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静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课本选入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选修课本,为学生学习某类文学作品的样式提供了方便。进入选修课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通过选修课完全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术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课文《哀江南》时,学生对于《桃花扇》的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李香君这个人物,男生喜欢,女生更是对其如痴如醉。我要求同学们搜集清代有一定文学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及其文学作品。最初布置这个题目,我觉得很有难度,担心任务量大,不好完成,但结果超出预想。
在整理相关资料后,同学们发现:明清才女,文史飘香,堪称“封建时代的最后盛宴”,她们的作品充满“忧国忧民的巾帼气概”,又饱含“满腔愤感凭谁诉,空对寒江泣暮云”的怅恨。
一、探究清代江南才女的“英雄”情结
明清时期——尤以江南最突出,大量女性有了接受主流文化的机会,她们可以涉猎群书,通经读史,这使得大批女性变得博学而有见识。《历代妇女著作考》中收录的清朝三百年的女著述家就有3682家。清代女性吟诗唱和蔚然成风,她们以诗文赠答唱和,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人数众多,涉域广泛。虽然擅长的文学领域不尽相同,但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共性:她们的创作不再是单一的、个体的和自赏性的,而是呈现出群体性、多元化、共享性的特点,故可称其为“才女群体”。
她们的创作大量反映了家庭、爱情、婚姻、社会等内容,同时由于性别意识增强,她们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女性生活:不再单单束缚在闺阁琐事,而是有意识地突出巾帼英雄的盖世才华,抒写、吟唱女性建功立业的事迹,这寄托着她们对理想女性的向往。“才女群体”通过继承前人的故事,通过再创作和独创两种方式,让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新的才女和巾帼英雄形象。在这些形象中,有的是反映女性对封建礼教和道德的反抗,体现了女性争取自我完善的愿望;有的是反映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事迹,是女性渴望建功立业、渴求自立安身的体现。
二、品味清代才女的传世佳作
才女——冰雪聪明,才思敏捷。清代江南才女层出不穷,形成了女性诗人群体。她们从普通女性的视角自觉地把梁氏当做巾帼英雄并作为精神偶像,这些闺阁女子对故事的吟咏放在梁红玉击鼓抗金的事件上。如果说才女群体是对自身遭际有感而发,追慕梁氏取得的功绩和声名的话,那么作为闺阁中的女性,心里装着国家社稷,堪称“伟大”。她们题咏梁夫人,思考人生,思考时局,通过思考梁氏的人生完成自己的梦想。
《国朝闺阁诗钞》存有七绝诗《梁夫人》,作者虽然不详,但是此诗饱含对梁氏的钦佩之情。
“鼓声不绝大江东,玉手援桴气概雄。一战敌人齐丧胆,金山千载夕阳红。”
才女柴静仪亦有诗《黄天荡咏梁氏》,诗中称赞梁氏为女中英雄,带领娘子军在战场冲锋陷阵。
“玉面云鬓拂战尘,芙蓉小队簇江滨。不操井臼操桴鼓,谁信英雄是美人。”
这两首诗歌都是清代女性的作品,在诗中有很多具有女性特征的词语,如“玉手”、“玉面”、“云鬓”等词,战斗中梁氏的这些女性外部特征与梁氏战争中取得的功绩构成一种对比,这些特征不再是柔弱的代表,而是赋予了女英雄一种强有力的特殊豪气,是女诗人的一种骄傲心理。
晚清著名的女诗人沈善宝所作的《满江红·渡扬子江感赋》,词中借助梁红玉的事迹表达了女性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切,但无法实现的凄楚。
“滚滚银涛,写不尽、心头热血。问当年、金山战鼓,红颜勋业。肘后难悬苏季印,囊中剩有江淹笔。算古来、巾帼几英雄,愁难说。望北固,秋烟碧;指浮玉,秋阳出。把蓬窗倚遍,唾壶敲缺。游子征衫搀泪雨,高堂短发飞霜雪。问苍苍生我欲何为?生磨折!”
词中赞扬梁红玉的功绩,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内心的惆怅,“问苍苍生我欲何为”。虽然只是自我身世的关照,但已经突破了以往文学作品中诗人对梁氏单纯地赞赏的套路。这是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却不被理解的绝望呼声。
清末周颖芳将《说岳全传》改编为韵文的弹词小说。有一首诗对梁氏这个人物进行概括,“莫嫌巾帼少英雄,荡扫都归粉黛功。仗剑三军太娇弱,红颜惟恃鼓声中”。诗中对梁氏的赞扬正是基于对男性不能力挽狂澜的时局的失望。
三、反思清代才女创作的背后
晚清社会动荡,内忧外患,这个时期的妇女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政事,渴望武力参政。对妇女们影响至深的就是才女笔下的南宋初的梁红玉和明末的秦良玉等美人将军。梁氏从一个地位低下的娼妓一跃成为传奇女将。不是靠丈夫的裙带关系而封号的夫人,她的文韬武略成就了自己和丈夫。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女诗人眼中的梁红玉。此时的梁氏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思考的女性,她不再唯丈夫马首是从。
在异族入侵的时代,对妇女的伤害更深广。她们或死于战乱,或流离迁徙,或被掳至异域,受尽凌辱和折磨。时代和自身的局限虽然不允许她们像男子一样驰骋沙场,杀敌为国,但无法遏制心中的是非观和正义感。对于异敌的仇恨,对于那些出卖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叛将仇恨,这些女性在接受秦梁故事的时候对梁氏的认同和羡慕油然而生,对她的歌颂寄托着自身的期许和梦想。忧国忧民的沉重情怀使女性们不再受“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毅然承担起传统儒家文化赋予男性的政治使命,作为母亲、妻妾、女儿角色的女性,虽然身体仍然隔绝外界,但是她们讨论和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政治和战争。
从“女祸”到“英雄”,历史在动荡中给了女子表达自己爱国情感的机会。民族危机和黑暗现实,让妇女在受辱中勇敢地拿起武器。她们驰骋沙场,南征北战,为国效命。清代才女在歌颂这些人物的同时,也在发自内心地呼唤。
因此,“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更是一个人内心的素描。品味唐代才女作品,感受历史变化万千。走进语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这是语文课堂的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