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对接的教学改革探讨研究

2014-07-05 09:44梁建坤于净翟菲修长虹李实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基础课学时专业课

梁建坤 于净 翟菲 修长虹 李实

【摘要】本文通過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相脱节,导致基础课需要的学时量大,不但学生普遍反映太累而且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就如何在压缩基础课学时的基础上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机对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基础课专业课有机对接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2-RC-51;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研究项目,编号LNAFCE201302;沈阳药科大学教改项目,编号125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53-02

高校中的基础课教师大部分来自纯计算机、数学、物理等专业。虽然他们对本学科领域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对所任职高校的专业领域(例如药学、天文等)却知之甚少,从而造成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1]。由于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间的交流不足,结果往往是各基础课教研室从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出发制定各自的教学大纲。长期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每门课程所涉及的新技术都不断创新,几乎所有基础课教师都感觉学时不足;学生都在抱怨学的东西太多,也不知道用它们解决什么问题,因此学习积极性低。在高校普遍大幅度压缩学时的情况下,如何来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我们进行了多年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可行的措施总结如下:

1.基础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科研团队合作

“夯实基础、服务药学”是我为我校基础学院提出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基础课教师真正融入专业教师的科研团队中参与科研课题、提供基础学科的技术服务(例如计算机学科的数据挖掘和图像处理及优化、物理学科的纳米和光电新技术等)才能使专业领域的研究走得更快更远,同时也才能够真正达到基础课教师了解专业需求的目的 [2]。通过在基础课的课堂中适时介绍某个知识点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可以有效避免课堂中讲授内容枯燥、没有针对性、讲授内容过时等问题。

当然科研工作总是走在专业领域前沿的,科研中发现的本专业领域所需的新的基础理论是具有前瞻性的,直接放入本科的基础课程中是很不适宜的。可以采取先给研究生讲授、然后为本科开设选修、最后纳入本科基础课程必修的步骤进行。

2.鼓励基础课教师在本校的专业领域深造

让基础课教师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基础课教师在本校的专业领域攻读学位继续深造。目前我校的计算机教研室已经有五名教师在职攻读了本校的药学信息学硕士、三人攻读本校药学领域的博士。通过读取学位的方式,不但可以增加基础课教师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而且还可以深入研究药学和计算机学、药学和数学、药学和物理学间的交叉学科领域,为药学领域的拓展提供技术支撑,为以后基础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团队的合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3.鼓励基础课教师走进专业课课堂

让基础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团队合作说来简单,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正如人们所说的隔行如隔山。究其本质,就是基础课教师不了解所在高校的专业研究领域、听不懂专业术语、不知道各专业领域对自己学科的需求。很多教师曾经尝试自学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基础学习难度大、精力不足、动力缺乏最终绝大部分都放弃了。院领导最终发现给基础课教师创造条件,让其走进专业课课堂去听课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首先对新录取的教师按照所在教研室的研究方向选定一个专业领域,在第一年里减少其在基础课教研室的工作量,要求其完整听取指定学科的2~3门指定课程。虽然专业基础课知识欠缺,但是基础课教师听专业课的目标要求是和本校的专业学生不同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熟悉其专业术语、发现本专业领域对自己所在基础学科的前沿需求,因此这个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通过大致地学习对某个专业有所了解后,再与专业团队进行合作时沟通就变得容易了。通过在某些知识点上的合作(例如数据挖掘、中药指纹图谱分析等)逐步由点及面、星火燎原,从而达到逐步了解某个学科研究方向的目标,并真正和该专业方向的团队合作。通过这个途径,我院已经成立了药学实验设计、药学数据挖掘和分析、药学图像处理、药学科研网站平台建设等多个小组,几年来与多个专业科研团队进行了合作。2013年以基础学科教师作为负责人成功申请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鼓励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研究

鉴于近年来新任基础课教师都是博士和博士后,不能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情况,除了让新教师走进专业课堂外。我们还尝试了以下两种措施:

①成立计算机应用创新基地。计算中心每年暑假选拔5名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参加,他们自主选择各自学科专业课中的实际问题,采用计算机进行解决和优化改进。

②指导本科生进行毕业专题设计。通过较为综合地设计解决药学计算和数据挖掘等问题。

指导教师在提供计算机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药学领域对计算机学科的需求。同时通过把典型问题进行简化,变为课堂中的教学案例。近两年计算中心指导的毕业专题生为我校药学计算网络平台的搭建积累了大量资料,正在完善整理过程中。

5.针对专业所需采取模块化教学

把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模块,并找出各模块间的依赖关系,绘制出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图。在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间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改变传统的全校一盘棋的状态。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在压缩学时的条件下不降低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当然沟通是长期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模块。例如以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重点讲授的是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三大基本结构,随着近年来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都和电脑相连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就要求我们将顺序文件列为了重点模块之一。

事实证明,在基础课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明确指出这些知识点在学生所在专业中的用途,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药学计算的简化案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及早了解本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创新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建坤.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实现从教学到科研的过渡[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75

[2]翟菲.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思考[J]. 教育观察,2011(11):17-18

猜你喜欢
基础课学时专业课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