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远征
摘 要: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我国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不断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要培育廉洁教育客体的自教自律能力,发挥其主动作用;要不断创新廉洁教育介体的形式,发挥其纽带作用;要全方位优化廉洁教育环体,发挥其条件作用,从而系统、全面地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79-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1]。而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反腐倡廉体系建设一样,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既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证。
一、提高廉洁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
廉洁教育主体,主要是廉洁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主体内部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其次,师德师风存在问题。虽然现阶段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教学科研态度不够严谨,不能做到自查自律[2]。
因此,根据以上所存在的问题。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到大学生廉洁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关系着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成败和成果的巩固。要消除大学生廉洁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看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原则、目标和特点,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提升师德水平。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唯有教师以其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廉洁从教的教风,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学风,艰苦朴素、乐于奉献的生活作风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好学力行、廉洁修身。三是教育者要具有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教育者认清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把握和认识教育对象,做到因材施教;有助于教育者换位思考,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教育者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
二、培育廉洁教育客体的自教自律能力,发挥教育客体的主动作用
廉洁教育客体,即廉洁教育的目标群体,也是廉洁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着,由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大学生构成。在高校,教育客体对廉洁教育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廉洁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其又是一种形式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上排斥,行动上表现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虽然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意识有所增强,廉洁行为有所提高,但是大学生对廉洁的知与行并未统一,即形成了所谓的“双重标准”,存在一方面对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在行动上不能自抑的矛盾。
教育客体具有客体性,而当客体进行自我教育时,客体就具有了主体性,并转化为主体。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3]培养大学生廉洁自律能力,一是把握大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大学生对于“准成人”的身份,内心充满两面性、矛盾性及统一性,表现为思维独立性增强,情绪情感更加丰富,自我意识增强。因此,要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二是廉洁知行转化。自我廉洁行为转化就是大学生在自我廉洁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主动的、自觉的廉洁践行。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践行这些道德原则和普遍规范,克服知行不一和知行脱节的问题,并在知行转化中体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让大学生轮流担任学生干部,使其真正体会到因面临种种诱惑而引起内心冲突时,善于用意志力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三、丰富廉洁教育介体的形式,发挥教育介体的纽带作用
廉洁教育的介体,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包括内容、方法及其载体。教育介体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内容枯燥。在教学内容上用抽象的语言阐述一些理论知识,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难以与教育者产生共鸣。二是教育手段单一。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主要是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为主,使得学生对廉洁教育缺乏兴趣,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教育介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丰富教育内容。大学生廉洁教育应该包括:第一,法律法规教育。法制观念是当代社会对现代学生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学会知法、守法、用法,使其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拥有法律以外的特权,认识到违法犯罪、贪污腐败的严重后果。第二,中国古代传统的廉洁思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管子·牧民》把礼义廉耻并列,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国时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说教,这些廉洁文化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在人的修身养性方面起着鞭策的作用。虽然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厚重务实,但除却其愚忠、功用、教化的色彩,放之于当代仍有引人深省之处,值得我们借鉴[4]。第五,外国优秀廉洁思想。外国一些国家在治理腐败问题和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教育的方面走在我国的前列。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形成了注重学科支撑、依托项目运行、加强价值渗透与社会衔接等基本经验[5]。例如,新加坡提倡国家至上,社会为先,使廉洁、诚实、公正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
二是创新教育手段。首先实践活动是重要方式。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终究要运用于实践中,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表现出其价值和魅力。如精心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部署启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引导广大学生深入社区、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切身感受廉洁文化。从而促进其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知行统一。其次网络教育是新阵地。网络因其方便、快捷、及时、平等性等特点成为当代思想文化的一个日显突出的重要阵地。构建网络廉洁教育体系,大力支持各类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体教育网站,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如北京大学的红色网站——“红旗在线”。
四、优化廉洁教育环体,发挥教育环体的条件作用
廉洁教育环体,即廉洁教育的环境,是指与廉洁教育有关的,对大学生廉洁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网络环境及校园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要充分考虑其现状,尽可能减少环体的制约因素。首先,正向引导社会教育环境。传播正能量,营造廉洁公正的经济、政治、文化氛围;学校廉洁教育与个性鲜明的社区廉政文化、企业廉政文化、军营廉政文化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深入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增强反腐倡廉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营造家庭熏陶感染环境。一方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廉洁修身和榜样示范作用,则能达到身正不令则行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了解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并引导家长做好廉洁教育的监督工作。再次,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由于网络载体的真实性、权威性差的特点,使得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因此,高校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网上信息审查、及时过滤删除有害信息,弘扬正气,消除腐败毒瘤。最后,构建敬廉崇洁的立体化校园文化环境。一是利用校园精神文化强大的、无形的精神力量润物细无声地净化校园内每个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校训能反映出一所大学全部的文化底蕴,也是文化的沉淀与创新。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地质大学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就要求师生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及求大学之真、开拓进取的不懈精神。二是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的直观特点感染、激励师生员工。在校园的建筑设计、环境布置等方面体现廉洁精神,如在教室、图书馆张贴名言、警句和标语,在校园内树立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塑像,建设具有感召力的人造景观,如南京大学的“上若止水”。三是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内在的助推器。校园制度文化是对学校调控程度、管理张力和监控原则的有效反应。规章制度与道德自律相结合更有利于创建廉洁、清正、和谐的校园环境。四是校园行为文化是推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它是在教育系统中长期形成的并通过校园主体的活动而展示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和活文化。加强廉洁行为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以校风,教风,学风为保障,促进大学生廉洁行为文化的养成。由此可见,在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关键,制度文化及物质文化是保证,其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氛围,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殊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柏清.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王庭坚.向古代清官学什么[N].光明日报,2012-07-02(14).
[5]邓纯余.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其借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