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一
不可替代率指学生的学习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他们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的途径必须靠自己感知、体验、加工、建构,才能把社会已有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从此规律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之所以低效,是因为它违背了学习规律,教师一味传授、灌输,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无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就是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根据“不可替代率”,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辅助手段,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形式,当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合作学习能够引导学生交流,在听取别人意见或解决方法时,自己进行思考、判断和接受,这个过程是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动口、动手、动脑,一定程度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显著。
那么,为什么说探究是自主学习形式呢?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整理和建构,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的深度越深,说明学生的自主程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从处理学科问题上可以明显看到,速度和准确度能得到根本提升。
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学习方法不同,则学习效果明显不一样。仔细观察学习方式,从上到下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度是逐渐增加的,从听讲、阅读到向其他人传授,学习遗忘率是一直减少的。当一个人向其他人传授知识时,他必须对传授的知识重新进行思考、整理和建构,实际上这也是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温故而知新”是教育家孔子对复习旧知识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的总结。
建议教师观察“学习金字塔”图片,掌握“学习金字塔”的相关理论。教师办公室和教室张贴喷绘,时刻提醒教师关注学习规律,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流程时配合导学案,在学生自学、展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反馈。
二
怎样设计导学案才能体现“不可替代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研究学情,不能采用“拿来主义”。在新课改实验中发现,很多导学案在使用时存在缺陷。
(一)一些导学案设计得像检测题,失去了导学案的意义。所谓导学案,字面意思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重点体现在“导”,要引导学生学习,必须设计出能够让其利用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方式解决的问题,让他們通过努力掌握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自信。
(二)一些导学案由于设计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实际上,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围绕课堂进行,从新课改角度说,教师应该把学生自主能够掌握的知识以问题形式展现,有这个课堂抓手,就能辅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有效避免教师替代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完成,下课前处理完,做到“堂堂清”,如果一节课知识比较多,可以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他们预习,就可以按时完成。笔者在指导教师设计导学案时,通过实践得到了一些经验,即如何设计导学案才能体现生动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试着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他们先充分预习。充分预习是学生自信心的来源,是展示的必要条件,恰当安排好预习这个环节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对于识记类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所以这些问题可以全部安排到“阅读质疑、自主探究”的环节,学生比较轻松地找到答案,就无所谓是否生动,因为成功的喜悦带来的自信和成就感可以满足表演者的要求。
(三)对于理解类问题,可以渗透在“多元互动、合作探究”中,通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气氛中化解知识的枯燥。如果没有合作的价值,又想让学生自主迅速解决问题,教师就可以设计适度的提示和范例,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例如:我们在互联网上找一个材料,总是按照点开主页——百度——输入寻找的关键词——查找材料的流程,学生学习也一样,他们的思维需要进行程序规范,再养成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把解决问题的若干流程按照严谨的程序提示给学生,这应该成为减弱知识枯燥感的一个有效方法,理科更实用。数学、物理学科的教师应该逐步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完善和发展,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对于应用类问题,应该出现在“训练检测、目标探究”教学环节,对于该环节中比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本题前面设计一个相似题型,要求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和方法完全相同。教师可以按照学科规范给予详细解答,学生依葫芦画瓢地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在导学案中,这些问题比较少,每一节导学案中的数量不能超过两道。
(五)按照学科特点,可以设计一些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故事、小制作,也可以介绍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学科学史,还可以设计一个科学家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等等。
(六)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些激励性语言,很多教师在教辅资料上都见过,如“试试,你能行”,“做一做,展示你的风采”,等等,还可以在页眉上下设计几句话,介绍名人的励志故事,在页脚上设计几句名言等。
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章节、不同课型的导学案都各有特点,究竟怎样设计最合理、最有效,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研究中要逐渐完善和发展。特别教师在使用后要及时修补导学案,这样导学案制作与使用才能顺利开展。
总之,高效课堂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想出一系列方法进行监督和监管,使他们都能留下充分学习的痕迹,那么教学质量就能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