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市场排名与企业竞争力互为表里,通过选择浙江和广东两省2011-2013年均入围中国500强的5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样本企业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省样本企业竞争力指标,分析浙江省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500强 上市公司 企业竞争力
1 问题分析的基础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获取资源,使得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其竞争力的强弱充分反映了该企业、该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发展潜力。全球范围内有世界500强指标,而在国内,中国500强排名情况是衡量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综合指标。据统计,2013年共有45家浙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包括排名第56位的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以及第499位的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虽然其数量只占全省企业总数的0.01%,但入围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20738.67亿元,占全省GDP的55.2%。企业排名与企业的竞争能力基本成正比。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而赚取利润,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应对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本文构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两项2级指标,以及净利率等7个3级指标构成,具体设置见表1。
■
3 实证分析
结合前文分析,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验证。
3.1 样本企业特征分析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部长三角经济圈,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由封闭农业为主发展成为开放的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强省,2013年全省GDP计37568.49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68331.19元(折合11033.26美元)。文章选取同样从封闭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为开放工业经济为主的珠三角广东省作为参照对象,选择浙江和广东两省2011-2013年均入围中国500强的5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浙江省18家、广东省38家。
3.1.1 二省样本企业成立时间对比
根据对两省企业发展历史沿革的调查(见表2),发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占广东省入围中国500强企业42.11%,其次是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占42.11%。与此类似,浙江省有50%入围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80年代占比为16.67%。这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历史相契合。同时也反映二省入围企业大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才有现有市场地位。21世纪企业入围广东是7.89%,浙江是11.11%,说明我国新兴产业成长速度还不够快,年轻的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还不多,未来浙江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任务艰巨。
■
3.1.2 二省样本企业所有权性质对比
国有企业占二省入围企业较高比重(见表3)。其中,广东入围国企占该省入围企业总数的63.16%,浙江入围国企占该省入围企业总数的50%;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大体相当,广东为34.21%,浙江为38.89%。据此可知,国有企业仍是我国各地区经济的主引擎,广东和浙江两省在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要花更多精力积极助推民营经济,使其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规模和效益的递增。
■
3.1.3 二省样本企业行业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样本企业的行业数量分布(见表4),按ABC分类法进行统计后,广东省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电子、通信、电器、贸易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而浙江省500强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化工、钢铁、金属、金融、保险、房地产、贸易零售、交通运输业。通过比较,发现能源、电力行业浙江没有一家企业入选,这也反映了浙江省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是个能源消耗大省,但是自身能源资产率不能满足其需要,是个能源“穷”省,如何保证能源支撑,是今后浙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1.4 二省样本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从企业地域分布的集中度来看(见表5),广东省和浙江省500强企业的地域分布都相对比较集中。广东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和深圳为两极,粤北仅韶关有一家钢铁制造企业,粤东和粤西均无企业分布。浙江省则集中在杭州地区,其他市亦有分布,但总体仍呈浙东地区集聚态势,整体分布不是很均衡,浙中地区企业严重偏少。
■
3.2 二省企业竞争力指标比较评价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2级和3级指标要求,我们分年度先个别考察了广东省和浙江省入围企业的各项指标值,然后按样本企业占该省入围企业比重赋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某年该省某一指标的具体数值,最后得到各省三年的各项指标值(见表6);然后逐一对比2011-2013年两省企业各项指标变化趋势。
通过两省2011-2013年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浙江省在企业盈利指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方面弱于广东省。而企业运营指标除应收账款周转率外均强于广东省。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两指标负增长,整体看浙江省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较大。但是,净利率及净资产收益率有逐步上升态势,吸引投资能力增强。
4 结论与对策
通过对二省样本企业的一般性统计分析,整体来看,浙江省企业竞争力要弱于广东省。目前,浙江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域集中度较高,地处杭州湾区域企业占比超过70%,地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全省经济全省域均衡发展。二是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国有资本,民营经济多而不强。缺少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入围。三是500强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不理想,反映大企业缺乏新的利润增长点。据上分析,就如何提升浙江企业
竞争力,我们从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两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4.1 创造条件,引导民营企业走技术升级、产业转型之路。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大力帮助,使得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促使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4.2 进一步推动“浙中崛起”战略,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进而吸引不同来源的资本,参与浙中城市群经济建设,培育新的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均衡全省经济布局。
4.3 落实能源开发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同时挖掘传统能源潜力,建设本省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箐,徐鑫,周图雅等.基于中国500强视角的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6).
[2]陈荣,陈一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3]江若尘,吴烨.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05).
[4]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2011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R].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王俊(1975-),湖南宜章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战略管理。endprint
摘要:企业市场排名与企业竞争力互为表里,通过选择浙江和广东两省2011-2013年均入围中国500强的5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样本企业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省样本企业竞争力指标,分析浙江省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500强 上市公司 企业竞争力
1 问题分析的基础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获取资源,使得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其竞争力的强弱充分反映了该企业、该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发展潜力。全球范围内有世界500强指标,而在国内,中国500强排名情况是衡量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综合指标。据统计,2013年共有45家浙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包括排名第56位的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以及第499位的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虽然其数量只占全省企业总数的0.01%,但入围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20738.67亿元,占全省GDP的55.2%。企业排名与企业的竞争能力基本成正比。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而赚取利润,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应对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本文构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两项2级指标,以及净利率等7个3级指标构成,具体设置见表1。
■
3 实证分析
结合前文分析,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验证。
3.1 样本企业特征分析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部长三角经济圈,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由封闭农业为主发展成为开放的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强省,2013年全省GDP计37568.49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68331.19元(折合11033.26美元)。文章选取同样从封闭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为开放工业经济为主的珠三角广东省作为参照对象,选择浙江和广东两省2011-2013年均入围中国500强的5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浙江省18家、广东省38家。
3.1.1 二省样本企业成立时间对比
根据对两省企业发展历史沿革的调查(见表2),发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占广东省入围中国500强企业42.11%,其次是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占42.11%。与此类似,浙江省有50%入围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80年代占比为16.67%。这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历史相契合。同时也反映二省入围企业大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才有现有市场地位。21世纪企业入围广东是7.89%,浙江是11.11%,说明我国新兴产业成长速度还不够快,年轻的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还不多,未来浙江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任务艰巨。
■
3.1.2 二省样本企业所有权性质对比
国有企业占二省入围企业较高比重(见表3)。其中,广东入围国企占该省入围企业总数的63.16%,浙江入围国企占该省入围企业总数的50%;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大体相当,广东为34.21%,浙江为38.89%。据此可知,国有企业仍是我国各地区经济的主引擎,广东和浙江两省在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要花更多精力积极助推民营经济,使其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规模和效益的递增。
■
3.1.3 二省样本企业行业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样本企业的行业数量分布(见表4),按ABC分类法进行统计后,广东省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电子、通信、电器、贸易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而浙江省500强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化工、钢铁、金属、金融、保险、房地产、贸易零售、交通运输业。通过比较,发现能源、电力行业浙江没有一家企业入选,这也反映了浙江省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是个能源消耗大省,但是自身能源资产率不能满足其需要,是个能源“穷”省,如何保证能源支撑,是今后浙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1.4 二省样本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从企业地域分布的集中度来看(见表5),广东省和浙江省500强企业的地域分布都相对比较集中。广东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和深圳为两极,粤北仅韶关有一家钢铁制造企业,粤东和粤西均无企业分布。浙江省则集中在杭州地区,其他市亦有分布,但总体仍呈浙东地区集聚态势,整体分布不是很均衡,浙中地区企业严重偏少。
■
3.2 二省企业竞争力指标比较评价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2级和3级指标要求,我们分年度先个别考察了广东省和浙江省入围企业的各项指标值,然后按样本企业占该省入围企业比重赋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某年该省某一指标的具体数值,最后得到各省三年的各项指标值(见表6);然后逐一对比2011-2013年两省企业各项指标变化趋势。
通过两省2011-2013年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浙江省在企业盈利指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方面弱于广东省。而企业运营指标除应收账款周转率外均强于广东省。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两指标负增长,整体看浙江省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较大。但是,净利率及净资产收益率有逐步上升态势,吸引投资能力增强。
4 结论与对策
通过对二省样本企业的一般性统计分析,整体来看,浙江省企业竞争力要弱于广东省。目前,浙江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域集中度较高,地处杭州湾区域企业占比超过70%,地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全省经济全省域均衡发展。二是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国有资本,民营经济多而不强。缺少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入围。三是500强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不理想,反映大企业缺乏新的利润增长点。据上分析,就如何提升浙江企业
竞争力,我们从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两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4.1 创造条件,引导民营企业走技术升级、产业转型之路。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大力帮助,使得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促使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4.2 进一步推动“浙中崛起”战略,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进而吸引不同来源的资本,参与浙中城市群经济建设,培育新的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均衡全省经济布局。
4.3 落实能源开发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同时挖掘传统能源潜力,建设本省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箐,徐鑫,周图雅等.基于中国500强视角的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6).
[2]陈荣,陈一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3]江若尘,吴烨.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05).
[4]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2011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R].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王俊(1975-),湖南宜章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战略管理。endprint
摘要:企业市场排名与企业竞争力互为表里,通过选择浙江和广东两省2011-2013年均入围中国500强的5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样本企业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省样本企业竞争力指标,分析浙江省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500强 上市公司 企业竞争力
1 问题分析的基础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获取资源,使得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其竞争力的强弱充分反映了该企业、该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发展潜力。全球范围内有世界500强指标,而在国内,中国500强排名情况是衡量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综合指标。据统计,2013年共有45家浙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包括排名第56位的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以及第499位的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虽然其数量只占全省企业总数的0.01%,但入围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20738.67亿元,占全省GDP的55.2%。企业排名与企业的竞争能力基本成正比。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而赚取利润,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应对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本文构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两项2级指标,以及净利率等7个3级指标构成,具体设置见表1。
■
3 实证分析
结合前文分析,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验证。
3.1 样本企业特征分析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部长三角经济圈,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由封闭农业为主发展成为开放的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强省,2013年全省GDP计37568.49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68331.19元(折合11033.26美元)。文章选取同样从封闭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为开放工业经济为主的珠三角广东省作为参照对象,选择浙江和广东两省2011-2013年均入围中国500强的5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浙江省18家、广东省38家。
3.1.1 二省样本企业成立时间对比
根据对两省企业发展历史沿革的调查(见表2),发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占广东省入围中国500强企业42.11%,其次是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占42.11%。与此类似,浙江省有50%入围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80年代占比为16.67%。这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历史相契合。同时也反映二省入围企业大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才有现有市场地位。21世纪企业入围广东是7.89%,浙江是11.11%,说明我国新兴产业成长速度还不够快,年轻的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还不多,未来浙江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任务艰巨。
■
3.1.2 二省样本企业所有权性质对比
国有企业占二省入围企业较高比重(见表3)。其中,广东入围国企占该省入围企业总数的63.16%,浙江入围国企占该省入围企业总数的50%;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大体相当,广东为34.21%,浙江为38.89%。据此可知,国有企业仍是我国各地区经济的主引擎,广东和浙江两省在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要花更多精力积极助推民营经济,使其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规模和效益的递增。
■
3.1.3 二省样本企业行业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样本企业的行业数量分布(见表4),按ABC分类法进行统计后,广东省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电子、通信、电器、贸易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而浙江省500强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化工、钢铁、金属、金融、保险、房地产、贸易零售、交通运输业。通过比较,发现能源、电力行业浙江没有一家企业入选,这也反映了浙江省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是个能源消耗大省,但是自身能源资产率不能满足其需要,是个能源“穷”省,如何保证能源支撑,是今后浙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1.4 二省样本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从企业地域分布的集中度来看(见表5),广东省和浙江省500强企业的地域分布都相对比较集中。广东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和深圳为两极,粤北仅韶关有一家钢铁制造企业,粤东和粤西均无企业分布。浙江省则集中在杭州地区,其他市亦有分布,但总体仍呈浙东地区集聚态势,整体分布不是很均衡,浙中地区企业严重偏少。
■
3.2 二省企业竞争力指标比较评价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2级和3级指标要求,我们分年度先个别考察了广东省和浙江省入围企业的各项指标值,然后按样本企业占该省入围企业比重赋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某年该省某一指标的具体数值,最后得到各省三年的各项指标值(见表6);然后逐一对比2011-2013年两省企业各项指标变化趋势。
通过两省2011-2013年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浙江省在企业盈利指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方面弱于广东省。而企业运营指标除应收账款周转率外均强于广东省。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两指标负增长,整体看浙江省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较大。但是,净利率及净资产收益率有逐步上升态势,吸引投资能力增强。
4 结论与对策
通过对二省样本企业的一般性统计分析,整体来看,浙江省企业竞争力要弱于广东省。目前,浙江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域集中度较高,地处杭州湾区域企业占比超过70%,地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全省经济全省域均衡发展。二是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国有资本,民营经济多而不强。缺少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入围。三是500强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不理想,反映大企业缺乏新的利润增长点。据上分析,就如何提升浙江企业
竞争力,我们从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两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4.1 创造条件,引导民营企业走技术升级、产业转型之路。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大力帮助,使得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促使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4.2 进一步推动“浙中崛起”战略,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进而吸引不同来源的资本,参与浙中城市群经济建设,培育新的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均衡全省经济布局。
4.3 落实能源开发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同时挖掘传统能源潜力,建设本省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箐,徐鑫,周图雅等.基于中国500强视角的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6).
[2]陈荣,陈一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3]江若尘,吴烨.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05).
[4]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2011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R].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王俊(1975-),湖南宜章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战略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