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莲
【摘 要】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
把生活与书本融为一体在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在学习到《地图》这一节课时,需要学生牢牢掌握住地图的三要素:图例和注记、比例尺、方向以及如何正确阅读利用地图。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地图价值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地图基本知识记忆更加深刻,于是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没有让学生学习地图相关知识的前提下绘制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学生画出的图可谓是缤纷多彩,在上课过程中,笔者特意选择了几幅具有明显错误的地图。首先让学生发现这些地图在图例、比例尺和方向上存在的问题,其次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正确的地图必须具备这三个要素。在这样的一次绘制校园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地图的相关知识的记忆以及读图能力的训练可谓深刻极了。
用生活现象验证地理知识在讲到七年级聚落这一节课时,世界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差异决定了聚落的建筑外貌和建筑材料的差异,单纯讲述这一理论,学生不好理解,因此,笔者就给大家用PPT呈现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建筑、傣族人的竹楼,,五彩缤纷、风格迥异的不同建筑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说是因为降水量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温度的原因,还有的说是各个民族的习俗问题。
二、心灵沟通交流情感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在课堂上首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先主动去接受你、那样才能接受你的课。
1.设立导学案,和学生互换角色,拉近距离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主角位置让给学生,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让学生做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营造一个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和体验课堂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因此导学案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把预习工作做得更好些。例如,在教学"板块的运动"这一块内容之前,我下发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利用网络等资源查找世界上著名的火山以及火山的分布区,了解一些大地震的情况并知道地震带一般分布在哪些地方等内容,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主讲,教师在旁边适当点拨,同时教师以活泼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做好主讲工作。由于课前学生对资料的准备工作做的相当充分。因此,课堂上,他们有内容可讲,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兴致盎然。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度也大大提高,和教师的距离更近了,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创新,敢于大胆的展示自己,真正的做了课堂的主人。而我们教师也就成功走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缩短了自己和学生的距离。
2.注重让学生合作、展示,合理给予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探究知识,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对教学过程、结果的反思和內心体验,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多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死背硬记,缺乏深一层次的疑问,如用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众多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定律、法则或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是什么?这些知识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而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学生并不知道它们,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比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中可通阅读《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启发学生思考“大陆漂移假说”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价值何在?还有没有其他学说能解释海陆分布的现状?你们是不是能创造一个新的学说来替代它呢?真正的科学态度是批判的态度,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观为发现新理论,摒弃并不真实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学会这种思维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在浩瀚的知识信息海洋中,学生就会迷失方向,以假当真,是非难辨。适当增加一些科学探索史,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寻找问题创新的切人口。
参考文献:
[1]康跃宇.让学生爱上地理课.《祖国:建设版》,2013(11)
[2]刘海红.初中地理情感态度的培养.《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