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误区

2014-07-07 01:39:31王祖高
科教导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误区数学课堂教学

王祖高

摘 要 在不断深入推进数学课改的今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不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教师从以往自我表演的镣铐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承担了课堂教学的筹划者、组织者、管理者,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虽不能准确诠释课改中师生角色的转变,但至少我们看到课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可喜的转变。但改革总会夹杂着诸多的问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反思。

关键词 数学 课堂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a Few Errors of Mathematics Class Teaching

WANG Zugao

(Lincang Linxiang District No.1 Middle School, Lincang, Yunnan 677000)

Abstract Today, deepening promot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model is different emerging, freeing teachers in the shackles of the past, self-performing, more commitment to the classroom planners, organizers, managers, teachers are the director, students are actors, though not accurately interpret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curriculum in the transition, but at least we can see our teaching curriculum brings some welcome changes. But reform is always mixed with the many problems that our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the following points are worth our reflection.

Key words mathematics; class teaching; errors

1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为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尽快提高教学质量,有些地方认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急功近利地机械复制某种教学模式。在匆忙考察某些教学质量较好学校后,便在本地学校强势推行这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推行的方式很像框架房屋的建设,首先是把新教学模式的表象做出来,然后再来内化课堂中的各个环节。这些做法背离课堂教学应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规律,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先学习吸收,再加以创新利用的优秀做法,教师在强势推行的课改课堂上表现出的是茫然和手忙脚乱。如:“导学案”、“学案”以教学目标指向明确,教学流程清晰,备受师生的青睐,从应用情况来看有很好的效果,以至于在一些城区学校逐步替代了以前的传统教案真正走进了课堂。当我们去反思它的应用时,却不难发现有时教师只是简单地把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摘录和重新编排印制,然后发放给学生,虽然这能弥补教师教学组织能力不足的缺憾,但在权衡课本与“导学案”、“学案”的价值时,我们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同时由于印制这些资料,无形地给学校、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所以在推广应用的价值与度上是值得我们思量的。

2 我们的课堂谁做主

(1)我们的课堂学生做主。不管哪一种教学模式我们首先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参与及效果,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师就必须得放手,我们好多教师只知道放手给学生去探究,但由于对学生学习情况估计不足,探究任务设计不够具体,学生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没有很好的办法及时去解决,课堂教学结构较为松散,虽然学生主体地位表面上得到体现,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有时甚至完不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在进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主动探究、交流讨论,然后得出结论,这应该是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我们在组织的时候,可能就是简单地向学生粗略布置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几分钟后让学生归纳作答,由于没有把探究问题细化到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作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当大于或小于0时图象通过哪几个象限?当大于或小于0时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致使课堂虽然热闹了,但却没有形成探究结果的共识。

(2)我们的课堂我做主。有些教师虽然能够放手给学生,但只局限于表象上,为力求课堂的完美,布置给学生探究的问题,容不得学生产生疑问,一旦学生出现问题或探究时间稍微过长,教师就迫不及待地给予讲解,帮助学生寻求答案结果,致使学生依赖教师解决问题的心理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课堂上有用的教学资源很多,有时就看教师是否能有效利用,对于出错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不失时机地抓住利用,只有在课堂上解决好这些问题、疑问,才不至于让学生在应用中出错,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磕磕碰碰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3 没有多媒体就没有好的课

(1)淡化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培养。多媒体教学讲究的是直观形象,直观形象研究过程或研究结论并不需要学生深度思考,所以学生很难记住,且又很容易忘记,这与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有出入的,如:我们在讲解“三视图”时,利用多媒体的三维设计图来帮助分析,基础再差的学生都能很快给出正确答案,这一节课,其实效果是最差的,因为在随后作业或测试中,学生的答题效果让我们大跌眼镜。追其原因,课堂上我们应用的是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方式,弱化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切记完全的包办演示,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亲自探究。

(2)教师受制于多媒体的操作和演示。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因学生的需求而存在的,但很多教师不是在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反而是被多媒体禁锢了,教学进度不是跟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走,而是被多媒体中牵着鼻子走,像放电影一样的教学把教师搞得手忙脚乱,多媒体的操作被放在了主体地位,而学生却被放在了一边。

(3)淡化黑板的功效。传统的好的东西还是不能丢,以往通过黑板来教学,在一节课结束,学生至少还能从黑板上清晰地回顾所学的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技巧,但现在有些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在回顾一节课所学知识时,多媒体中图片总结的知识点在学生眼帘一片片飞过,学生记住了多少、学到多少不得而知。

4 合作学习是一帖万能药

小组分工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是教师常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于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补。但对小组分工合作很多教师在组织过程中都存在盲目性。如,不管什么课型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堂课是否有小组合作、学生参与是否积极、学习气氛是否浓烈几乎成了其他教师听评课的核心指标,合作成了每节课的表现形式,至于其价值意义多数教师是不会去反思的。更有甚者,干脆把学生的座位固定为圆桌形式,不顾学生身体健康(不少学生上课时都要扭着头面向黑板听课)强行推广小组合作。笔者认为合作应该是在学生熟悉问题并且不能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还有必要合作吗?

5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应该有”“这个真没有”

知识来源于实践,并作用于实践,与实践隔离开来的知识是空洞乏味的,数学学科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但在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的今天,教师不断淡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孤立枯燥的数学知识被一点点塞进学生大脑中,学生学习数学谈不上兴趣,只是在教师反复的“熏陶”(这是主科)下,学生才不得不尽量把它学好,调查发现,真正喜欢数学学科的学生并不多,特别是对于一些几何问题,学生“谈数色变”。试想我们教师真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照本宣科是我们惯用的伎俩,有时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以“考试不考这些内容”为借口,强行把一些与社会生活有联系、极富数学气味的知识删掉,反而添加大量的练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显苍白。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深入,取得实效,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矛盾的过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需要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它,要不断地反思改革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学生为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才能真正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増添色彩。

猜你喜欢
误区数学课堂教学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 05:50:15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