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山 谭淑红
【摘要】作者结合工作经历,总结了商业学校职业教育大发展中,人事制度与时俱进、同步发展所进行的系列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人事制度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44-02
大连商业学校成立于1965年,是一所中职学校,商业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提出 "突出品行教育,突出技能教育"(简称"两个突出教育")的办学思想,多年来,人事工作以"两个突出教育"办学思想为指导,进行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机构管理模式,建立学生校部两级管理
2003年以来,由于在校生人数成倍增加,单纯由学生处管理管不过来,管不到位,所以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级管理面临着挑战,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调研,大刀阔斧地对学校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学生由一级管理改革为两级管理,根据专业特点,共组建成七个教学部,这样学生由原来的单纯依靠学生处管理改革为由学生处和教学部共同管理,这样可以调动全校的力量来管理学生,将教学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优势。
两级管理体制明晰后,为了强化学生的品行教育,学校制定了《学生品行教育工作总体规划》,学生处和七个教学部共同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如《两级管理学生一日常规考核细则》、《宿舍管理细则》、《实习学生管理细则》、《班主任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实行校部两级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各教学部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教、管分离的矛盾,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二、创新用工体制,建立多元化用工模式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学校办学规模与人事编制不同步发展的问题,特别是 "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受到了限制。我校多方出击,努力拓展用工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用工体系,弥补编制的不足。通过修订引进人才政策、提供优惠待遇、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将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吸引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去。我们根据聘用人员的岗位、年龄、身份等特点,根据国家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委托所在区域的人才市场做人事代理来进行管理;吸引兄弟学校或社会上已退休的能工巧匠,与学校签订劳动协议,做学校的外聘老师,在校内管理中,遵循同岗同酬的原则,让他们在工资、福利上与在编人员保持同步,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用工管理制度,如《教职工调入调出管理办法》、《劳动合同用工管理办法》(试行)、《劳动协议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人事编制、劳动合同、劳动协议,这三种管理方式相辅相承、互为补充,改革了学校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探索事业单位与企业接轨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学校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创新人员管理模式,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
自2003年起,我校每隔三至四年进行一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教职员工双向选择上岗。学校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聘请人力资源专家反复论证,调整了学校的机构设置,确定了岗位职责、岗位职数、岗位级别,首先进行中层干部的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再由中层干部根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岗位要求等,进行双向选择成员。
中层干部的竞聘上岗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的:公布中层干部职数和各部门负责人任职资格;参加竞聘者申报、竞聘述职、教职工民主测评、学校党委研究确定入围人选;中层干部申报岗位志愿,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各个部门的干部人选;校长聘任中层干部,签署聘任合同。这样,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和"尊重民意"的原则,组建了新的中层干部集体,良好的组织保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中层干部在竞聘上岗后,根据聘请专家确定的岗位职数、岗位职责、岗位级别、任职资格和待遇标准,进行双向选择部门人员,与应聘者积极沟通、反复交流、选择上岗。
针对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学校制定了系列制度,先后出台了《学校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实施方案》、《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细则》、《教师、管理人员双向选择、聘任上岗程序和操作办法》。这些办法和细则经过几轮的运行,正在不断地完善。
四、建立竞争机制,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薪酬分配和人员评价体系
学校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确定人员岗位后,在保持本人档案工资不变的前提下,坚持以岗定薪的原则,设立校内岗位工资,坚持向教学岗位、重要岗位、艰苦岗位倾斜,鼓励教职工积极竞聘这些岗位,教师按职称设定,管理、工勤岗位按岗级设定,校内岗位工资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也是"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的成果体现。
在确定了人员岗位与薪酬以后,为了更好地激励、监督职工做好本职工作,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分别按照教学、管理、工勤的岗位特点,制定了各自的考核方案,在考核方案的制定中,采取360度考核方法,即为谁服务谁来考核,将学校的一级考核与部门的二级考核结合起来,将职工考核与学生考核结合起来,将部门人员考核与职工代表考核结合起来,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将考核与薪酬结合起来,达到了绩效考核效果。
我校在多年的薪酬改革中,出台了《机构、岗位设置方案》、《岗位工资分配方案》、《绩效考核方案》共同成为一套完整的人事、工资、绩效等改革方案。
五、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在改革发展中,通过从企业引进和各种培训、挂职锻炼、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等多种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从企业引进"双师型"教师,从2003年以来,我校共引进"双师型"教师三十几位,其中包括两名国家级大师;其次,加强立足岗位的各种培训,包括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岗位技能,如我们每年都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职教系统组织的教师培训,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到校来对教师进行短训;第三,通过校企合作,把教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实践技能,十年来,我们共派出100多位各专业教师到企业脱产挂职锻炼,;第四,通过参加国家、省市及行业等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达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的,自2008年起,我校学生连续参加三届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共荣获12块金牌、22块银牌和23块铜牌,取得了较好成绩。教师在指导大赛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学校通过制度建設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先后出台了《教职工在职学习进修规定》、《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教师指导技能大赛管理规定》等制度,为"双师型"教师培训学习、指导参赛、科研提高提供了人力、财力支持。在2013年大连市"二五二"教师评比中,我校有2位教师被评为大连市领军教师,有4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有13位教师被评为青年骨干教师,各个奖项均位于大连市各中职学校前列。
总之,我校在人事管理与制度的建设中,通过系列改革和创新,建立多项规章制度,充分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发掘了人力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深知,但作为中职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在人事管理和制度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们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在今年2月26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讲话精神,根据地域、学校特点,不断创新,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开创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事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