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河
摘 要: 观课就是所谓的听课。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听课逐步改变了过去的随意听听,笼统谈谈课的优点、缺点及改进建议的做法,而是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运用观课工具,确定观课的指标,评价课的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听课变成了“观”课,评课变成了“议”课,听评课变成了“观议”课。虽只有一词之差,其内涵却丰富了很多,“观”包括视和听,既要用耳,又要用眼,更要用脑用心。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信息。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目的是通过观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观课工作 观课程序
一、认识体育教师进行观课的重要意义
观课是体育教师学习并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只能观察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直观现象与行为,如教师言语、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活动等,只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普适性比较差。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完成程序的三部曲。它需要一个专业合作体作为教研文化基体,在基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不同教龄的教师的课前准备应该不同。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多关注上课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流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的有效性、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等等;老教师关注得更深入一些,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手段与方法等。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地观课,是科学观课的前提和基础。
二、体育教师观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1.做好观课的教育教学理论准备。根据《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明确体育课的性质、基本理念,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点并做好记录,待上课时看教师是如何处理的。熟悉讲课者所使用的教材和课标要求,观课前仔细钻研教材,了解此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相关内容,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2.了解上课教师情况。包括教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业务水平、教学经历、性格特点等,这样通过课堂观察解读出隐藏在教师背后内在的教育观念。因人而异,与不同授课教师沟通时采取适当方式,让授课教师接受的想法和思路,从而发挥观课、评课指导教学的作用。
3.做好观课思想上的准备。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观课,要准备认真、专心、耐心观课;了解课的基本情况:了解上课年级、教材等基本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本节课的教材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最好能够知道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观课。观课时要心无杂念,专心致志。
4.做好观课的学科知识准备。首先要了解本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其次要明确教授内容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再次要了解与此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达到技术的完美衔接。具备深厚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体育教材。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熟悉教材体系及教法,明确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备课程标准、教材的解读能力,能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体育教材。
5.了解观课的对象。观课的对象不仅有老师还有学生。如:所教学生所处的年级、班级,所处的年龄段有什么性格特点,所处班级的班风学风,等等。确定自己在观课中需要重点观察的点,如:学生的有效练习时间、组织学生所用时间、师生交流的有效度,等等;需要的测试工具要准备齐全。
6.提供观课的基本物质的准备。听课的记录材料,如:根据掌握的基本情况提前设计好观察量表,确定观察点、计时器等。查看上课教师的教案,初步了解课的内容、结构、特色等。观课记录、纸、笔、记录表,找一个便于观察的位置。包括对讲课教师教案的个人领悟,即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构思,以便与授课教师比较,取长补短。
三、体育教师观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更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和学习的习惯。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对熟悉的教师,由于对其班级情况有所了解,可着重就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教学过程,记下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四、体育教师观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反复琢磨。思考的方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一得”,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等。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要善于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工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对自己也有很大帮助。
总之,笔者认为观课是有目的性的,根据自己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纪录、研究,根据可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寻答案。另外,观课的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这节课整个或者某个环节如果自己来上就会怎样设计,进行对比,找出改进方法。任何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自己已具备某些优势,还存在某些不足,需要向别人学习。带着“援助”的意识,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观”别人的优势,“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调整,从而提高观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