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的评析

2014-07-04 18:33张茹
青年文学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评价

摘 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纽带和桥梁,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象似性关系也是人们探讨的重点。本文主要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进行评析并给予一些建议,希望对相关研究学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象似性,研究方法;评价

作者简介:张茹,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9--01

这是王寅1999年发表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上的一篇文章。他首先界定了关于“象似性”的概念所在。這是一项创举,其的学术下这是第一次把像拟性这个含义与社会语言学结合在了一起。这个创举直接导致了社会文化和语言符号之间所具有的密切关系。在这其中,重点把握了社会语言和符号的关系所在,将地域差异的内容不断深化灌输给了人们。本文还论述了象似度和跨语言象似性问题。

首先,针对文章内容对其研究方法的评价:

(一)文献研究法和比较法

在文章开头部分,对象似性下定义时,作者分别介绍了许国璋(1998)对“iconicity”的翻译,沈家煊先生(1993)在其《句法象似性问题》一书中对该问题的描写,严辰松先生(1997)在《语言临摹性概说》中对该词作的笼统描述,以及杜文扎先生(1996)在《语言的象似性探微》一文中对该词的探究。最后作者在总结分析前人对象似性的特点和研究内容之后,将符号的象似性定义为: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相似的现象(1999)。由此可知作者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然后进行比较,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并掌握了象似性以及对该问题的历史研究现状。

(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文章展开论述时,作者从两大方面展开讨论象似性问题: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问题;象似度与跨语言象似性问题。在第一部分又展开分别从观念差异象似于句法顺序差异,亲属关系象似于词语化,地域差异象似于方言程度差异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归纳,运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对其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让我们对象似性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从而理清关系,更加科学地揭示了象似性的内在联系,让我们很好的了解了象似性的实质。

(三)实证研究法

作者在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问题这一部分,引用大量实例进行论证比较,举个例子来说吧,在汉文化中社会关系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先上后下;第二先尊后卑。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汉语中经常会用到这些词语,像是上下啊,大小啊,前后,长幼等等。另外,中国受到上千年封建文明的束缚,其重要一点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汉文化中我们很经常的就会看到很多描述这类现象的词语。比如说,男男女女、父母、兄弟。在这些词语中不约而同地将男性放到了前边,女性放到了后边。无独有偶,这样的观点在语法中也应用的比较常见。我们都知道,汉语的顺序无例外就这么几种,无非是先大后小,先主后次等等。所以我们说中国的汉语文化受到了长期的封建束缚的影响,在表达上也是根深蒂固的。相反,在英语的文化当中,这类思想就体现的不是很明确。这是因为在西方女士优先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这种思想理念很多没有反应到语言文化当中,举个例子来说吧,除了“ladies and gentlemen”外,英语中还说:man and woman, boys and girls等。而西方文化中的自我精神在语言表达顺序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实现:先从自己说起,先近后远,逐步展开。在表达多个空间单位时,总是由近及远,从小到大。如:No.40 Broadway, New York,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英语语序呈正三角状,先小后大,先重后轻,因为英民族认为语言末端是传递重要信息的地方。另外,在亲疏关系上也通过实例列举了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如“妯娌”这个词,西方文化中就没有,还有俄罗斯上世纪中叶表示妻子兄弟的专有名词shurin随着这种家庭关系的疏远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澳大利亚土著民族Njamal中用mama表示一种简单的亲属关系:“父辈男性”,相当于英语中的father, uncle, male cousin of parents等。可见在这个民族中的亲属关系区分并不那么明显,这也反映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关于阶层差异与语言差异的象似性,作者又举了三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些词语只能为帝王所用,普通百姓是绝对不能乱用的,否则有掉脑袋的危险。2)印度社会有严格的种姓等级制度,在他们所用的语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巨大的差异。3)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对长辈多使用较为正式的、客气的语言形式,在日语中语言形式分敬体和简体,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一般要用敬体形式。通过这么多实证研究,根据观察,记录来对不同文化中的象似性进行比较,通过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很好地解释了不同方面的象似性问题。

其次,谈谈个人对该论文研究方法的建议

个人看法,本文在例证方面还可以采用个案研究法,如对某个国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分析,如长期居住于某个国家去了解当地习俗等,而不只是采用查阅文献的方式,这样会更加具有说服力,更显真实。

结语

该文章无论从论证还是结构方面都很严谨。运用交叉研究方法,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不仅运用了定性,定量研究方法,还通过文献查阅法,对大量例证进行整理、分析与综合,让我们了解到英汉两语言社团在生活、环境、社会关系中所反映出的语言象似性差异,体现着两社团人们有不同的概念认知结构,也反映着思维中有不同的象似方式。

参考文献:

[1]杜文扎《语言的象似性探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60-65页。

[2]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第2-8页。

[3]王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4]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第2-10页。

[5]严辰松《语言临摹性概说》,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3期,第21-25页。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天津游泳运动员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