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2014-07-05 07:54戴美月
考试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训练兴趣

戴美月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等作为目标,在学生观察能力等的训练中,各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造成观察结果存在差异,因此,训练观察能力要提高学生对观察事物的兴趣,要有具体的事物供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事物时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每进行一次观察尝试,都能获得收获。

关键词: 观察能力 训练 兴趣

语文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它的两大任务是:一要全面实施语文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等作为目标。二要在语文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并非凭空分析,而要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完成。

一、观察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从语文教学内容来看,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语文基础知识及技能训练、作文。这三大部分都包含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特别作文对观察力的训练占有突出地位,是培养表达能力的中心环节。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尺度,这是不无道理的。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记叙、议论、说明和一般应用文的写作方法,作文首先要解决材料来源问题,因此急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可见,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在观察事物中表现出的种种差异

如果我们让各种各样的学生观察同一事物,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学生的观察结果是千差万别的,有些简直还会大出我们意料。何以至此?各个学生身上的种种差异使之。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一般表现出欲望强烈、爱动脑、爱动口、爱发议论、感情易冲动、欠全面、欠深刻等特点,但是,就各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在观察事物时,其在动机、兴趣、注意、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差异,说浅显一些,就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力不同。各个学生的心理活动综合力存在着程度上的差距,故而,当他们在观察同一个天上半圆月时,甲便会看成称钩,乙便会看成镰刀,丙会看成梳子,丁便会看成月饼。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心理活动综合力的差异是造成观察结果差异的根本原因。摸准了这一规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会再笼统地用作家观察事物那样的标准要求学生,而从学生的观察实际出发,承认差异,因势利导,以有效的方法训练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训练的方法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是语文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应讲究训练方法。虽然教无定法,但毕竟也有较好的方法。我认为,应主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观察方法。

1.要训练学生对观察事物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基础是需要。兴趣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兴趣(由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引起的兴趣),另一类叫间接兴趣(对某种事物本身并无兴趣,对于这种事物的未来将要出现的结果感到需要,才有了兴趣)。应该承认,每个正常学生都具有两种类型的兴趣,只是他在观察甲事物时表现的是直接兴趣,而在观察乙事物时表现的是间接兴趣。例如,我们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某位老师标准的发音嘴型,有的学生对此感到需要,因此,当即引起了直接兴趣;而有的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因此,观察时马虎应付。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启发学生观察好老师标准发音嘴型将会出现的结果——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发音,为他们学习服务。这就是说,要使他们感到是一种需要。当然,学生观察事物时不应当机械地、片面地强求他们只取舍其中的一种兴趣类型,而应当使他们将两类兴趣配合起来用,更好地为观察事物服务。

2.要有具体的事物供学生观察,切忌泛泛地向学生布置观察任务,如观察社会、观察人生、观察周围事物等。这样只能导致学生东拉西扯、日编夜织、空发议论、无病呻吟。若向学生调查了解,便会听到他们这样说:“我们才几岁啊,能有那样的观察力和感受吗?”这话确实点到了教学工作的要害之处,不顾学生的年龄、经历和认识程度,硬要他们做难度很大的事情。但如果要他们写《我的邻座》、《沸腾的学校操场》等时,由于这些题材是他们熟悉的,因此在观察时格外认真,格外仔细,落实到笔尖下就具体、真实、可信而富有特征性了。

3.让学生观察事物要有一定的难度。固然,一定年龄的学生的观察力是有相对限制的,但是,语文老师要善于掌握学生长知识长智慧阶段的心理特点:求知欲强,急于认识世间万事万物,有一股锐气。这样,我们在布置观察任务时就要明显地给他们一定的难度,以便让他们有力气可使,有“用武之地”,最终越过难度,登上高峰,获取满足的观察之果。例如,我们布置他们观察喧闹早市,尔后写出记叙文。这个任务的难度在哪里?在于要写出早市的货色齐全、人流交汇等特点吗?不是,难度在于要他们看到早市烦人的最根本原因,并由此升华,看到全国广大城乡的大好形势,预示到祖国面貌将要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变化。这个难度不小,却可以诱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大动脑筋,在圆满完成任务后,感受到克服观察事物中的困难也是人生的一“搏”。在不间断攻克难关的过程中,学生观察知识和观察能力随之间断地增多和提高。

4.使学生每进行一次观察尝试,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和收获。学生年纪轻,好胜心强,自尊心强,在观察事物后,急于给自己的观察结果做鉴定。语文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观有所得,作文有所收获。最好的办法是以正面鼓励为主,从同学们的观察实际出发,分别对同学的观察后果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尤其应予肯定表扬。观察是为了有结果,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果,一次比一次多,兴致自然更高,观察事物更爱讲究方式方法,因而观察效果更好。另外,课本中的范文以文质兼美为标准,不但思想内容好,而且语言文字可成学生的典范。所以,课文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主要教材,课文中有许多观察知识,学生确实学好了语文,就可以学到观察的知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训练兴趣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漫谈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