘月色》里的“淡淡的忧愁”,可问为什么只是“淡淡”呢?引导学生用现实的眼光寻找这些理由:经济困难、身体不爽、工作不顺、家庭矛盾等。如此这般地研究、讨论、学习、思考、表达生活,久而久之,一个人的个性就可能得到了某种培养与矫正,智力得到最大限度开发,这种一箭双雕的结果正是我们的教育最为希望的,

这多好!

作为学生,个性化必然是不自觉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能做引导学生的某种调控,或尊重学生的个性,把这种个性差异的积极因素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接受为主动参与,防止一切单一的学习方式统治教学过程,给学生留下更多自由的空间。于是,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好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提问、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研读,等待教师的深入诱导,从而达到知识水平的新高度。

语文课应该是个性化十足的课,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性化十足的教师,走一条富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之路,是新时代赋予每个语文教师新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2]阎主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中学)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模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