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4-07-08 23:17包虹英
考试周刊 2014年37期
关键词:月光曲桑娜穷人

包虹英

近年来,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更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2.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展示成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在班级内部向学生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定期在学校展示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要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当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学习兴趣很重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三、抓住发散点质疑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抓住发散点质疑,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对引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学完《穷人》一文,一位学生提出,课文为什么不以“桑娜和她的丈夫”为题,而要以“穷人”为题呢?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经过潜心阅读和思考是提不出来的。要解开这个疑问,需要深入探究。我抓住这个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有的说,因为桑娜和她的丈夫都是穷人,所以以“穷人”为题;有的说,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生活上是贫穷的,但是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作者以“穷人”为题,实际上是歌颂精神富有者;有的说,作者歌颂的不只是桑娜和她的丈夫,更主要是歌颂像她丈夫那样贫苦的劳动人民,课文表现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美德,所以以“穷人”为题。

对这个疑问的解疑过程是:从质疑到反问、探讨,再从阅读到思考、议论,最后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起,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其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质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涌动。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发兴趣,拨动心弦。

五、创设问题情境

书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教会学生读书可受用一辈子。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例子而已,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以启发式教学为例,不少教师仍止步于“我问你答,我启你发”的浅层次上,结果学生的主动性、求异性都不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教师不妨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留足时间让学生先想、多想。教师给学生引路架桥,学生学会自己走路过桥。方法上,可让学生互问互答,取长补短,或改由学生问老师,共同切磋。教师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到学生中,便于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扫除障碍,解开症结,指点柳暗花明处;矫治思维“盲点”,拨正思维歧途,师生都积极思维,教学相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月光曲桑娜穷人
穷人
《穷人》梗概
你是时间的穷人吗?
月光曲
月光曲
“传说”与“传记”
续写《穷人》
穷人的心
穷人的尊严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