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韩贸易发展

2014-07-07 00:42肖新梅
关键词:中韩逆差贸易额

肖新梅

摘要:本文以中韩贸易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分析中韩贸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促进中韩贸易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中韩贸易 逆差

自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交后,中韩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合作迅速展开。建交时,中韩贸易额只有 50.3 亿美元,2002年就达到440.7亿美元,2010年两国贸易额已经达到2071.7亿美元,2012年两国贸易额提高到2563.3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韩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若以国别(地区)排名,2012年韩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香港,维持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2年韩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当期实现逆差809.7亿美元。

1 中韩贸易特点

1.1 中韩贸易额快速增长,贸易关系密切。

中韩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贸易依赖关系极为密切。据海关统计,2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一直呈快速发展态势,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50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近500亿美元,10年上涨了近10倍;从2002年的近500亿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2563.3亿美元,增长了5倍。尽管2009年,中韩两国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国贸易总额1562.3亿美元,下降16%。但我国对韩国出口536.8亿美元,自韩国进口1025.5亿美元,仍显示韩国对中国的市场依赖程度非常高,对华出口的迅速增长已成为拉动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已超过日本、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1.2 中韩贸易失衡现象严重,中国对韩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

自1992年以来,尽管我国自韩国进口额和对韩出口额也始终呈现上涨态势,但中国在中韩贸易收支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额不断增加,双方贸易不平衡加剧。据海关信息网统计,2012年我国对韩国出口额达到876.8亿美元,与2002年的155.3亿美元相比上涨5倍多;我国自韩国进口额达到1686.5亿美元,与2002年的285.7亿美元相比上涨了近6倍;2012年全年贸易逆差额为809.7亿美元,与2002年的130.4亿美元相比上涨了6倍多。自建交以来,中韩贸易中中国逆差呈逐步加大态势,只有2001年有所减少,但减少降幅不大,2002年又迅速回升至130.7亿美元,2007年贸易逆差达到往年最大值476.16亿美元,是1992年的226.7倍,2008年有所回落降至382.11亿美元。2009年后双方逆差随双边贸易额的增长呈不断扩大之势,直至2012年逆差额达到历年最大值(见表1)。

1.3 中韩贸易结构由单一的贸易结构逐渐向复合型结构发展。

随着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增长,双边贸易结构也从过去单一的贸易结构逐渐向复合型结构发展,商品品种也在不断地扩展之中。多年来,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尤以原料型商品及其制品为主,如纺织原料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农产品等,韩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石化产品、化工原料、电子产品、皮革、纸张、不锈钢等。

相比之下,以2012年中韩贸易主要商品的进出口情况来看,中国在商品结构方面发展较快,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幅增加,双边贸易结构已不再单一,商品品种呈现多样化。

1.4 两国贸易结构互补。

在地理位置方面,由于中韩之间比较相近,但是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产业结构的不同优势,使得贸易结构存在互补性。自从中韩两国建交后,双边贸易迅速增长,贸易关系更加密切。对于韩国来说,由于工业结构科学合理,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在电子产品业、信息及通信业、半导体业、汽车业、钢铁业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竞争力。韩国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800万,市场相对狭小,通过贸易等渠道解决发达的产业与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韩国人力成本非常高,对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韩国往往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方式进行解决。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地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逐渐扩大。

2 中韩贸易发展对策

2.1 调整中韩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环境,合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在贸易模式方面,由于中韩两国是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展开,面对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需要对两国的优势进行综合考虑,在资本技术密集度方面,由于韩国比较高,因而具有卓越的全球竞争力,对于未来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来说,需要对竞争优势和全球布局的观点进行整合,进一步调整中国对韩国的出口结构,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对中国来说,目前贸易结构已经由单一化向复合型转变,要想增加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使中国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免受冲击,在保持拥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出口的基础上,中国对韩贸易范围必须进一步拓宽,采取措施继续不断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同时巩固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前期准备,对于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进行改造,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改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加大对韩国的商品出口,逐步缩小贸易逆差。

2.2 发展制度性经济合作。

从长远意义来看,中韩两国在发展制度性经济方面加强合作,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韩国来说都是有利的。首先保持中韩贸易关系稳固发展。其次对两国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提高效率,同时扩大市场规模。中韩两国在彼此展开的经济与贸易往来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地位越加重要,对于中国来说,韩国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最大的潜在出口市场,同时对于韩国来说,中国也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最大销售市场。

2.3 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实现贸易自由化。

为了满足两国贸易关系日益发展的需要,在贸易争端的协调与解决机制方面,中韩两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中韩双方积极探索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或者共同推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中韩两国率先启动自贸区谈判,中韩已经于2013年5月举行了首轮自贸协定(FTA)谈判,初步商讨谈判的范围、领域等具体安排,将有利于区域内各国的优势互补及资源配置,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制度环境,符合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对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立中韩乃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将来加强东亚区域内的贸易联系奠定基础与创造条件,可以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http://www.haiguan.info,中国海关信息网.

[2]http://yzs.mofcom.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亚洲司.

[3]http://tjxh.mofcom.gov.cn/,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

[4]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贸易,2006(1).

[5]陈军亚.中韩贸易不对称依存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2007(16).

[6]周松兰.中韩贸易结构新动态[J].国际经济合作,2007(10).endprint

摘要:本文以中韩贸易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分析中韩贸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促进中韩贸易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中韩贸易 逆差

自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交后,中韩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合作迅速展开。建交时,中韩贸易额只有 50.3 亿美元,2002年就达到440.7亿美元,2010年两国贸易额已经达到2071.7亿美元,2012年两国贸易额提高到2563.3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韩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若以国别(地区)排名,2012年韩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香港,维持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2年韩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当期实现逆差809.7亿美元。

1 中韩贸易特点

1.1 中韩贸易额快速增长,贸易关系密切。

中韩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贸易依赖关系极为密切。据海关统计,2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一直呈快速发展态势,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50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近500亿美元,10年上涨了近10倍;从2002年的近500亿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2563.3亿美元,增长了5倍。尽管2009年,中韩两国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国贸易总额1562.3亿美元,下降16%。但我国对韩国出口536.8亿美元,自韩国进口1025.5亿美元,仍显示韩国对中国的市场依赖程度非常高,对华出口的迅速增长已成为拉动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已超过日本、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1.2 中韩贸易失衡现象严重,中国对韩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

自1992年以来,尽管我国自韩国进口额和对韩出口额也始终呈现上涨态势,但中国在中韩贸易收支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额不断增加,双方贸易不平衡加剧。据海关信息网统计,2012年我国对韩国出口额达到876.8亿美元,与2002年的155.3亿美元相比上涨5倍多;我国自韩国进口额达到1686.5亿美元,与2002年的285.7亿美元相比上涨了近6倍;2012年全年贸易逆差额为809.7亿美元,与2002年的130.4亿美元相比上涨了6倍多。自建交以来,中韩贸易中中国逆差呈逐步加大态势,只有2001年有所减少,但减少降幅不大,2002年又迅速回升至130.7亿美元,2007年贸易逆差达到往年最大值476.16亿美元,是1992年的226.7倍,2008年有所回落降至382.11亿美元。2009年后双方逆差随双边贸易额的增长呈不断扩大之势,直至2012年逆差额达到历年最大值(见表1)。

1.3 中韩贸易结构由单一的贸易结构逐渐向复合型结构发展。

随着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增长,双边贸易结构也从过去单一的贸易结构逐渐向复合型结构发展,商品品种也在不断地扩展之中。多年来,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尤以原料型商品及其制品为主,如纺织原料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农产品等,韩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石化产品、化工原料、电子产品、皮革、纸张、不锈钢等。

相比之下,以2012年中韩贸易主要商品的进出口情况来看,中国在商品结构方面发展较快,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幅增加,双边贸易结构已不再单一,商品品种呈现多样化。

1.4 两国贸易结构互补。

在地理位置方面,由于中韩之间比较相近,但是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产业结构的不同优势,使得贸易结构存在互补性。自从中韩两国建交后,双边贸易迅速增长,贸易关系更加密切。对于韩国来说,由于工业结构科学合理,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在电子产品业、信息及通信业、半导体业、汽车业、钢铁业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竞争力。韩国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800万,市场相对狭小,通过贸易等渠道解决发达的产业与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韩国人力成本非常高,对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韩国往往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方式进行解决。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地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逐渐扩大。

2 中韩贸易发展对策

2.1 调整中韩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环境,合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在贸易模式方面,由于中韩两国是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展开,面对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需要对两国的优势进行综合考虑,在资本技术密集度方面,由于韩国比较高,因而具有卓越的全球竞争力,对于未来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来说,需要对竞争优势和全球布局的观点进行整合,进一步调整中国对韩国的出口结构,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对中国来说,目前贸易结构已经由单一化向复合型转变,要想增加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使中国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免受冲击,在保持拥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出口的基础上,中国对韩贸易范围必须进一步拓宽,采取措施继续不断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同时巩固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前期准备,对于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进行改造,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改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加大对韩国的商品出口,逐步缩小贸易逆差。

2.2 发展制度性经济合作。

从长远意义来看,中韩两国在发展制度性经济方面加强合作,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韩国来说都是有利的。首先保持中韩贸易关系稳固发展。其次对两国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提高效率,同时扩大市场规模。中韩两国在彼此展开的经济与贸易往来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地位越加重要,对于中国来说,韩国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最大的潜在出口市场,同时对于韩国来说,中国也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最大销售市场。

2.3 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实现贸易自由化。

为了满足两国贸易关系日益发展的需要,在贸易争端的协调与解决机制方面,中韩两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中韩双方积极探索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或者共同推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中韩两国率先启动自贸区谈判,中韩已经于2013年5月举行了首轮自贸协定(FTA)谈判,初步商讨谈判的范围、领域等具体安排,将有利于区域内各国的优势互补及资源配置,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制度环境,符合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对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立中韩乃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将来加强东亚区域内的贸易联系奠定基础与创造条件,可以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http://www.haiguan.info,中国海关信息网.

[2]http://yzs.mofcom.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亚洲司.

[3]http://tjxh.mofcom.gov.cn/,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

[4]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贸易,2006(1).

[5]陈军亚.中韩贸易不对称依存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2007(16).

[6]周松兰.中韩贸易结构新动态[J].国际经济合作,2007(10).endprint

摘要:本文以中韩贸易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分析中韩贸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促进中韩贸易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中韩贸易 逆差

自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交后,中韩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合作迅速展开。建交时,中韩贸易额只有 50.3 亿美元,2002年就达到440.7亿美元,2010年两国贸易额已经达到2071.7亿美元,2012年两国贸易额提高到2563.3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韩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若以国别(地区)排名,2012年韩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香港,维持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2年韩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当期实现逆差809.7亿美元。

1 中韩贸易特点

1.1 中韩贸易额快速增长,贸易关系密切。

中韩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贸易依赖关系极为密切。据海关统计,2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一直呈快速发展态势,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50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近500亿美元,10年上涨了近10倍;从2002年的近500亿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2563.3亿美元,增长了5倍。尽管2009年,中韩两国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国贸易总额1562.3亿美元,下降16%。但我国对韩国出口536.8亿美元,自韩国进口1025.5亿美元,仍显示韩国对中国的市场依赖程度非常高,对华出口的迅速增长已成为拉动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已超过日本、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1.2 中韩贸易失衡现象严重,中国对韩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

自1992年以来,尽管我国自韩国进口额和对韩出口额也始终呈现上涨态势,但中国在中韩贸易收支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额不断增加,双方贸易不平衡加剧。据海关信息网统计,2012年我国对韩国出口额达到876.8亿美元,与2002年的155.3亿美元相比上涨5倍多;我国自韩国进口额达到1686.5亿美元,与2002年的285.7亿美元相比上涨了近6倍;2012年全年贸易逆差额为809.7亿美元,与2002年的130.4亿美元相比上涨了6倍多。自建交以来,中韩贸易中中国逆差呈逐步加大态势,只有2001年有所减少,但减少降幅不大,2002年又迅速回升至130.7亿美元,2007年贸易逆差达到往年最大值476.16亿美元,是1992年的226.7倍,2008年有所回落降至382.11亿美元。2009年后双方逆差随双边贸易额的增长呈不断扩大之势,直至2012年逆差额达到历年最大值(见表1)。

1.3 中韩贸易结构由单一的贸易结构逐渐向复合型结构发展。

随着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增长,双边贸易结构也从过去单一的贸易结构逐渐向复合型结构发展,商品品种也在不断地扩展之中。多年来,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尤以原料型商品及其制品为主,如纺织原料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农产品等,韩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石化产品、化工原料、电子产品、皮革、纸张、不锈钢等。

相比之下,以2012年中韩贸易主要商品的进出口情况来看,中国在商品结构方面发展较快,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幅增加,双边贸易结构已不再单一,商品品种呈现多样化。

1.4 两国贸易结构互补。

在地理位置方面,由于中韩之间比较相近,但是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产业结构的不同优势,使得贸易结构存在互补性。自从中韩两国建交后,双边贸易迅速增长,贸易关系更加密切。对于韩国来说,由于工业结构科学合理,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在电子产品业、信息及通信业、半导体业、汽车业、钢铁业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竞争力。韩国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800万,市场相对狭小,通过贸易等渠道解决发达的产业与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韩国人力成本非常高,对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韩国往往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方式进行解决。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地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逐渐扩大。

2 中韩贸易发展对策

2.1 调整中韩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环境,合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在贸易模式方面,由于中韩两国是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展开,面对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需要对两国的优势进行综合考虑,在资本技术密集度方面,由于韩国比较高,因而具有卓越的全球竞争力,对于未来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来说,需要对竞争优势和全球布局的观点进行整合,进一步调整中国对韩国的出口结构,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对中国来说,目前贸易结构已经由单一化向复合型转变,要想增加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使中国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免受冲击,在保持拥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出口的基础上,中国对韩贸易范围必须进一步拓宽,采取措施继续不断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同时巩固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前期准备,对于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进行改造,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改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加大对韩国的商品出口,逐步缩小贸易逆差。

2.2 发展制度性经济合作。

从长远意义来看,中韩两国在发展制度性经济方面加强合作,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韩国来说都是有利的。首先保持中韩贸易关系稳固发展。其次对两国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提高效率,同时扩大市场规模。中韩两国在彼此展开的经济与贸易往来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地位越加重要,对于中国来说,韩国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最大的潜在出口市场,同时对于韩国来说,中国也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最大销售市场。

2.3 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实现贸易自由化。

为了满足两国贸易关系日益发展的需要,在贸易争端的协调与解决机制方面,中韩两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中韩双方积极探索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或者共同推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中韩两国率先启动自贸区谈判,中韩已经于2013年5月举行了首轮自贸协定(FTA)谈判,初步商讨谈判的范围、领域等具体安排,将有利于区域内各国的优势互补及资源配置,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制度环境,符合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对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立中韩乃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将来加强东亚区域内的贸易联系奠定基础与创造条件,可以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http://www.haiguan.info,中国海关信息网.

[2]http://yzs.mofcom.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亚洲司.

[3]http://tjxh.mofcom.gov.cn/,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

[4]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贸易,2006(1).

[5]陈军亚.中韩贸易不对称依存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2007(16).

[6]周松兰.中韩贸易结构新动态[J].国际经济合作,2007(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韩逆差贸易额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1—8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收窄,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中韩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思考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