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娟 李百娟
摘要 在小说《洛丽塔》中,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使用复杂的叙事策略,把现实和梦幻有机地融合起来,创造出了非常好的叙事效果。同时,纳博科夫也通过小说《洛丽塔》表达了他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观。基于此,本文试通过《洛丽塔》对纳博科夫的艺术观进行探讨。
关键词:《洛丽塔》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艺术观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学者、翻译家和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众多的的著作,并凭借着新颖的文字样式、独特的叙事技巧、前卫的语言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学者和读者的研究和关注。其中,又以小说《洛丽塔》最为著名,最具有争议性。这部小说自问世之初就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但是很多读者却是对书中恋童的内容表现出好奇,而对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试图对小说中的艺术价值进行探讨。
一 纳博科夫艺术观的产生
纳博科夫出生在一个家族地位非常显赫的贵族家庭,年轻时受到了比较全面的教育,生活也非常的富足。在童年时期,纳博科夫就掌握了法、英两门外语,并在少年时期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十七岁的时候,他还继承了一个修建于18世纪的农庄。但是在十月革命后,纳博科夫的幸福生活逐渐结束了。革命结束后,纳博科夫家里所有的金钱和土地都被收走了,全家不得不从俄罗斯离开。由于在童年的时候,纳博科夫便受到了不要过分依靠物质财富的教育,因此他不但没有感到悲哀和愤怒,甚至看不起那些因为财产被取消后产生愤怒的流亡者。1919年的春天,纳博科夫一家人乘坐货船从俄国离开的时候,在纳博科夫的耳边不断地响起父亲和红军对弈中的机枪声,但是对于这些他丝毫不予理会,他心里想着的是和自己保持恋爱关系的塔玛拉,伤感不知道还能不能收到她的来信,对于纳博科夫来说,他只是受到了心理文化上的伤害,他为被苏维埃政权夺去的珍爱动植物标本、幸福的童年、初恋、挚爱的双亲、蝴蝶等精神财富感到伤心。在纳博科夫以后的人生当中,对过去的回忆便成为了他独特的创作灵感来源。纳博科夫先被苏联赶到柏林,后又被希特勒从柏林赶到巴黎,从巴黎赶到纽约。这些经历让他感到了对政治和集权的厌恶。与此同时,由于在颠沛的生活中,一直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这让纳博科夫的精神从现实的生活中脱离了出来,因此,他将个人的追求变成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赞叹,并根据自己独特的人生模式,建造了自己心中的世界。
二 纳博科夫艺术观的内容
纳博科夫的艺术观主要是由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纳博科夫希望利用文学创作的活动彻底摆脱庸俗世界的困扰。在作家的眼中,现实的社会只是小说写作的材料而已,并不是具体存在的,或者说现实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潜在的小说,对于纳博科夫来说,现实世界这个小说的原材料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产物,他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个好的作品只需要通过艺术家的意志便可以如同魔术一般被编写出来。而且作家是一个全新的创造者,在纳博科夫眼中,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是一个骗子,就像大自然一样总是在欺骗。所以,每一个作家要向大自然学习“骗术”,因为“骗术”可以变化成魔术师的魔力,而人也只有处在一个比较强大的魔力中,才能让世界呈现出更多的花样。作家是绘制天地地图的人,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需要作家来给出名字。纳博科夫认为,所有的作品都来自于作家外部的印象,是对外部世界进行幻想得到的产物,是一个作家所创造出来的一个特有的世界,艺术现实永远都只是一种幻觉,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但是虚拟性又正好是艺术力量的真实所在,并不是虚拟性的弱点。很显然,作家通过幻想创造出来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成为历史的、社会的道德的标签和注释,所以,任何一个希望可以从小说中找到超出审美以外的想法都是非常可笑的。一个可以创作永恒的人,应该是可以让读者经过阅读和思考后,产生一定的感悟和体会,并让读者最终和作者产生相遇。
三 艺术中显露出来的道德观
艺术的对象属于虚拟的客体,艺术主要是用来为人们的精神提供动力,是把人类的生命和灵魂归附到完美,进而来保证人类精神创造力的生生不息,对于艺术来说,艺术感和道德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准确的说,艺术感包含了艺术的道德感,道德感是表达艺术感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道德是艺术的基本品质,在艺术的作品中,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艺术作品中的道德感是不同的,一个好的艺术可以劝导人走上正途,对人的品德进行提升。在《洛丽塔》这部小说中,传递了一种和实际生活不相同的道德规范,和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相比,这种在作品中隐藏的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力更加的持久、深刻和强大。在《洛丽塔》刚刚出版的时候,这部小说一直被认为是缺乏道德性的,“乱伦”、“恋童”和社会的伦理相驳,受到了非常大的社会道德谴责。其实,《洛丽塔》并不是简单地对故事进行描述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纳博科夫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独到的见解,虽然在作品中所描述的内容不符合社会的道德,但是正是通过对这些不道德的内容进行描写,来达到道德震撼的效果。对于纳博科夫来说,只有同时具有温情、好奇心、狂喜、善良的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单纯的艺术作品,其中善良和温情是要求作者有更高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好奇心指的是作者對真实世界的敏感性,这就把纳博科夫创作过程中的价值理念完全地展示了出来。也就是说,一个好的作品道德和审美应该是一致的。另外,作品可以发挥的作用在纳博科夫的艺术理念中是非常重要的,纳博科夫所表达的道德感需要读者参与进来。纳博科夫认为一个好的作品所蕴含的道德震撼力需要在读者进行阅读和审美的过程中体会出来,也就提出了一些预设,需要读者在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方面有更高的能力。可以毫不怀疑的说,纳博科夫是不喜欢说教小说的。纳博科夫认为文学是需要创造的,加入一个小说的内容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作品就是对艺术侮辱。他认为在对艺术进行审美的过程中,离不开基本的道德基础为基础,一个懂得思考艺术的人,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对道德进行提升,从而得到自由。所以,他的作品更注重读者对道德的领悟。在《洛丽塔》中,表面上看起来“乱伦”、“恋童”是合法的,纳博科夫对这种情况始终保持着一个冷漠的态度,这也是在暗示他正在逐渐地远离道德和正义。纳博科夫认为让读者进行更加理智的思考是解读作品的重点,读者在思考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做出相应的判断。纳博科夫认为,只有“脑”、“心”并用的读者才可以对作品进行正确的理解,“脑”可以让读者时刻保持在一个清醒的状态,“心”可以让读者更加具有想象力,让读者进入到自己建立的艺术殿堂,脑、心并用将作品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体现出来,只有脑、心并用的读者,才可以领悟到作品中的真正意图,达到和作者心灵沟通的目的。从《洛丽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纳博科夫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作者,《洛丽塔》把纳博科夫灵魂的斗争和思想的斗争体现了出来,虽然作者不断地对社会道德的尺度进行挑战,在有的情节中,甚至出现了剑拔弩张的情况,如在小说的结尾,洛丽塔和亨伯特都死去了。通过进一步的思索,我们会发现,他们一个死的可悲可叹,一个死的壮烈骄傲。在作品中,洛丽塔不接受道德,接受了命运的惩罚,这才是作者的真实用心。
四 诗意地表现出艺术的自主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艺术也进入了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各种对外界进行模仿的艺术作品数量逐渐降低,各种另类、多义、含混的的作品正逐渐成为新的艺术的代名词。那么,现代的艺术作家是否需要放弃自己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和追求艺术真理。虽然艺术自觉性发展非常的快速,在建設新的秩序和新的艺术世界的过程中,艺术家有很多的迷惑,在一些艺术作品中也反映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无序和混乱,以及在抉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彷徨和痛苦,不过,这不能说明艺术的真谛出现了改变,也不能说明作家已经放弃了对艺术的追求。在《洛丽塔》这部作品中,作者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对艺术自主性进行了阐述,通过这些手法把《洛丽塔》中所要体现的道德观,更有诗意地表达了出来,通过使用各种艺术技巧,提高了作品的新引力,而且使用互文、反讽、戏仿、拼贴、双重叙事等艺术手法,也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深度和厚度。把对作品的解读变成了一种智力的活动。在对作品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作品的道德关怀和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通过使用双重叙事的结构,首先可以让读者认为可亨伯特的“爱”是合理的,其次也指出作者对亨伯特的行为是怀疑的,显示出了亨伯特的狡猾和虚伪。通过描写亨伯特对爱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制衡的过程中,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更加诗意地表现出来。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通过把几个艺术手法叠加起来进行使用,对生命个体的价值进行了自然巧妙的肯定,把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合理地表达了出来,显示出了单纯的道德和审美的统一。艺术离不开审美,在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怎么创造出既可以对抽象的问题进行解决又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已成为了艺术创作的关键。毫不怀疑的说,自由的生命艺术最可以让人的内心感到感动,艺术在进行审美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审丑。对于美的艺术来说,丑的艺术可以更加容易地对人的情感产生刺激,在丑的衬托下,更可以对人类内心善的细胞进行挑动,唤醒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善良。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纳博科夫似乎是一个具有形式主义特色的作家,他对于艺术的阐述有着自己的理解,其迷宫般的艺术创作框架,迄今为止无人能及。实际上,他是一个从未丧失道德的作家,他的这部小说中有着人生信仰的顿悟,并给人以巨大的启发。可以说,纳博科夫通过《洛丽塔》的创作,开创了后现代文学的先河。他在这部小说中,表达了对于道德信仰原点的回归性探索,让其中的主人公逐渐走出语言的迷宫与暗室,在读者面前变得越来越清晰而生动。所以,《洛丽塔》是一部具有积极道德主题的作品,它通过此作品实现了道德内涵与审美品质的完美重叠。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它将作者的艺术观和美术观合理地融合进来,对人类真实的精神状况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虽然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可是依然希望可以拯救世界,人们在人的庸俗性和现实世界囚禁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奴隶,丧失了对艺术、对灵魂本真状态的一个追求。在小说的结尾,作者使用亨伯特最后的冥想使人生的枷锁得以解开,让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自然而然地回到艺术中,从而让人的灵魂得到自由。
参考文献:
[1] Boyd,Brian.Vladimir,Nabokov:the American Year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2] Nabokov,Vladimir.On A Book Entitled Lolita.New York:Vintage,1997.
[3] 柏拉图,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黄建人译:《洛丽塔——鳏夫忏悔录》,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申慧辉等译:《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梅娟,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讲师;李百娟,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