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华
摘 要 高效课堂要求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实践操作中“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体验 做数学 说数学 用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Feel in "Doing", Experience in "Saying", Sublimation in "Use"
CHEN Denghua
(Gongan Mengjiaxi Wuxing Primary School, Jingzhou, Hubei 434322)
Abstract High efficiency class requires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own practice in operation "do the math" experience, "said Mathematics" i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experience "mathematical" in contact life. Student experiential learning, perception is hard to process, thinking in the experience, creativity, help develop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iteracy.
Key words experience; do math; say math; use math
1 自主探究、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曾有专家说过:数学不是听懂的,也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一些活动中体验的。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究,进行辨析、讨论;创设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经历中感悟,在体验中发展。只有让学生真正动手了,學生才会产生愉快的体验,才会乐意充当成功的探索者。下面结合四年级《图形的变换》这一节,谈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活动设计。
1.1 情境活动设计
谈话引入:“同学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可好玩啦!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游乐园的一些动态画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然后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进行小结:像旋转木马、大风车、摩天轮(边说边贴画)那样,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与学生密切相联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一种特别的亲合力,它能一下子就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了。教学中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事例创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思维活跃,主动进取,对数学知识的感悟既全面,又入情入理,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搞清楚难理解的和容易混淆的内容,把握知识的内涵,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1.2 体验活动设计
当学生对旋转的现象有了粗浅的感悟后,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建构旋转的概念,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是旋转的画“o”。体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不同,然后 课件出示推拉窗户图、闹钟图、飞机的螺旋桨图。让学生判断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旋转的运动特点。
活动二: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旋转这种运动的本质特征,感受旋转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活动三:试着做一个表示旋转的动作。对于这个活动,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再推选出代表向全班表演。要求学生用独创的形体语言来表示旋转的特征。加深对旋转运动特征的感悟。
有人说:“看过的只能记住10%,听过的只能记住15%,而做过了,就能记住80%。”如此有趣的活动,如此深刻的体验,学生的印象怎能不深刻呢?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2 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思索,以“动”促“说”,对所学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并享受学习的快乐。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儿童贪玩的特点老师先和学生进行谈话,让学生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很快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如果老师答错一个,这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去做游戏,一下课堂气氛高涨,同学们纷纷发言,大家似乎都想来难住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有的学生投来了不服气的眼神,这时我反问到,我来说5个数,只要有五个同学能正确的回答出来,上面的约定成立,学生们跃跃欲试,结果数稍大一点就要通过计算才能知道结果。“你们想知道不用计算,就能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想。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3 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3.1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注意学生应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购房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准备购买一套新房,请同学们替老师想想:首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师出示房价,让学生根据房屋基价、优惠条件以及楼层差价等计算总价。然后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探讨,设计一个方案。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如果仅仅让学生计算房价,其实只是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并没有帮助,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唯有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建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知识”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 让数学焕发生活的趣味
要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物体》时,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教师说图形名称,学生找相应实物摸一摸,感知各图形的特点。教师分别出示图形,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生活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小组合作用实物搭出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建筑物等。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了深刻的认识。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中感知 “说”中体验 “用”中升华,关键在“快乐”和“情趣”四字上,那么,怎样在这四字上下功夫呢?一方面,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起“主导”作用的积极性,深入专研教材,从教材的各个不同角度,发掘“快乐”的因素,从广博的生活素材中提取丰富的“快乐”成分,从实际出发,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乐园。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在“快乐”的基础上激发起他们潜在的积极情感,调动起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愿望。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取知识,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为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 仇美霞.浅谈操作活动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08(7).
[2] 孔红.让数学课堂彰显生活魅力.小学教学参考,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