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张波

2014-07-02 01:35杨宇勃
清风 2014年7期
关键词:张波海珠区行政复议

文_本刊记者 杨宇勃

“刺头”张波

文_本刊记者 杨宇勃

因为他的“发难”,包括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在内的23个政府部门因没有限期履行法律责任,而被认定违法,为此佛山市政府曾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此后他在佛山小有名气。也因为一次举报35个职能部门,并申请公开“三公”消费、收费许可、机构编制等信息,他被有关部门认为是当地的“刺头”,被媒体称为广州“民告官”第一人。

举报十余年来,他先后向有关部门发起了600多起投诉,近300多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00多起行政复议申请。“可以这样讲,2009~2011年期间,整个东莞市的行政复议,特别是因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所发出的行政复议,基本上都是与我有关的,那个时候,在东莞基本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张波对本刊记者说。

“告官”成了主业

张波是湖南怀化人,身为侗族人的他,既有少数名族豪爽、干练的处事作风,也有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不喜欢妥协的他,曾因领结婚证被多收2元,向当地物价局举报,罚了民政局2.3万元;因到当地工商局查询企业登记资料,被收5元检索费和0.3元复印费,他向法院起诉其行为违法并胜诉。在采访中,张波对此也直言不讳:“我自认为,我的骨子里有湖南人那种不肯认输的,不怕事的风格,如今走上这条路也与之有关。”

在广州地铁站口,记者见到了张波,这个32岁的湖南汉子看起来精神抖擞,他个不高,身材微胖,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但掷地有声,有时候还会调侃几句。记者得知,这个湘西大山走出来的青年至今依然没有一份固定的职业,“告官”似乎成了他的主业。

2000年,原本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因为父亲做生意亏损,选择了去东莞打工,后与同学合伙开办了一家加工厂,却因为经营问题而关闭。也正是在东莞的经历,塑造了他“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处事风格。2005年,在东莞工厂打工的张波,向信息产业部(2008年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投诉中国移动乱收费,事后,他获得了一些赔偿。此后,张波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监督有关部门的违法、违规行为,其中涉及服装、快递、卖场、银行等多个领域。

2008年,张波曾经起诉过东莞市工商局,当时他有些害怕,担心他们通过社保记录找到自己的工作单位,给单位施加压力。张波的担忧并不是没有依据,此前,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他住处所在的村委会的。

2011年,由于厂子经营出了问题,张波去了佛山,在一家台资企业做采购,次年2月,他走上了职业“告官路”。张波告诉记者,目前,他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举报或打官司的赔偿,对于这种收益途径,他并不回避。“这些年,有人质疑我的行为是为了钱,但这个观点并不完整,我若不索赔,我便不能继续走下去了。”

采访中,行政复议被张波多次提及,看得出来,他对于行政复议的效力十分看好,行政复议也成为他维权的“杀手锏”。然而,有的时候,行政复议似乎很难解决问题,有些机关会故意找借口推辞,甚至置之不理。实在没办法的话,张波就会起诉。“仅2013年,我和城管部门打官司就有十几起。从2008年至今,我告官的次数早已上千起了。”张波笑着告诉记者,如今他上法庭已经毫不畏惧了,都习惯了,好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

监督“三公”公开

2011年的时候,在佛山打工的张波,曾起诉过佛山市人社局。在应诉的时候,他发现佛山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所驾驶的公车很可能超标,于是就想查一查“三公”经费使用问题。随后,他给佛山市当地32个部门发了行政复议,要求公开“三公”经费。其中包括宗教管理局、科技局、审计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随后,有23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经过这件事后,现在佛山市的‘三公’经费使用透明了很多,不少单位网站上也有了‘三公’经费的公开信息。”此后,张波依然紧盯“三公”经费,还向广州番禺区质监局、肇庆质监局、佛山市南海区质监局等申请公开“三公”。

长期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张波有时也会感到很被动,但是,面对困难,他的办法就是继续往上“捅”,“有的部门不公开‘三公’经费,我就起诉他们……我会继续坚持下去,想方设法促成他们公开‘三公’经费。”

除了继续举报外,张波也会借助媒体的力量。“媒体一般情况下很支持我的工作,而且媒体一报道,就好办了。”然而,他也对记者坦言,“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后来,虽然做过一些监督‘三公’的事,但是,只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做,并没有批量化地申请……批量化地做压力会很大。”

监督“三公”经费需要耐心,更需要技巧,如今,张波总结出了一些方法。比如,他会首先确定做关于某问题的信息公开,这个问题的确定往往会和国家出台的某项政策,或者某个部门的某种过失行为有关;然后,他会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法律依据,分析如何开展工作可以取得一个最优效果,同时,他也会分析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分析如何化解。

“考虑好这些事情后,我就会给相关部门发申请,如果他们不公开,我会想进一步的解决途径,总之我不会放弃。”张波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每年的三月份之前,会做政府信息公开的前一年报表,表中包括公开了哪些信息,没有公开哪些,有没有因为没公开被起诉、复议,处理的结果如何……“这些信息都直接与他们的考评挂钩,所以这块是他们最害怕的。”

向城管“发难”

张波告诉记者,之所以关注违建,是因为城管被他“盯上了”。“有一次回湖南老家的时候,我在广州火车站看见几位城管在查小贩,结果城管将小贩卖的饭没收后,倒在地上踩,我就看不过去,毕竟是粮食,为什么要去踩?”于是,他就拍了张照片发在微博上,惹来了很多网友的围观。从那时候起,张波对城管的印象就开始改变。

一件事情让张波找到了机会。2012年的一天,张波在广州市海珠区某工商所发现,一辆私人牌照车辆停在一处专门搭建的雨棚里面,而这个工商所的大门处,更有工商部门私自用水泥堆砌的斜坡,占据了街道,影响行人通行。

按照广州的地方法律规定,这处斜坡雨棚属于违法建设。于是,张波就去城管部门举报,然而,三四个月过去了都没有回应。无奈之下,2013年年初,张波就向海珠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没过多久,城管部门便对张波说他们会调查处理的。“之后,工商所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一边和我攀老乡关系,一边说送我一套价值不菲的茶具,想让我撤销投诉。”张波笑着对记者说,“我原本就不会接受,结果竟然忘记我的手机是有自动录音功能的。”

“我心里很气愤,城管久久不办结举报也就罢了,竟然还将我的投诉信息给泄露出去了。于是我向海珠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确定城管不依法查处违建的行为违法。然而,海珠区政府以我不是直接利害人为由,不受理行政复议。”于是张波就通过广州市法制办请求市政府责令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受理他的行政复议申请,市政府同意后,海珠区政府还是不予支持他的复议诉求。“不支持我,我就把他们起诉到法院,这样一起诉,城管对工商局的违法建筑就马上立案了,可官司打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后,法院判定城管已经对违建立案了,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城管必须回答我,所以就驳回了我的起诉。这个案件,我肯定还要向省高级人民法院进一步上诉。”张波告诉记者,最后城管将雨棚拆除了,也书面告知他了。

2013年5月,张波又发现广州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海珠分局将已经建成的阳台围起来做厕所,所以他就到规划部门查看该行为是否报批,结果发现未获报批。于是他认为该办公楼存在违建行为,就将这件事发到了微博上。

《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已经竣工的工程再将阳台封闭起来就是违法建设,于是张波认定城管将阳台封闭起来做厕所就是违建。于是,他首先向城管举报,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后来,他联系了《南方日报》记者,第二天,媒体刊登出这则报道之后,城管迫于压力,当天下午就将该厕所拆除了。城管随后将处理结果电话告知了张波,第二天他悄悄去现场一看,果然拆了。

与城管周旋,需要耐心,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我会注意看他们的神色,然后猜想他的内心活动,以便采取方式应对,所以和他们交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别让他们知道自己住哪里,免得给房东找麻烦。”张波坦言,这些年虽然有成功,但是他自己也招致了不少麻烦。“我之前住在海珠区,结果被他们逼得搬到荔湾区了。我的房东告诉我:你得罪了政府部门,我没办法,如果不让你走,那么就会认定我的房子是违建。现如今老城区的房子,多多少少都有些违建,只是他们想以此为借口赶我走罢了。”张波抱怨道,这是他第一次搬家,“我不是一个无理取闹的人,我只是感觉他们做得离谱了,把我给逼的。”

路走得很累,但需要人做

在做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方面,张波可谓小有名气。有的时候,他也会告诉朋友如何进行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其中也涉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

“这些年都是我一个人在做这些事情,有时候感觉好累,但是这些事得有人来做。海珠城管每次和我打官司的时候,都说我扮演的是一个卫道士的角色。”赵波笑着说,“作为一个老百姓,生活在这个城市,如果我感受不到法律赋予的尊严的时候,特别对一些法院的判决无法理解的时候,我就会用我的方式对一些事进行质疑、抗议。”

这些年的经历,令张波身心疲惫。这些年,他几乎都是凌晨两点钟才睡觉,早晨八点钟起床,然后就去法院立案,同时还会上网浏览一些信息,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旦发现哪个部门有问题,就会有行动。张波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向广州市黄埔区物价局“发难”。

除了“找茬”之外,张波也会去思考法制建设方面的问题。2014年3月份,张波给广州市法制办写了一封大约30张纸的《致广州市法制办的公开建议》的万言书,里面涉及自己关于广州法制的看法,涵盖了他所经历的区级行政机关的违规行为,一些其他地区会支持自己而广州地区不支持的案例……两三个月过去了,终于等到了答复,但答复几乎全是些互相勉励的客套话。

在谈到家人时,张波说:“我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他们最多以为我就是买个东西投诉一下……有的时候,我很讨厌一些行政机关动不动就将我的行政复议书、判决书往老家寄。这些事,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怕他们担心。”每次当家里人收到这些材料时,张波的父亲就会打电话询问,而对于家里人的质疑,张波总是敷衍几句。

“对于一些单位的处理结果,我不满意时,就会继续举报,一直到他们‘痛了’为止。除非有的时候家里人给我施加压力,否则我就不会停。”张波笑着说,这些年的举报,使得一些单位开始注意自己了。广州市某单位中心的工作人员曾当面对张波说,为了对付他,他们专门增加了几个编制,而增加的这几个编制,主要负责处理张波的材料。

由于职业需要,张波也在补充自己的法律知识。“我会去查某个行政机关自己出台的行政法规有哪些,如果觉得哪条有用,我就会把它记在本子上,这样便于记忆,有的时候要拼命记这些东西。”从2009年开始,无论多忙,张波每天都要花费半个小时看法律方面的书籍,其中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有关于城市管理的,也有信息公开方面的……

谈及这些年走过的路,张波说:“如果可以重来的话,我不会选择这条路,走上这条路后,我是不快乐的,做这种事情得罪的人多……我喜欢看电视剧《包青天》,因为只有看着它,我才相信世界上终有法理澄清的一天……不然我就崩溃了。”

猜你喜欢
张波海珠区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属性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Best fight
A Corpus-based Study ofThe vocabulary collocation in Adult EFL Learners’ Writing
南城秋意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浅析与东营市实践初探
行政复议改革北京探路
阳光下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