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德育探析

2014-07-07 05:06熊锡征
学理论·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德育

熊锡征

摘 要:新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形势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得对高校德育资源进行整合成为必要。在德育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上,必须要健全管理体制以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须要加强信息整合以优化新媒体信息环境,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71-02

一、新媒体含义及其特征

新媒体(NewMedia)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用以指代“和传统印刷媒介不同的、基于电波和图像传播技术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样态。”[1]1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对此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体“已经不再可能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媒体形式,它在实质意义上已经演变成为一组数字信息,一种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信息流,或者说是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2]有的把新媒体界定为“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它包括了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等形式。”[3]或者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兴媒体。”[1]13总之,新媒体已不再特指某一种固定的媒体,它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在每个技术时代都拥有体现各自时代特色的“新媒体”,只是因其被赋予了时代的和技术的特点从而具有了相对性的指称。大体上,新媒体的外延类型可分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网络电视三大类。这些新媒体共有的特征表现为一是传播媒体内容上的数字化。人类传播活动主要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4]169而电子传播在其信息载体上与传统媒体的明显区别就是数字化。尽管数字化现象在人类传播历史上出现时间不长,但它已经对现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产生了质的影响。二是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交互性。在新媒体中,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同属新媒体的用户,两者界限已渐模糊,彼此互为关联,互受影响,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三是传播模式表象特征上的个性化、专业化和即时化。新媒体能够适应受众多样化的需要,能够为特定用户群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并且在接受和发布信息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走向个人”,“媒介就是个人,传播从个人开始,到个人结束。”[5]“如今,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早已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环境。”[6]

二、新媒体给予高校德育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强烈冲击着高校校园,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无疑受新媒体技术及其环境影响最为深远。如今,在高校中,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已渐凸显,为高校德育带来了创新和发展的机遇。一是新媒体保证了高校德育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属性,它的基本内涵主要是指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新媒体环境中,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既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指大学生受众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承担发布、传播积极健康、正面向上的信息,阻止、控制某些不利于广大学生进步的信息,以最大限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的潜能,满足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需求。同时新媒体适应了现代人崇尚自由、渴望参与的心理需求,大学生可以自由平等地与人交谈、抒发情绪、交流思想,他们从网上所得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更高水平的自主教育。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主体。二是新媒体拓展了高校德育的时空性。“网络信息传播快捷,任何一个网点引起的涟漪都可迅速波及全球,辐射至每个角落。”[7]短信、博客、微博、校园“QQ群”等没有时间限制,也打破了地理空间格局,使得高校德育得以随时随地开展。新媒体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及其独特的优势,扩展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传统的道德教育手段,日益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三是新媒体增强了高校德育的亲和力。新媒体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信息传播工具,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在信息传播和信息接收几乎可以同时完成的双向或多向互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人际心理距离缩短。大学生容易敞开心扉,德育工作者也能相应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在教育方法上就会采取站在大学生网名的角度来进行“引导”,而非简单地说服或分清谁是谁非,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或灌输式的德育范式,促进“让德育走进学生”到“让学生走进德育”[8]的变革,增强道德教育亲和力。

然而,新媒体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带来挑战。一是海量信息加大了大学生的选择难度,负面信息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衡。“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一些人在网上发表的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易于产生某些思想混乱,敌对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煽动,可能影响高校和社会的政治稳定。”[9]网络上充斥的负面信息使得社会舆论环境变得复杂化,各种庸俗观念直接或间接冲击和影响这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点和道德伦理观念,导致一些大学生精神世界失落和非理性行为的产生。二是大众传播媒介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滑坡。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一方面渴望生活美好幸福,另一方面是非判断又较模糊。同时,由于自控力不够,叛逆性又强,很容易受到网络上的暴力、色情等不健康信息的侵害,导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严重滑坡,更甚者会导致思想严重畸变,以至踏进违法犯罪的深渊。三是新媒体带来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的变化容易诱发个体心理障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个体间沟通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个体长时间与网络相伴而忽视与人交往,抑制和弱化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很容易诱发焦虑、苦闷、压抑、自闭等各种心理问题,异化大学生的人格心理。这种“人—机—人”的关系客观地损害了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模式,淡化了大学生的人文情感,阻碍了大学生对社会适应力的形成和培养,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原则及其路径选择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几乎每个大学生在其成长的环境中都与电视、电脑相伴相随,在他们的身上体现有典型的“电视人”和“网络人”特征。可以说,今天高校的大学生是最易于且乐于接受电子传媒的主要群体。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冲击和挑战是全方位的,表现在既直接影响高校德育的某些基本内容,如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又强烈冲击着德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等等。高校如何整合和利用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资源,如何选择有效路径,这就给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既属理论上又属实践层面的重大而现实的亟待解决之题。

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德育资源按照不同的标准和维度可以划分为众多不同的表现形态,比如,从开发利用角度可分为“原生德育资源、衍生德育资源、再生德育资源、创生德育资源”[10]。从技术支持手段的角度,可分为主要包括纸质媒体、室内室外电视、校园广播等形式的传统媒体德育资源和新兴媒体德育资源。新兴媒体德育资源主要表现为数字化的文字、声音和影像,包括以多媒体网络为载体的网站视频、新闻、短片、个人主页和空间、数字化图书资源库、手机短信、彩信、移动网络等[11]。新媒体所承载的内容信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知识文化等涉及范围广泛,并且开放、迅速、及时,所有这一切扩大了高校德育资源的选择性,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手段。

当前,新媒体几乎成了大学生的第二个生存的环境,特别是手机媒体对高校学生的诱惑力更强大。有人称当代高校学生是“网络的一代”、“拇指一族”。但是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好德育资源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现代道德教育,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些高校的媒体工作效率不高,是因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制度建立不够健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衔接不上,甚至忽视受众反馈意见,导致校园媒体在德育工作中的实际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二是高校媒体管理者和德育工作者对于海量信息的筛选力度跟不上,掌握能力不足。三是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滞后。高校学生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常常以一种惯性心理把媒介发布的任何信息当作权威一味全盘接受,对信息发布者的动机、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缺乏理性思考和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这些问题的存在为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必要性和紧迫感。整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资源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政治性和开放性相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目标旨在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在如今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环境日趋复杂。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造成了价值与道德的多元化情形,“当个体主体面对社会生活的时候,他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认知与实践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的挑战。”[12]131因此,高校在构建德育环境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开放校园媒体信息,重视大学生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自由选择、接受、发布信息的同时,学校应给予积极引导和约束。二是坚持实效性和创新性相结合。整合高校媒体德育资源要立足经济性,追求实效性,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学生团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校园媒体运作,挖掘大学生的媒介潜能,创新校园媒体传播内容。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媒体潜在的德育资源,如德育要素和条件、德育功能及价值等,必须经由高校德育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加以赋值、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德育资源。究竟要选择怎样的一些途径来利用和整合丰富繁芜的德育资源,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是必须要健全管理体制以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高校党委宣传职能部门加强对媒体传播内容的必要指导和舆论引导,可以依据校园媒体的现有状况,组建校内媒体的综合管理协调部门,如可以尝试设立全校统一的新闻中心,统一负责全校各媒体的有机配合和协调运转,形成校内新闻宣传的整体系统合力,打破以往高校校园媒体由多个部门管理、各自为战的格局。

二是必须要加强信息整合以优化新媒体信息环境。高校信息主管部门要强化对网络、手机的监控和管理,防止不良信息通过校园网络、手机等途径进行传播和蔓延。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要能较好地掌握新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提高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在大学生中开展新媒体道德、法制教育,强制性地检查、过滤信息,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积极健康的媒体环境。

三是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第二教学园地,它不但进一步使家庭的教育功能边缘化,还在逐步渗透、肢解、动摇学校的教育权威地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不经过理性分析,大学生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信息所误导。高校应充分利用固有资源,形成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比如,普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把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纳入德育研究视野,使理论研究成为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在课外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吸收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内主流媒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获得关于媒介的切身体会,从而提高大学生认识媒介和媒介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杨状振.中国新媒体理论研究发展报告[J].现代视听,2009(5).

[3]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肖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

uanet.com/newmedia/2005-03/21/content_2714480.htm.

[6]赵婀娜.新媒体上建起新课堂[EB/OL].http://cpc.people.com.

cn/GB/64093/82429/83083/15104145.htm.

[7]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

tent_19492625_3.htm

[9]百度百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3

19885.htm.

[10]王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研究.2001(9).

[11]田月.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德育资源整合问题探究[J].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12]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3]刘岚.网络管理下德育管理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3(1).

[14]罗家英.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5]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周怡,姜岩.试论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J].新闻界,2009(1).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