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营口地处辽河入海口,是近代东北第一大港和东北重要的贸易中心。在19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营口商业的发展,营口炉银应运而生,其产生与发展与营口的港口优势和辽河水运密不可分。
关键词:辽河;水运; 营口;炉银
营口是东北地区最早的通商口岸,它依靠辽河水运,发展港口贸易,商品经济日益繁荣,为适应营口商业的发展便产生了便于流通和结算的营口炉银。
一、辽河水运与营口商业的繁荣
辽河是东北南部最大的河流,辽河水运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促进了辽河两岸港口城市的繁荣,为东北地区的商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辽河水运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三国时期,据《三国志》记载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时“会霖雨三十余日,辽水暴涨,运船自辽口径至城下。”这里所说的“辽水”就是辽河。在清代辽河水运日渐兴旺,据《奉天通志》记载,当时辽河水运主要在“营口至郑家屯间之一千四百二十八里”,辽河堪称“东北巨大之水利也”。
在清代随着海岸线不断南移,营口最终成为了辽河的入海口,是海河的交汇点“舳舻云集,日以千计”的大码头。在近代,营口商业繁荣的新起点是1861年营口代替牛庄开埠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依照《天津条约》规定,增开牛庄为商埠,但实际开放的却是营口。营口代替牛庄开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辽河河道变迁,牛庄已经不靠辽河,运输不便,而营口则距离海口较近,水深河阔,是适宜开埠之地。当时英国领事考察牛庄之后,提议将商埠开在牛庄下属的没沟营(营口)。于是,营口在1861年4月3日正式开港。
营口开埠以后商业更加繁荣,英商经营的太古码头“每月进出港的货船平均在13艘以上,运货量约1.2万吨左右”。 营口开埠以后,其主要的输出货物是大豆及其制品。另外营口还是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当时东三省出产的中药材都经营口运销各地,其中人参鹿茸等药材“平均年输出量1746万斤,仅人参一项为41.45万斤,价值关平银85万两。” 营口的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如此巨大,这都和辽河水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营口的水运畅通促进了其商业的繁荣,营口一度成为东北的贸易中心。
二、营口商业的繁荣与炉银的发展
营口本地凭借水运优势吸引了包括关内、关外的大量资本,这就使营口的商业愈加繁荣。营口商业的繁荣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营口的货币并不统一,在实际交易中折算困难,于是成色为九九二(纯度99.2%)的“营平现宝”应运而生。
营口炉银的发展依托于营口商业的繁荣,而营口的商业发达也正是由于它是东三省“水陆交通之冲”“奉天沿海之门户”。在1861年营口开埠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营口是东三省唯一的通商口岸,当时辽河的航运状况较好,“行业盛时舢舻往来上下游帆橹衔接数百里”,辽河水运贯穿奉省腹部,辽河所经之地更是独占交通优势,营口就是凭借着这样的水陆优势吸引了大量外地商号,当时东南沿海闽、粤、浙、鲁都有携带资本来营口贸易的,山西的票号也纷纷前来营口投资,“营口有十余家银炉业均是晋资”。辽河水运对于营口炉银乃至营口商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三、辽河水运与营口炉银的衰落
“过炉银”代替“炉银”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以后,取得了“有独立价值之货币”的地位,“过炉银”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
从1851年第一家熔铸“炉银”的永成德银号开业,到1933年营口“炉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营口的“炉银”在东北的商贸往来和货币流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营口炉银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辽河淤浅航行不畅,使营口商业日渐衰落,炉银缺少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营口是一个港口城市,它的商业发展全赖其交通优势,而从19世纪末开始,辽河“上流之土砂顺流而下淤塞河底成为浅滩” 航行逐渐困难,使营口的港口优势逐渐衰退,营口商业随之萎缩,也直接影响了营口炉银业的发展。辽河淤塞,运载能力大为下降,在日俄战争以前辽河“有船四万艘”,而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辽河仅“有船两万艘”,船只减少近一半之多,另外辽河的航期也大为缩短,辽河的淤塞影响了营口的商业,营口商会认为“辽河淤浅实为商务衰耗之主因” “欲保营口华洋商务与旺固赖辽河运道通畅” 并建议修浚辽河,但辽河河道几经疏浚也未见明显起色,营口商业也是一蹶不振。
营口炉银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营口商业的繁荣,而营口的商业依托于其地处辽河入海口的地理位置优势,辽河水运的发达是营口炉银产生的基础,辽河水运的衰落也导致了营口炉银的衰落。营口炉银从产生到衰亡的几十年里在东北金融史里占据着重要地位,辽河水运在营口炉银的发展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二者紧密相联,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三国志》卷八《公孙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254.
[2]于阜民.营口通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6.
[3]王树楠,吴廷夑和金毓黻编纂.奉天通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3858.
作者简介:齐苗(1989-),女,现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2012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