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意义

2014-07-09 22:30莫力
新西部·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手稿异化资本主义

莫力

【摘 要】 文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描绘的劳动异化的现象不但存在,而且形式更加复杂、影响范围也更加广阔。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全球化背景下人的“异化”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去克服这些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代意义;异化;全球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实际上为以后的经济和哲学研究作了一次重要的思想整理。其中“异化劳动”范畴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这个时候的马克思只是刚刚接触经济学,对经济学的批判仍然在国民经济学的范畴框架内,而没有形成像《资本论》那样丰富的理论体系。但是,异化劳动思想使他以特有的逻辑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异化劳动”理论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初步形成,并为揭示“剩余价值”打下了理论基础。如果我们对比马克思早期和成熟期的著作就会发现,异化劳动的分析实际上包含了对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包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不但生产了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产品而且生产出与自己相异并且直接冲突的社会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是相互冲突的。可见“人的发展和解放”一直是马克思关注的焦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异化”并没有消失反而在更广更深的层次影响着我们。正如威廉·格雷德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中所说的那样:“激发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进行见解独创的批判的基本条件仍然存在,甚至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看待发展中出现的异化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和保障人自由全面发展、保护资源环境中寻找平衡点,就成为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当今世界全球化日益使得世界变成一个“整体世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资本获得了更大的流动性。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人们并没有摆脱资本的统治,资本为了追逐利润不断向低工资地区流动。而“残酷的事实是:一些社会被工业化颠覆,自由运转的商业复活了19世纪公民感到触目惊心的残忍暴行,政治与商业卑鄙地把人当作纯粹的商品”。全球化在给不发达地区带去资本、技术、工作机会的同时,加剧了资本家和工人,工人和工人,本国工人和其他国家工人间的矛盾。马克思在《手稿》中所描绘的死的资本统治着活人的现象在今天并没有减弱反而在全球化浪潮下将更多期待发展的国家卷了进去。“经济革命”使得“一度禁止的野蛮得以复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再度兴起”。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当代,劳动异化的现象不但存在,而且形式更加复杂、影响范围也更加广阔。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一书的第四部分,威廉·格雷德列举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问题,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代工人劳动异化的一些具体表现:

第一,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了大范围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但是马克思的“魔咒”并没有消失。在新的“流水线”上,工人仍然从事着破碎化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依然没有独立的人格而成为一种麻木的工作在生产线上的“孤立的、抽象的原子”,“全面发展”在这里仍然只能采取片面和本能的形式。工人处于更被动的状态而没什么技艺,全面自由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孤立、消极的依附劳动使工人完全成为被动的机器零件,工人只需按预定动作进行操作,其自主与创造性已完全丧失。

在全球化时代异化已侵入到工人的闲暇时间,工作时间不断渗透到“八小时之外”。如今工人的“法定”工作时间比早期资本主义大大减少,但信息技术让人几乎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对时间的需求是管理类著作如此畅销的原因。这种异化实质说明劳动与劳动者仍是相互外在的,不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而只是一种基本谋生手段。

第二,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者的自由创造及主动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得益于技术和法律的进步,劳动环境相比早期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依旧调节着人的生产。在迅速更新的技术面前,每个国家都必须加速自己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不断改造生产设备、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以求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谋得生存与发展。成本的压力就会转化为劳动者的外在压力,工人只有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技术竞争面前获得生存的资本,种种压力和无奈已成为当代劳动者精神健康的致命杀手。面对这种不可逃避的外在压力,劳动者不得不刻意要求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例如在一些不发达国家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但是一方面,在资本向贫穷地方流动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迫使发达和贫穷地方的工人不得不接受不平等的条约,例如降薪、不得成立工会等等。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内外科技与市场的较量驱使劳动者不得不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工作而“战”,为了工作可以忽视对家庭的照顾,工作成了劳动者生活的全部。经济学家曾经设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的自由时间会相应变多,现实却是生产力越高自由时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相对减少。所以,在当代并不是劳动者在驾驭工作,而是工作在驾驭劳动者。

第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社会出现“道德碎片”。“发展中国家重复着资本主义混乱的过去,只不过在不同的地方而已”。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领着低廉的工资,从事着各种危险和非人道的工作。他们的付出和所得严重不对等,不但没有享受到社会全面发展的权利,反而处于社会最低层。这样强烈的对比使得社会道德下行。获取物质利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甚至唯一的目标,“一切向钱看”成为人们活动的准则。

上面只是一部分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并没有消除“异化”,反而由于全球化不断加速异化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呢?我认为,对这些异化现象我们既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而应该保持一种积极扬弃的心态。从《手稿》中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有其历史合理性,“异化”本身是人类社会走向最终解放不可或缺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只有这样它才能积累起足够破坏它自身的物质力量,人类社会才能得到根本解放。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不能因为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就沾沾自喜、高枕无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为异化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就全盘否定,甚至像“粗陋的共产主义”那样搞平均主义,而是要认清当前的现实,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去克服这些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全面深入的认识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理论,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为解决现实的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2][3][4] 威廉·格雷德.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0.47.4.416.

【作者简介】

莫 力(1982-)男,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手稿异化资本主义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