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才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反思自己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出现的答题不规范的问题,认识到必须重视答题技能方法的训练,重视答题规范性语言的训练。并且举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案例 比较 反思
一.初始思考
在无意之中得知了自己的语文答题的一大弊病:答题不规范。这让我感慨良多,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我往往关注的是对文本的解读,每当到具体答题时往往一带而过,甚至特意修改答案,以适应自己的解读,不知不觉自己的答题也越来越不规范。
于是有了担忧:“我教的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在翻阅了一些学生的考试试卷后,我发现我的担忧变成了现实。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因此忽略对技能方法的指导,只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飘忽云端,毫无涯迹”。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从课堂教学中着手,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明确课堂语言的要求,力求语言精炼、准确。
案例一:
《烛之武退秦师》是本学期比较简单的一篇,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困难,课堂以活跃思维,启发学生的古文兴趣为主要出发点。
在上课前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一些片段:
1、解题: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2、之后直接进入对文本的翻译。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这样的教学中规中矩,学生在理解字词方面会比较清晰。但是这样的文本教学无法有较强的示范性,学生在面对课本文本和课外文本时明显有着不同的感受,课堂上会分析的内容,课后全忘记,这需要我们把“规范语言”贯穿始终,要求自己必须改进。
案例二:
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教案和资料后,我决定在古文中加入学生自我概括的方面,同时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对对联”的小方法带动学习。这轮教学中我把之前的两个片段进行了如下修改:
1、解题:请在“退”前加上一个词或短语,概况全文内容。
讨论后,学生说:烛之武(智)退秦师。
2、设计学生对对联,事先出好上联,让学生自主对,课堂上展示。请学生对出下联,概况段落内容:
⑴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⑵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⑶智者闯虎穴,巧言退秦师
⑷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二.两次教学比较:
1、气氛:前者气氛平淡,学生参与度不高;后者学生积极参与,争先恐后。
2、预习检查:前者学生完全不会去预习;后者学生带着问题,大多可以自主预习。
3、语言强化:前者随意性大;后者在师生互动中规范语言,培养学生概括答题的能力。
4、意外收获:前者教学没有意外;后者再次强调了对联、对偶等语言运用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感。
三.教学改进反思: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他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状况并未彻底改变。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要将三个维度隔裂开来。语言学习是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感受来理解、体验、领悟、鉴赏内容,培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因此,目标的确定必然要考虑到字、词、句、篇的因素,考虑到蕴含在字、词、句、篇中的语言知识和思想意义,但是,目标定位又不能从概念出发来落实字、词、句、篇,而是要从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语言运用规范的发现等角度来考虑,应充分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的含义。
2、正确把握教材内容:语文教师要有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要独立钻研,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反思,及时改进。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有“设疑”的意识,敢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解读、个性解答。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言语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排除文字障碍,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初读课文时,不必追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是先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顺、读通,大体理解;敢于打破文言与现代文的界限,规范学生答题意识和语言,强调语言的概括和准确。
4、强化语言规范意识:此外还要强调学生答题术语意识、答题结构意识、选字漏字意识等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