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琦
【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放大"了课堂教学空间,使微观的可视化,静态的动态化,抽象的直观化。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形、图、声并茂,可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得快,记得牢,很好地促进了新课程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多媒体 培养学生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182-02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边播放录象,边放录音,让学生思考"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配置电教手段,可以使学生感受桂林山水奇趣美妙的同时联想山围水、水映山,"空中云霧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的怡人景致,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惬意,体验身处胜景的快乐,思索置身多彩社会的我们如何发现和切身感悟周围的美,并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快,并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在这里,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学生不仅能很快地找到满意的答案,而且其思维整体结构也能获得优化,向追求"独到"、探索"最佳"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在教象形字、指示字时可以出示画面配合教学,教会意字和形声字时可用幻灯片教学。如"月",出示有一轮弯月的画面,教师在旁边加以解释,学生对 "月"字便有了深刻的形象记忆。教"休"字,只要出示一棵树的左边倚靠着一个人在歇息的画面,学生便能牢记此字。教"控"字,让学生观察特点,知道这个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然后用不同偏旁拼成"腔、箜"等字,有利于掌握汉字表旁、表义的规律,加深理解和识记。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因为它省时、高效、优质,且给人以美感。所以可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寓言《郑人买履》一文,明白郑人买不到鞋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通过演示活动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先自度其足"到"至之市而忘操之"到最终"及返,市罢,遂不得履。"的买鞋过程,从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明白郑人买不到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领悟语言的内涵和寓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是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播放朗读录音带,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激发学生悟情、悟境、悟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草船借箭》一课,教师的范读与配乐录音朗读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当录音放到"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也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营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这时学生完全被录音自然带入了情境之中,听录音的整个过程精力极为集中,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也复述得较为完整和生动。故事复述完,我又启发学生并提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假如在江上曹操派兵出击,借箭的结果又将如何?"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且答案条理清楚,理由充足。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内学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培养了说话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可以让学生跟读,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还可在教学《海上日出》、《桂林山水》、《林海》等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充分运用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赏景谈感受并写出来,使学生把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为一体,既积累了语言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可使用语文教学在现代教学手段的支持下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其形声并举,音画同步的特点,使学生在目睹其形耳闻其声的美的熏陶中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它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凡事皆有度",说到底,多媒体教学不过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已,因此,我们也不能唯"电"是从,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现有条件来恰当选择教学媒体。应本着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