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激发策略研究

2014-07-09 00:38仇如慧何高大��
高教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激发策略学习动机

仇如慧++何高大��

摘 要:学习动机是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248名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综合情况,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期对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英语是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应用能力是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和国内新形势下对涉农专业人员的英语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是一支强大的催化剂。高等农业院校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结合市场需要,依托农业院校各专业的优势,积极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将有助于培养能够胜任农业科研、技术学习和国际推广等各项工作的复合型涉农人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与服务农业现代化良好互动和双利双赢的局面。本文主要分析高等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总体情况,并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华南农业大学的4 个学院11个专业的248名本科一年级学生, 其中男生187人,女生61人,学生的年龄在18~20 岁之间。

2.调查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师生访谈法两种形式。(1)在问卷调查法中,实行学生匿名作答的方式,采用的问卷包含10个问题,问题的选项采用Liket 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分别表示为“完全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基本上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有点符合我的实际情况”、“大部分符合我的实际情况”、“完全符合我的实际情况”, 以上选项分别对应1~5分,调查问卷在课间25分钟内完成。(2)师生访谈法则根据学习动机的主题设立访谈提纲,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30 名学生进行面谈。

3.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248份,有效问卷248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答卷输入计算机,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选择各变量等级的人数及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和均值)。最后,对访谈的结果进行主题归类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学习动机调查结果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出于自身愿望和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而进行学习的努力程度。学者Gardner和Lambert将学习外语的动机分为两种:融入型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工具型( instrumental motivation)。[1]融入型学习动机指学习外语的目的是更好地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交往或接近,了解和吸收他们的文化;工具型学习动机指学习外语是为了实际的好处,如通过考试、获得奖学金、找到一份好工作、增加晋升的机会等等。工具型动机学习者有非常具体的、个人的学习目的。表1显示了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表1 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动机调查表

表1中,选择比例最高的项目是第3项,其次是第9项和第6项。从数据上看,90%的学生选择了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的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知识”(平均值为4.22,标准差为0.732);88%的同学选择了学习英语是为了“找工作时更具有竞争力,从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平均值为4.21,标准差为0.782);79%的同学选择了“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 (平均值为3.12,标准差为0.581)。这三个选项正好符合了“工具型动机”的特征,说明了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学习英语来达到另一个目的,例如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知识或进行科研工作、获得英语考试证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表1中类似的选项还有第7项和第8项,他们的内容分别为“能出国旅游,了解各国文化,广交朋友”、“爱好英语歌曲、电影和美剧”。这两项所提到的动机类型也具有“工具型”的特征。同时,在本次调查的248名学生中,有18%的学生选择了第1项“喜欢英语语言本身”(平均值为1.65,标准差为0.912),23%的学生选择了第2项“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让我很自豪”(平均值为1.97,标准差为0.915),此两项选择的动机类型具有“融入型”特征, 但是学生选择的比例并不算高。

同时,通过与30 名随机抽取学生的访谈表明,31.2%的学生喜欢英语,因为他们想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学生对提高自身英语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水平的愿望非常强烈,选择人数达到90%。在访谈中,学生均谈到他们学习英语的短期目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如CET,BEC,GRE,雅思和托福等。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证书动机”,他们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获得某种证书,而较少考虑交际能力的培养。

综合以上数据,农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具有以下特点:(1)工具性动机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学习目标侧重应用型、实用性,大部分学生希望将英语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相结合[2];(2)相当多学生拥有“证书”动机,以通过各种学校考试和获得英语水平证书为学习动机之一;(3)尽管拥有这样的动机的学生占少数,但有一部分学生对语言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引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2.学习动机类型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它与学习成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因此,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将英语当成他们个人发展的敲门砖,当敲门砖的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也就到了尾声。所以,拥有这类学习动机的英语学习者,拥有一定的学习动力,但不是坚定的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者,而且对于学习容易产生满足感。具有“融入型动机”的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及其相关文化背景感到好奇和产生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就是发自内心,并且能持久地产生学习动力。这种动力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和乏味,从而持续地朝目标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能,从而选择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去习得目的语,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两种学习动机并不是对立的,无法融合的。在外语学习中,结合两类动机能获得比单一动机更好的效果。单纯拥有“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可能会目标不明,盲目学习,忽略实用知识;而单纯拥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容易因兴趣消减或遇到困难而效率大减甚至放弃。因而单一学习动机支配下的学习存在较大障碍。相反,两种动机兼具的学习者既有浓厚兴趣又有明确目标,因而学习成效通常更加显著。因此,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动机起着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与保证。[3]

三、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1.调整课程内容,实行分层教学,实现语言和专业的衔接及融合

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内容除了具有加强语言基本技能操练的特征,还应强化语言应用和交流能力、实现语言和专业的衔接及融合、体现农业科技的特点。在课程内容方面,需遵守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注重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农业相关专业的常用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并且涵盖专业知识内容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分层教学有助于强化语言基本技能,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将学生的英语能力从大学基础阶段的语言技能掌握,引导衔接到培养学生用英语在专业领域内进行科研和工作的能力的应用阶段。A层和B层的课程设置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动机,设置特色教学内容,详见表2。

表2 分层教学的课程设置特色

2.采用复合型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当前课堂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模式为“语法翻译教学法”。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围绕 “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展开,授课模式为“教师讲解语法规则( 翻译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新单词和句型用法,学生回答问题并记笔记”,授课手段为“幻灯片(光盘)演示+鼠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成为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它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障碍,使得学生的交际能力无法提高,尤其是口语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复合型教学方法,即将体验式、任务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方法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交叉实施。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学有所用,学生自然感兴趣,自觉地将“工具型动机”转换成“融入型动机”,持久的进行英语学习。

3.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个人从有需要直到产生动机是一个心理渐进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老师或同学们的认可、赞美和肯定,这就是学生渴望激励的心理动机。课堂上获得不断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会激励他在今后的学习中克服困难,产生努力学习的行为。英语课堂可从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学生,例如语言的音质、语音流畅、不同的观点、学识、胆量、参与积极度、语言幽默等方面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可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发展,侧重褒奖学生的努力与进步,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评价要客观、公正和及时,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动机真正起激发的作用。及时评价既能使学生对刚学过的东西有更鲜明的记忆,又能使学生及时肯定或否定所做的作业,易于改进。课堂上的成功体验会令学生产生努力学习的行为,并落实在今后的学习中,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4.促进合理归因, 维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归因理论探讨的是人们对过去行为的解释,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的成败归因主要归纳为这样几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等。这些影响人们行为结果成败的因素可纳入三个维度:内在性(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稳定性(稳定因素与不稳定因素,或称可变因素与不可变因素)、控制性(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当学习者把学习失败归因为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时,就会弱化其后续活动的动机。[4]归因的变化可以对动机的变化产生影响,动机的变化又直接作用于行为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了的新的行为又会影响归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不同程度的失败和挫折,如何看待这些失败和挫折本身以及把它们归于什么原因等,对于学习者的自我感知和认识及其随后的英语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归因理论在促进英语学习动机的方面作用非常突出。归因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摆脱失望和无助的情绪,树立信心,维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取得英语学习的进步。积极的归因倾向会促使学生积极地总结经验,激发学习动机,在后续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而消极的归因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活动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最终影响甚至阻碍学习者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外语教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引导他们形成积极、有效的动机归因,保证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努力学习外语,树立对未来学习成功的期望,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四、结语

学习动机是影响农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借鉴国内外学习动机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农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情况,培养并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努力培养出英语素质较高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农科人才。

参考文献:

[1] Gardner, R.C. & Lambert, 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owley [M].Mass: Newbury House,1972:163-164.

[2] 张晶.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主成分解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6):279-280.

[3] 张丽丽.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动机调查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2):20-22.

[4] Weiner B.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M].Orlando: Academic Press,1984:28-31.

猜你喜欢
激发策略学习动机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激趣
如何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谈物理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