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公开课要切忌什么

2014-07-04 01:08汪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程式一节课公开课

汪红梅

【中图分类号】G424.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69-01

公开课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研究课堂,发现问題解决问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可现实却不尽人意,虚假、作秀充斥课堂,浮华、热闹掩人耳目,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那么,学校教研公开课要切忌什么呢?

一、忌完美无缺的表演

听公开课最怕见到完美无缺的表演,最怕听到酣畅流利的回答,因为这样的公开课只能有一种原因——乏课。"真实是一节课的生命",没有了真实这一要素,再好的公开课也会黯然失色。一节乏课,老师反复演练无数遍,学生按程式回答,这样的公开课除了像舞台剧一样向人们展示外,还有什么实际价值?我们的学习毕竟不是演戏。

况且,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唤诚信,一天到晚都在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讲真话办实事,而我们的老师在干些什么呢?在自己制造谎言!明明已经讲过数遍,学生张口即可回答的问题,还要故弄玄虚,让学生合作探讨,明明什么都懂了,还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教育开始弄虚作假时,我们的社会就不堪设想了!"这不是危言耸听,但愿这样完美无缺的公开课还是不搞的好。

二、忌整齐划一的回答

强调个性化,弘扬个性的张扬,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然而走进我们的课堂,却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对这篇课文,同学们喜欢吗?""喜欢。"(响亮且整齐)"对这位同学的回答,大家满意吗?""非常满意。"(嘹亮且划一)"你也是这样想的吗?""是!"(满脸自信)"这个同学读的多好呀!来,大家掌声鼓励。""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整齐且有节奏)。每当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我总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感觉真的一样吗?老师的评价可以取代学生吗?鼓励只有一种方式吗?我们究竟在做什么?是循规蹈矩,以老师为准绳,不越雷池一步,还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是否意识到,这已经在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忌大同小异的程式

最近听了几节公开课,特别是语文公开课,愈来愈听出一种程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朗读课文,分析解读,合作探究,交流体会,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每节公开课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唯一可以吸引人的要算制作的课件,要么是一些幽默搞笑的细节。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在我们的公开课上,我们天天在讲的创新与个性却成了空谈阔论。当公开课成了一种模式,老师的个性又体现在哪里呢,老师有多少创造性可言?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教法,又怎能培养出有个性、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不断追求创新,生命之树才会常青。如果听一听那些特级教师的公开课,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课从来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每一节课都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许是他们的"特"立之处吧。

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务实。在这里,我要奉劝我们的教师在讲公开课时,要多一份真实,少一份矫饰;要多一份创意,少一份程式;要多一份"缺憾",少一份完美;不要把我们组织者的"好心"变成一片"徒劳"。

猜你喜欢
程式一节课公开课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电动车发电机设计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斯诗私塾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