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英语教学法课程多元立体化评价体系

2014-07-07 03:45李铁
关键词:评价体系人才培养

摘要:英语教学法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教学理论,掌握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好这门课程对完成师范院校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课程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

1 绪论

英语教学法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为学生从课堂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搭建了互通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这门核心课程的掌握关系到学生在校学习与中学实践教学是否能够实现“零适应期”[1]是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层面掌握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理论,而且可以从实际工作角度帮助学生获得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最大化地降低与工作的磨合期。所以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无论对于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

当前对于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经笔者根据中国知网论文的梳理并总结,发现当前探讨的中心话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有从理论维度研究英语教学法的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也有从实践角度探究的;亦有更多的学者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论述的。鲜有从英语教学法本身的课程评价着手,来探索相应课程改革下的评价体系的变革。如果改革的重点是仅关注问题的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的话,实质上只是表面工程,“换汤不换药”。因此,研究英语语法课程的评价体系应与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并肩起步,才能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完成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2 英语教学法课程评价标准现存的问题

2.1 整体上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终极评价形式。所谓单一的终极评价形式是指仅采用一张标准化试卷,通常是闭卷的方式在120分钟内来考察学生对这门课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尽管题型从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到论述,看似有主观题,有客观题,貌似教师理所当然采用的一种考核方式。但事实证明“一考定终身的”的方式从理论到实践都是行不通的。死板的试卷也许可以考察出学生当时当地的记忆力、部分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但却限制了学生对这门课程连贯,持续的深入认识和必要的想像力,无法展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急能力。

2.2 评价主体元素单薄。一贯的“一言堂”教学理念仍然束缚着大部分的英语教学法教师,即使有些教师把课堂换给学生做主角,可是在课程的最终成绩审定中,教师仍掌握着学生在本门课成绩的生杀大权,成绩高低与否全凭教师对一纸试卷的评判。评价主体是可以多元化的,而且有多种方式可以促成这种多元化的合理存在。

2.3 评价考核具体内容客观题胜过主观题,理论考核多过实践技能考察。也许为了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试卷中的分数更多地分配给了概念、定义、特征、意义等的识记考核,而忽略了学生对理论的消化吸收并再创新思考的能力。

3 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更新课程评价总体理念,把建构合理高效的课程评价体系纳入英语教学法课程一体化改革中。教学部《本科质量工程》要求教育教学改革是一揽子的工程,从教学到管理都是需要同步跟进并做适应性改革或调整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来自开放式的思维引导,只有从系统观出发,立足“以学生为主”的出发点来考虑课堂教学改革和评价体系的关系,才算实现了课程健康持续的改革,教学质量才会取得长足的提高,人才质量的提升才不会落空。

其次評价主体辐射多元化,可以采取教师对学生、个体对个体、小组对个体的评价方式。打破原有的终极评价向形成性评价靠拢,关键就是寻求最合理和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去挖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领悟力、感知力和理解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能够快速胜任新的教师角色。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课堂中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同时需要做一个设计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会去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学业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同时成为评价的主体和受体,这是立体式评价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次考核内容和方式立体化。当前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英语教学法教程》仍然是该课程的主要使用教材。该书全面介绍了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交际教学原则和活动、备课、课堂管理方法、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教学、综合语言技能的教学、教学评价和教材评价与使用等。[2]显而易见,理论介绍仅是为实践做铺垫,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教法理论分析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建议课程考试可以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方式兼用,理论知识占20%,实践应用占50%,课件、教案和教具制作等占30%。考核的时间可以是随堂考试、突击检查、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考试评分可以关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同时也不忽略课下学生的努力,全程全面地给予学生以客观、真实的评价。

4 结语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英语教学法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中学或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积极促进课程的一体化改革才能使英语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与“两个课标”接轨,切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3]。

参考文献:

[1]赵风云.“零适应期”中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中学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课教学活动及成绩评价[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2).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荆莉.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刍议[J].怀化学院学报,2001,(2).

作者简介:李铁(1977-),女,内蒙古临河人,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与课程论。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人才培养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