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轩
摘要: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高中生物遗传学部分的“自由交配”问题上,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研究教辅资料,并不能做到思路清楚。现选取常见遗传学习题一例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题目;意图;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55-01
一、题目列举
【例1】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1全是长翅,F1自交产生F2,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A.2/3 B.5/6 C.8/9 D.15/16
命题意图:本题以基因分离定律为知识背景来考察学生。但考察的知识点不是单纯的自交或杂交,而是要求学生在遗传学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数学知识,力求找到合适且易于掌握的解题方法。这样就能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运算能力和学科综合素质。
教辅书解析:P:纯合长翅(AA)×纯合残翅(aa)F1:长翅(Aa)(自交)F2:1AA2Aa1aa(即有3/4长翅,1/4残翅),取出F2的全部长翅,而长翅基因型为1/3AA,2/3aa,自由交配时,应有多种组合方式:
1/3AA ×1/3 AA →1/9AA长,
2/3Aa ×2/3 Aa→ 4/9(1/4AA、2/4Aa、1/4aa)长、残,
♂2/3Aa ×♀1/3 AA→2/9(1/2AA、1/2Aa)长,
♀2/3Aa ×♂1/3 AA→2/9(1/2AA、1/2Aa)长
后代中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1/9+3/9+2/9+2/9=8/9。
此解析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果蝇中雌雄之比约为1:1,在取个体时要想取得雌性和雄性个体时,应该考虑到雌雄的概率,而解析中并未考虑到雌雄比例,很难理解。针对这一疑问,笔者将组合方式重组于下:
1/3AA×1/2 ×1/3 AA×1/2→1/36AA长,
2/3Aa ×1/2×2/3 Aa×1/2→1/9(1/4AA、2/4Aa、1/4aa)长、残,
2/3Aa×1/2 ×1/3 AA×1/2→1/18(1/2AA、1/2Aa)长,
2/3Aa ×1/2×1/3 AA×1/2→1/18(1/2AA、1/2Aa)长,
后代中长翅果蝇为8/36,残翅为1/36,故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8/9。
面对教辅书中的解析,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笔者总结出更加易于学生理解的方法,先罗列如下:
在果蝇中雌雄之比约为1:1,雌性和雄性各占1/2,则
F2:1/3AA (♂1/3×1/2AA,♀1/3AA×1/2)
2/3Aa (♂2/3×1/2Aa,♀2/3×1/2Aa)
在F2长翅雄果蝇中含Aa或AA基因型,其所占所有雄果蝇的比值为:♂AA/♂AA+♂Aa=1/6/(1/6+2/3)=1/3;♂Aa/♂AA+♂Aa=2/3
同理可推知:F2长翅雌果蝇中AA占所有雌果蝇的1/3、Aa占所有雌果蝇2/3。这样F2中雌雄长翅果蝇基因型如下表示:
F2:♂(1/3AA ,2/3 Aa)和♀(1/3AA,2/3 Aa),F2中长翅果蝇自由交配(随机交配)有四种组合方式:
♂1/3AA ×♀1/3 AA →1/3× 1/3(AA×AA) →1/9AA长
♂1/3AA ×♀2/3 Aa →1/3× 2/3(AA×Aa) →2/9(1/2AA、1/2Aa)长
♂2/3Aa ×♀1/3 AA →2/3× 1/3(Aa×AA) →2/9(1/2AA、1/2Aa)长
♂2/3Aa ×♀2/3 Aa →2/3× 2/3(Aa×Aa) →4/9(1/4AA、2/4Aa、1/4aa)长、残
后代中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1/9+2/9+2/9+4/9×3/4=8/9
二、教学的反思
1、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求找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解题方法。
教师在传授方法技能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力求找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解题方法。尤其是学科之间的交汇点,教师应该了解学情,与其他学科老师沟通,结合教材和教辅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法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时,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做题的准确度。
2、摒弃教条主义,发扬教学工作中的创新精神,积极思考,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教辅资料,古语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在备课时要勇于创新,积极思考。
例如在教授“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实验实验细节和实验结果,可以将其总结为口诀:甲乙混匀斐林红糖;Ⅲ橘Ⅳ红苏丹脂肪;先A后B双缩紫蛋。再例如在教授生态系统一章节时可以将文字性的概念总结为公式:种群=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群落=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生态系统=一定区域+所有生物+无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