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嵌入式农村小额信贷减贫

2014-07-01 23:36邓俊淼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年9期
关键词:经济合作组织小额信贷

邓俊淼

(南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组织嵌入式农村小额信贷减贫

邓俊淼

(南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减贫模式创新需要融合农村现有的经济合作组织平台,构建组织嵌入式减贫模式,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嵌入小额信贷机构与贫困农户之间,实现小额信贷机构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机融合,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结构、技术和业务的嵌入,增强贫困农户的生产和消费,实现小额信贷减贫的目的。

小额信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织嵌入式减贫

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失衡导致贫困人口被排除在目标群体之外,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贫困人口需求的背景下,产生了专门服务于贫困者的小额信贷。福利主义类型的小额信贷模式是解决体制性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的适应性选择(张世春;2008)[1];农户小额信贷突破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瓶颈,通过改变生产函数中的要素投入比,增加了产出,提高了收入水平(张自强;2011)[2]。相关研究表明,在控制影响项目户家庭收入水平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小额信贷额度、项目类型和项目经营状况各项指标对贫困家庭收入水平有着显著影响,其中项目盈利对项目户收入水平的边际影响达到9.142%(王春蕊;2010)[3]。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妇女个人、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家庭达到小康水平的平均概率均有显著影响(刘家强、王春蕊;2009)[4];小额信贷对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具有位置效应,当小额信贷增长率小于位置参数,其收入的正向促进效应相当有限,当越过位置参数时,其正向促进效应非常显著(胡宗义、李佶蔓、唐李伟;2014)[5]。此外,小额信贷对农户民生脆弱性改善具有明显效应(伍艳;2013)[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在政府的推动下在全国各地将微型金融与农村减贫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小额信贷要在我国反贫困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陈银娥、师文明;2011)[7]。“担保+小额信贷”的模式并非完全有效(彭锡光、焦瑾璞;2014)[8],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让人担忧,需要进行模式创新来提高其绩效(张正平、何广文;2012)[9]。

小额信贷减贫路径创新应该达到多个目标。一方面,为提高农户的福利水平,信贷机构必须扩大小额信贷的覆盖面,兼顾公平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农户生产技能,优化资金使用方式(华中农业大学课题组;2012)[10]。在这种条件下,仅仅靠金融机构是无法实现多重目标的,需要不同社会力量的支持,如小额信贷机构、政府监管部门和注册、税收减免、资金筹措等机构的必要政策和资金支持(段应碧;2011)[11],同时也需要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农户个人及社会其他机构的共同努力来完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李丽;2010)[12]。研究证明,较高比例的小额信贷被贫困农户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投资,并且对工作创造的贡献也不大。如何通过一个机制,能够激励和监督贫困农户小额信贷资金的投向,而且能够推动其资金的使用效果(Molla.R.I;2008)[13]。信贷机构不仅要提供贷款,而且要能够采用恰当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Md.Azizul Hasa;2008)[14]。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是农村社区中组织的力量。通过组织的力量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因此,本文提出通过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其整合农户的资本并有效地利用农户的现有资本禀赋,并引入外来小额信贷这种金融资本,提高农村贫困家庭的收入能力,从而达到减贫的目的。

一、农村小额信贷减贫路径

小额信贷降低贫困的路径有四条:一是促进其对生产投资,使其有能力克服生产障碍;二是提高生存能力,能够更有效率地从事经营活动;三是降低脆弱性,通过预防风险、平滑消费增加经济安全;四是构建社会资本,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其内在作用机制是提高参与者的自信心,提高社会参与程度、促进社会交流和降低贫困者的脆弱性。

单一金融扶贫的困境,无论贷款的目的如何,都只能对农户贫困的一个方面有效,无法从系统或者整体层面减贫。鉴于我国农户贫困成因的多样化,需要一个整合模式,对农户贫困产生一个综合效果,从而获得一个有效的减贫模式。

如图1所示,通过小额信贷带来的冲击,使贫困农户在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医疗健康方面得到改善,从而降低贫困。在小额信贷发放过程中,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逆向选择,另一种是道德风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贫困农户对小额贷款的使用方面存在道德风险,并没有按照合约的安排用于生产投资,而小额信贷机构并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来约束贫困农户行为。另一方面,由于信贷机构对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能力和功能,即使能够有效监督农户信贷资金的投向,也无法提高农户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通过组织嵌入约束农户,整合贫困农户的资本禀赋,并结合信贷和家庭经营特征,提高农户的纯收入水平。

图1 组织嵌入与小额信贷减贫

二、组织嵌入式小额信贷减贫

组织嵌入是通过嵌入农户和小额信贷机构以及其他政府部门、技术部门和非政府组织,达到对贫困农户减贫能力的提升。如图2所示,通过四条路径来提升贫困农户的能力,分别对贫困农户不同的约束起到不同的缓解功能,需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方位的嵌入,才能有效地减贫。市场中组织之间“嵌入”性的强连带关系通过彼此的互惠信任,更有助于相互交流信息、预测未来的消费偏好与市场需求,从而能更长久地生存发展(Uzzi;1997)[15]。

图2 组织嵌入式小额信贷减贫模式

第一,组织嵌入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的连接中,成为信贷的传递过程的一个环节,组织嵌入应有效地降低其交易成本①交易成本的功能体现在能保证社会经济运行在有序状态下,能促使人们成立各类经济组织,以克服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组织嵌入起到了沟通信贷机构与贫困农户信息渠道的功能,同时起到了沟通贫困农户与外部环境的功能,降低了各方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降低监督成本和信息成本,基于社区的组织能够利用地缘、血缘关系建立的信任机制,来降低监督成本和信息成本。

第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嵌入减贫效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关系租金,关系租金产生于特定的交易和关系双方专用资源的相互结合,是由于这种结合形成的协同效应所产生的超额租金。农村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通过合作,贫困农户获得新知识,并与其自身和组织的内生资源相结合而实现增值,这也是组织嵌入的间接利益。农村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基于合作关系是由两者之间关系的嵌入性,农户和组织合作的默契性和两者资源禀赋特征以及组织整合和运用资源的能力所决定。关系租金产生的前提是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网络,并通过合作组织与信贷机构、政府部门等外部减贫机构形成的网络,促进自身和组织的收益增加。对于贫困农户来说,就需要从组织间关系获取互补性的知识、信息和资产,妥善运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资源。经济组织的知识资源在贫困农户收入提高中扮演着催化减贫能力的角色,农户能够有效地将知识资源产生综合效益,同时也为经济合作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与价值,而与外部组织的合作更是一种创新性合作,通过创新合作为合作群体带来竞争优势。

第三,通过内生性的组织与其独特的信用机制,建立贫困农户与外部社会支撑的有机整合,整合包括知识精英、经济组织、企业家资本与政府资源,这是内生性组织生命力的源泉。首先,该模式能够更好挖掘农村固有的一些内生力量,包括农村社区组织,如一些协会。其次,一批在农村有重大影响的精英人物在内生性机制中扮演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再次,组织嵌入还利用了农村原有的、固有的农村信用文化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网络和乡村治理结构,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

三、农村经济组织嵌入的维度及其功能

农村经济组织嵌入到农村贫困者和信贷机构之间,其嵌入内容包括关系、结构、业务和技术嵌入,这四种嵌入整合解决农村贫困障碍。

(一)关系性嵌入及其功能

关系性嵌入是指通过组织的嵌入,为贫困农户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建立信息和获取资源。首先,由于经济条件的约束,在人际关系投资上贫困农户较少,因此,其关系资产缺乏,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被排斥,并因此导致贫困农户的自信心较差,缺乏正常的交往。其次,关系性嵌入使贫困农户获得与农村社区精英的交流机会,并在社区精英的带动下从事生产和交易,高频率的交往使其逐渐树立生产和社会自信。再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逐渐地连接脱离了原有的社区松散的血缘和地缘关系,逐步由非正式的连接转变为正式的契约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加上传统的社会关系连接,逐步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的目标趋向一致。最后,参与组织获得外部关系资产,对贫困农户来说是一种价值较高的机遇,对于组织来说,贫困农户是其获得外部资源一种途径。对于双方来说,合作都是构建一种有价值的关系,其目标一致,因此,关系嵌入具有双赢结果。

(二)结构性嵌入及其功能

结构性嵌入是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贫困农户之间不仅具有双边关系,而且具有协调信贷机构、技术研发机构和政府等部门与贫困农户的多边关系的功能,并以此为系统特征的关联结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首先,在连接金融机构和贫困农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与金融机构连接中,经济合作组织通过集体声誉担保为贫困农户获得小额信贷。其次,在与扶贫政府部门的关系中,通过与扶贫机构的集体谈判,获得政府资源并用于组织发展,间接提升贫困农户的减贫能力。再次,与科研机构、大学等技术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联系,有利于贫困农户知识、技术和市场的获得。

(三)业务性嵌入及其功能

业务嵌入是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协调贫困农户与其产品需求者(顾客)之间的关系来提高贫困农户的交易能力。业务嵌入提高了贫困农户对外部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贫困农户感知外界环境需求的变化,有利于贫困农户与外部市场经济主体的合作与协调,使贫困农户与外部交易主体认识到彼此关系的重要性,保持双方行为的一致性。

首先,贫困农户与外部经济主体之间如果只是市场交易的关系,那么农户只能获得价格与数量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存在较多的噪音,从而阻断贫困农户与市场需求的协调与相互调适。相反,贫困农户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嵌入与外部市场需求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交换更多的信息,从而了解市场需求,并有效避免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其次,业务嵌入所带来的更多和质量更高的信息交换使贫困农户和外部经济主体自觉调整双方的利益关联形式,以加强双方的合作程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业务嵌入给贫困农户和外部主体建立有效的协调平台,使贫困农户和市场需求者保持频繁和持续的联系,使双方对市场需求和产品、交易环境的认知达成一致,有利于双方从合作利益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决策和开展经营活动。再次,业务嵌入所带来更多的信息交换使贫困农户能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信息搜寻能力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其与市场需求协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业务嵌入使农户能够共享市场需求主体的经验、组织文化、领导、标准和管理等,使贫困农户在一定的环境下,了解市场需求者将如何行动及自己应该如何行动,从而使双方的行动保持一致。最后,业务嵌入所带来的信息交换还使得贫困农户对外部市场需求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协调一致的行动能力得到提高;贫困农户与顾客和供应商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建立长期的嵌入性关系中,能够了解双方的异质性资源,从而更可能整合资源去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聚集资源。

(四)技术性嵌入及其功能

技术嵌入是由于协调贫困农户和市场的外部客户的联系而引起的产品或工艺开发过程改变的程度,反映了贫困农户通过组织而获得的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技术嵌入性是贫困农户是否能通过合作组织所构建的网络获取新的技术的关键。

首先,技术嵌入有助于协调贫困农户和外部市场需求达成一致的能力。贫困农户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面临两种不确定性,即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当需求变动时,生产工艺和流程也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必须建立在需求主体的要求和农户生产能力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贫困农户自身技术变动程度和频率决定了其对外在需求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组织不同程度进行调适,促使外部需求主体与贫困农户互动,共同应付市场需求的变动。

其次,在不确定的交易环境下,贫困农户首先必须有能力认识到市场需求和技术的变化,并迅速学习或创新技术,以提高个体的应变能力,在这种条件下,贫困农户学习和知识吸收能力就至关重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农村合作组织把更好的多元的技术学习渠道展示给贫困农户,学习渠道越多,搜集的新知识就越多,贫困农户对外界变化环境的反应能力就越强,其对技术的搜寻能力就越强。贫困农户和外部市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有助于提高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知识创造能力,因为对同一任务,不同组织的搜索进程、研究方法和学习过程等方面不尽相同,这种相似性的探索有效地扩大了组织和贫困农户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搜索范围。

再次,在交易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作为技术嵌入机制的信任会使外部顾客、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在关键技术和新知识共享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机制,能够使贫困农户获得难以转移的默示性知识,这些知识对贫困农户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的提高至关重要。而且,技术嵌入能够为贫困农户和外部客户双方提供技术发展的信息交流平台,使贫困农户感知市场技术的变化,从而产生创新的思想,或者共同展开合作开发和研究,如农户成为研发公司的试验基地。

最后,在技术学习和转移过程中,外部客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关于任务的分配及执行信息的连续沟通很关键,因此,激励信息处理的系统结构,还有各自的身份认同和组织模式具有关键作用。必须能够确保三者的调适是以一种合作和协调的方式发生,要求在三者之间建立一种统一管理的有效机制。技术嵌入的共同协商机制使贫困农户与外部客户能够进行广泛的互动,使外部需求主体不仅能够完成自身的技术任务,还能理解和满足贫困农户的任务特定和技术要求。这样,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互动必须是连续和有效的,这就需要信任和交互处理方式,一方面独立完成任务,一方面能够从整体利益出发,为对方完成人物提供方便,而不是“搭便车”或者“敲竹杠”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技术嵌入提供条件。

四、对策建议

(一)基于社区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嵌入的开创、维持以及加强层面,信息的有效传递是关键,因此一方面应建立基于社区的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信息搜集和加工数量;另一方面,不仅贫困农户参与,而且需要社区精英的参与,确定一定的帮扶对象,通过精英企业家能力的外部性,帮助贫困农户脱离贫困。经济关系嵌入到社会关系中,通过社会关系来实现价值的增值,即经济组织的嵌入以获得关系租金为目的,而关系租金的产生以组织价值创造和贫困农户价值创造为基础的。组织价值的创造需要各种关系的介入,解决价值创造过程的障碍,有效地进行分工与协作,建立良好的联系路径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二)建立贫困农户和信贷机构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由于经营的分散性和组织规模的扩大,贫困农户和外部需求者活动的机会变小,加强彼此联系越复杂,对沟通的需求就会增加,组织的嵌入就会在贫困农户和市场、贫困农户和信贷机构之间产生依赖性,这种依赖性结构一方面便利交易进行,但也可能产生更多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首先,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信贷机构的有效沟通,使贫困农户能够动态地获得生产经营所需求的信贷资金,并及时有效传递给贫困农户。其次,建立农村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之间的有效沟通,了解贫困农户的经营障碍并有效地克服之。再次,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与市场交易主体的有效沟通,使组织能够有效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信息,并有效传递给贫困农户。

(三)加强信贷机构和农村合作组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约束

合作行为的发生以制度约束为保障,通过制度建立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依赖的结构,嵌入结构一旦形成,各方只能建立相互依赖关系,只有这样,这种嵌入结构才能保证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顺利进行。促使信贷机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合作框架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适,获得关系租金,加强组织间合作程度,通过调整自身行为模式以便提高在相互依赖和合作基础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采取协调一致行动的能力。这需要制度约束,一种是正式的制度,另一种是非正式制度。在正式制度制定过程中,重点保障贫困农户的权利,非正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应得到强化。

(四)提高组织自身的能力并有效传递给贫困农户

首先,组织内部的交流和培训。贫困农户在教育投资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高昂的技术培训成本导致其不能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而通过加入到农村合作组织,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和交流来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克服技术障碍。其次,组织外部的技术引进。组织作为一个经济主体,由于其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可以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一种长期的技术合同,引进外部技术,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种技术转移给贫困农户,提高贫困农户技术能力,完成单个贫困农户无法完成技术变迁。再次,组织生产资料的供应,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非农经营,原材料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统一采购,降低了农户单独的采购成本,同时保证了质量。

(五)提高组织的市场交易能力并有效服务贫困农户

首先,集体谈判和议价能力的提高。收入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谈判能力,单个贫困农户的议价能力较低,只能被动接受上下游交易者的价格,从而其应得的一部分利润被剥夺。通过组织嵌入,贫困农户联合起来与上下游进行议价,并且有专业的销售人员,与单个农户相比,其议价能力提高,收益提高。

其次,组织市场范围的开拓。由于交通运输条件、运输成本、市场信息搜集能力的限制,单个农户的产品市场范围较小。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专业销售人员,可以将产品运输到地理距离较远的市场,获得更高的价格。

再次,组织品牌的运用。在生产规模扩大和稳定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针对一些产品申请和注册品牌,贫困农户加入经济合作组织后就能够充分利用组织的品牌效应,提高收益。

[1]张世春.金融资源配置失衡条件下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08,(4):25-28.

[2]张自强.农户小额信贷的反贫困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王春蕊.GB模式小额信贷参与农村扶贫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4-40.

[4]刘家强,王春蕊.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经济救助效果的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2009,(7):105-112.

[5]胡宗义,李佶蔓,唐李伟.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J].软科学,2014,(4):117-120.

[6]伍艳.小额信贷对农户民生脆弱性改善的影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13-118.

[7]陈银娥,师文明.微型金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4):130-134.

[8]彭锡光,焦瑾璞.“担保+小额信贷”模式有效性之理论探析——基于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角度[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3):52-54.

[9]张正平,何广文.国际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绩效、经验及其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1):84-92.

[10]华中农业大学课题组.小额信贷对农户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3):20-23.

[11]段应碧.发展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破解贫困农户贷款难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1,(1):4-6.

[12]李丽.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减缓农户贫困有效性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3]Molla R I.Questioning Bangladesh’s Micro credit[J].Challenge,vol 51,no 6,November 2008,pp 113-121.

[14]Md.Azizul Hasa.小额信贷与缓解贫困:孟加拉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启示[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J].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pp 35-67.

(责任编辑:贾伟)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micro credit need innovated,especially need to meet the need of rural organization platform,this paper construct a rural organization embedded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With the embedded of relationship,structure,technology and business by organization,promote the product and consumption and realiz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microfinance.

microcredit;rural econom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 embedded poverty alleviation

1003-4625(2014)09-0052-05

F832.39

A

2014-07-17

本文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创业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机制研究(11CJY05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邓俊淼(1975-),男,河南漯河人,管理学博士,副院长,研究方向:农村金融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合作组织小额信贷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基于高速公路ETC卡的小额支付平台应用
探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及其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赣通卡小额支付平台设计方案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警惕小额会费传销骗局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