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辅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学项目。做好文言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古人的日常生活、言谈举止,培养他们的优秀情操,也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历史、获取历史知识的一手资料,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老慢差费”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我们能够遵循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知,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基础知识的积累、课堂情境的创设等角度入手,谈一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情境;拓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79-01
长期以来,由于文言文教学处于老(教学方法)、慢(进度慢)、费(费时多)、差(效果差)的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足,学习状态不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我们能够有效的运用文言文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渗透教育,以便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这对于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与学生兴趣相符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与文字相关的一些课外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例如著名歌手腾格尔的《桃花源》就是一首以“桃花源”为背景的歌曲,歌曲中还有一些民族民乐融合在其中,通过歌曲或者视频的播放就能够引导学生去通过实实在在的情境感受去认识桃花源的美,之后教师再进行课文教学,就能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这对于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了解作者的表达目的、认识作者的处世态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同样在的在教学《大道之行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截取《新还珠格格》里面的小燕子与四大护卫、四大才子、四大美女合唱的音像资料,这样既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记忆深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的知识积累
文言文与现代文有着较大的区别,特别是一些通假字、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等,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会话中很少遇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困惑,都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认知,这样才能够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进入初中之后,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进行有效的知识整理,以便能够进行有效的对比记忆。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以便学生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时候能够进行有效的理解。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逐句的翻译,之后让学生进行知识点、课文的背诵,简单的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的体会与感悟,加深他们的学习认知。比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情境还原”,将课堂作为唐雎与秦王会面的大厅,鼓励学生分别“扮演”唐雎和秦王,通过二者对话过程中语气、言辞的运用来重现历史的经典片段,看哪些学生表演的最到位,选出表演的比较好的一组上台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则可以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判:哪些地方演的不像?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让大家在参照课文内容与同学表演的同时加深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对于两人的对话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控制能力,另外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又比如在教学《狼》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屠夫,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创新教学模式,敢于改进教学策略,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晓茜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学周刊:B,2011
[2] 高鹏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考试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