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动手操作需要有效的把握

2014-07-04 16:07杨启启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把握动手操作

杨启启

【摘要】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多元的,在众多的有效性因素中对于动手操作的预设应该是最关键的,但在课堂上教师有效的把握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教师要创设相适应的操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内容、适当的时机让学生操作;要有效的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明确教学目标,仔细设计操作过程并能适当指导,这才能真正实现动手操作的价值。

【关键词】动手操作 有效 把握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144-02

我们知道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多元的,在众多的有效性因素中对于动手操作的预设应该是最关键的,但在课堂上教师有效的把握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相当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其中也包含着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把握。那么,如何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相适应的操作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师要积极创设相适应的操作环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敢于质疑,敢于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操作活动带来的成功感,使学生在体验中体会学具的的应用价值,感悟操作活动对解决问题的作用。只有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操作活动的作用,对学具的热情才能长久保持,操作活动才能够真正成为他们一种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学生把学具当"玩具"的现象和课堂乱哄哄的现象。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 、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23减7怎么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3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动手,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会找到很多种不同的摆法。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交流了许多观点,收到了许多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拿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二、选择合适的内容、适当的时机让学生操作

1.操作内容要合适,不要过于简单,低水平反复

例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四个圆形是一份,两份有几个?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圆片摆一摆。学生动手摆完后说有八个。那三份有几个呢?四份呢?请同学们四个为一组,把你们的圆片合起来,动手摆一摆,再汇报你们的结果。学生摆完后说三份有十二个,四份有十六个。谁能把你们操作的结果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这个环节看似热闹其实多余。在乘法的认识中学生对乘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又有2和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4的乘法口诀"完全可以直接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和旧有知识,再配合书上的主题图进行教学。如果再组织学生操作,不仅难以激发动机,反而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

2.操作要有目的、有步驟、有计划

操作要有目的,也就是说学生必须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只有明确了目的学生才能主动地去做。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和方法,养成操作的良好习惯。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低年级操作活动中,学生特别地兴奋,导致课堂纪律失控,一阵乱哄哄的活动后,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在操作中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特别是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在操作前先要知道操作需要达到什么目标,也就是必须知道"在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目标和方法,操作才有了方向。在操作中要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探究的结果;在操作后把注意力及时地从操作中转到师生的交流中。学生明确了操作目标,并具备了良好的习惯,才会自主地去做,操作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否则,学生的操作只能是盲目的、低效的。

我们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操作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操作,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

(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

(5)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讲。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实践中,我们教师要有效的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明确教学目标,深刻了解学生实际水平,仔细设计操作过程并能适当指导,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自发地进行动手操作,这才能真正实现动手操作的价值。

猜你喜欢
把握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浅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把握
浅谈基层央行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的路径探析
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意外”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悦读”小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