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宏
【摘要】归化的翻译法指减少译文中的文化特色,做到适当变通,以更加适应目的语的文化环境。异化的翻译法强调尊重译文的文化习惯,保持原文文化的最大风貌,全部不做删除的呈现给读者。其实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法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独立,在不同的翻译中应该结合不同读者的需求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阐述了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并按程度不同对此进行了分类,分析了两者之者的平衡性关系。
【关键词】翻译 归化 异化 平衡性
一、归化与异化定义及简述
归化与异化是美国翻译学家Lawrence Venuti提出的关于翻译策略的两个概念。归化与异化是处理翻译中的两种主要方法,归化翻译法旨在打破原文的文化形式上的束缚,重新解构化处理原文,赋予译文新思想。译文翻译法旨在维护原文的文化特色、异域风情,给读者带来原汗原味的价值观念。
归化就是采取以目的语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对源语的文化传统、表达方式、用语习惯等进行适当改造。归化法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为目的,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能够更好的符合目的语的使用习惯。归化法减少了文化上的冲突,易于被读者所接受和理解,但也会人为地丢弃掉原文深刻隐含的一些文化信息。
异化法就是采取以源语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尊重源语的文化传统、表达方式、用语习惯等,尽量保持其原貌。异化法保留了源语的的本色特征,在译文中尽量用源语的使用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去呈现译文的内容,做到译文与原文风格上的一致性。异化法能展现出原文的文化特色、异域风情原貌等,丰富了目的语的文化内涵,不足是可能会障碍不同文化的自由交流。
二、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1.归化的翻译策略。不同的文化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性,翻译要做到兼顾不同的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所譯内容的可读性,尽量使文章语句自然通顺。翻译中常用归化策略来平衡两种文化,缩小文化差异,减少读者的文化障碍。归化翻译还要注意强调形象化,要对照自己的文化体系,给出最合适的对照。归化法偏离了原文的韵味,丢失掉了大量附加在原文文化中的信息,降低了文化的欣赏价值,长些以往也使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加大了。不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其不准确性在对异国文化的认识上难免存在一定误伤。
归化翻译能够最大程度地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译文的表达方式更符合母语的阅读习惯。其具体翻译方法可分为意译与转译。
意译是指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适当地修改译文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源语本身所要表达的文化层面的内容。意义注重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过分纠缠于细节。比如 There is no smoke withoout fire。可以译为:无风不不起浪,事出必有因等。将smoke与fire之间的关系引申为事情结果与起因之间的关系。再比如,High buildings and large mansions are springing up like mushrooms in Beijing。可以翻译为,在北京,高楼大厦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like mushrooms ”翻译为“雨后春笋”更加符合我国的用语习惯,如果直译为犹如蘑菇船会很难让我国读者理解。
转译是指对词语用一些更贴合语境的词来替换,转换词性以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比如,I flew straight ahead,across the harbor and out over the sea。 我径直地向前飞行,越过港口,飞临海面。将across 翻译成越过,将 out over 翻译为飞临,更符合语境,表达自然流畅。
2.异化的翻译策略。异化翻译就是要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语的文化特点,使读者能够接触到国外不同的异地文化、异地风情、异地习惯及语言特点,这样也丰富了本国语言的多样性。其具体的翻译方法可主要分为直译和增译等。
直译是指不对源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点做出改变,以原汁原味地翻译理念将原文呈现给读者,这就需要在保持源语语言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可读性。比如acid rain翻译为酸雨,cold war 翻译为冷战,crocodile tears翻译为鳄鱼的眼泪,special economic zone 翻译为经济特区。The bitter weather drove everyone indoors。既可以用直译法翻译为“让人痛苦的天气将每个人赶到室内”,也可以用意译法翻译为“天气很糟糕,每个人只能躲在屋内”。运用直译法,更强调了天气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行动受天气的影响,更符合源语的表达习惯。
增译翻译法指源语文章中会对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背景信息进行简化处理,由于生活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中,这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但是对目的语的读者来说,由于文化的差异,不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对原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增译法通过将隐藏的或简化的语言信息表达或扩充出来,以使读者能对原文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做出准确的理解。比如,The Simpson case,翻译为辛普森案,在美国大家都知道这起轰动全国的案件,清楚整个事件过程,而对于目的语读者他们并不了解该案所代表的隐藏含义。再比如,文化大革命翻译为“the "cultural revolution"”,目的语读者不清楚其历史发生的时代背景,只从字面理解还以为是场关于文化的革命,因此也有必要对该名词做出一定的补充性说明。此外增译法为了减少两种文化之间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一般会从语义和语言层面对语句进行增词处理。增词包括增加介词,冠词,代词一,关系副词及连词,注释性词等。比如,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翻译为“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增译了名词。
三、归化与异化的程度划分
归化与异化法是对翻译策略的大致划分,为了避免二元对立主义的错误,需要对归化与异化再进行细分处理。从绝对同化到绝对异化之间还存在其他的过渡性状态,分类如下。
1.绝对归化与异化。绝对的异化是指对源语的所有修辞方法、句式结构、词语搭配、表达习惯、应用目的等所有方面完全照搬,不作任何改动地翻译的方法。事实上这种方法是很少存在的,现在是为了对翻译方法的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将其划分出来单独研究。
绝对的归化与其正好完全相反,对源语的语言结构、表达习惯、文化特点等等都进行本土化处理,甚至连名字也可以翻译为符合目的语国家民族文化的命名习惯。除了人名、地名,对一些交流的语句也尽可能使其更本地化。比如对英语的对话,翻译成更符合中国人对话的使用习惯,会使用成语、流行语等。
2.主体归化与异体。归化为主的翻译法是指兼顾归化与异化两种方法,但会将归化法作为主要的翻译方法,只有在个别的情况下,异化法更符合翻译时才考虑应用异化法。而异化为主是指在协调两者是的文化时,会对原文的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等做最大的保留,只有当采用异化法无法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时,才会运用归化法,适当变通,灵活翻译,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3.归化与异化结合。为了更好地体现两种不同文化之美,在语言的运用上更加追求一种解脱,不侧重和片面强调哪种方法,力求在归化与异化方法中间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在方法的选择上,会顺应文章内容的发展与变化,做到平衡性对待,自然性选择。
四、归化與异化的平衡性关系
归化与异化并没有绝对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一种相对的区分。翻译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归化的过程,翻译者不可能完全摒弃掉原文的思想内涵、传统文化、语言特点等,将翻译文变成本土文化环境下的原创文。翻译就是将陌生的异国文化语言改造成适合本国读者阅读习惯的文章。翻译从某种层面也可以说是一种解释,为了解释地更准确、更具可读性,不可避免地会应用到归化的功能。但是翻译又不可能完全做到彻底地归化,传递思想是文章的首要任务,其次的要求才是对语句层面的准确把握。国外的东西怎么变也有它脱不下去的文化内核,因此可以说归化与异化是相互存在,难舍难分的。归化中包含异化,异化中也包含归化,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需要很好地结合这两种方法,做到优劣互补,各取优长,达到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芳.文化翻译与归化异化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12-114.
[2]张小曼,胡作友.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J].学术界,2009,05:75-82.
[3]刘小强.归化异化策略模糊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4]晏小花.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25-28.
[5]张正瑶.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