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表演艺术特征研究

2014-06-30 15:09孙媛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淮海戏艺术特征表演

孙媛媛

【摘 要】淮海戏是江苏四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与全国各戏曲剧种一样,都极其注重写意传神,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淮海戏有“小三戏”之称,其中的小生、小旦、小丑以成为小戏班戏曲表演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行当。在其形成与长期发展中,曾经向京剧与其他戏曲剧种学习,并在学习中服务农民的优秀传统,其表演极富农村生活的气息,含有乡土风情,逐渐形成了就有自身表演特色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淮海戏;表演;艺术特征

淮海戏与全国其他戏曲剧种相同,都是以歌舞表演的形式来述说历史、神话等故事,并与音乐、文学、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传神写意,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在表演过程中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淮海戏在“打门头词”时期,其表演额流动性很大,不太注重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与舞蹈表演,主要应戏曲演唱为主。等到淮海戏形成演出班组后,才逐渐注重与完善了程序化的舞台舞蹈动作的表演。在淮海戏形成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曾向京剧等戏曲剧种学习,并在自身传统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

一、淮海戏中生角的表演艺术特征

淮海戏中的生角具有北方戏曲剧种的朴素简介之风,行为动作明快,且偏有刚劲,分为小生、老生、武生、官生与须生等。其中小生有细分为奶小生与扇子小生,老生细分为老生、正工老生与老末生,武生则有武生和武小生之别。

小生的奶小生一般头扎小辫,门头与脸面略涂红色,身穿三花褂裤。在舞台表演中指法为小喜散口,表演上蹦蹦跳跳,但是戏曲演唱部分较少,比如《双换妻》中小八龟与《秦香莲》中鹦哥就是这一角色。而扇子小生的装束为头顶银灰礼帽,身穿海仓蓝衫,手拿白花扇,踱四方步,极其重视表演,在《梁祝·十八相送》中梁山伯就是扇子小生,且这一角色对演员的表演功底有很高的要求。

老生,头顶狗头帽子,身着黑或深灰长褂,脚穿白布长筒袜、鲢鱼头圆口鞋,嘴戴参白胡,手拿白色大扇,在表演中迈四方步、讲究白口、吐字清楚准确,表演幅度较大,体现出刚劲有力的效果;此外还比较讲究运用指法,通常有剑指、单指、抖指、点指、立指、摊指极其持肩指等多种用法,如《大葵花》中的焦三与《空坟记》中的朱銮就是这一角色。正工老生与老生穿戴基本相同,走四方步,大韵说白,指法一般用四指,并在表演中表现出雍容大度与稳重幽默的特点,如《讲堂》中的王允和《秦香蓮》中的王延龄等。

头顶灰礼帽,打人字绑腿,脚穿打鞋或鲢鱼头圆脸鞋与白布深筒袜,身着灰长衫且不系纽扣就是武生的典型装扮,显示出威武之姿,小韵白口,走四方步,以剑指居多,注重打戏与口说表演,在表演中显示出刚强有力的威武姿态,例如《钥匙记》的于昌、《桂花亭》的马玄圃等。武生与武小生着装基本相同,但武小生在表演上要更显英气与豪放,如《北平关》中薛丁山就属于武小生。

须生又称文堂生,头上灰色礼帽,身穿黑大褂,脸着黑胡须,踱四方步,说白多大韵,指法多为抖指、单指、点指等,且胡子戏居多,比如《小金镯》的陈寿龙、《鲜花记》中黄龙都是须生。官生与须生的着装类似,但手中会拿一把纸扇,且运用较为稳重,其表演对唱功较为讲究,表现出落落大方的特点,如《钥匙记》中的苏鼎方与《大鳌山》中的田半城。

二、淮海戏中旦角的表演艺术特征

旦角在我国戏曲角色行当中占据这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淮海戏中个也不例外。旦角按性格可分为正旦、彩旦、耍笑旦,按年龄有可分为老单、小旦、奶小旦。甚至在老旦中有会根据不同的地位、性格、身份进行细分。在淮海戏中,正旦、彩旦与耍笑旦集中反映了旦角的表演艺术特征。

正旦,又名青衣旦,所扮演的主要为性格善良、命运多舛的中年女性形象。身着色彩较为偏沉的裙褂,表演中不用水袖,通常手持扇子或手绢,且在使用中的动作较为缓慢,指法以喜鹊口居多,身段常为小扭与中扭,对唱功要求较高。

彩蛋会根据年龄、性格、身份等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装扮,多为家庭主妇。在表演中念白以本白为主,土话辅之,表演的行为比较粗犷,手绢与扇子的使用较为灵活,指法为锥把子,身段以大扭为主,步伐大而快。

耍笑旦又名风流单,通常是性情嬉闹、口齿伶俐的青少年女性形象。头戴彩色绒花,身着鲜艳裙褂,脚着彩鞋,手戴手镯或手拿扇子、手绢,且使用扇子与手绢的幅度小、速度快、灵活多样。在舞扇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因为耍笑旦的戏份主要为爱情戏与生活小戏,因此其念白通常为本白加小韵。

三、淮海戏中丑角的表演艺术特征

丑角在戏曲表演中主要展示出喜剧元素,在戏曲表演中,丑角主要负责插科打诨,制造出喜剧氛围,并与旦角、生角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完整的戏曲表演。在淮海戏中,丑角并不都是饰演坏人,丑角的扮演者通常口齿伶俐、动作滑稽,在表演中能模仿各种形象,并通过夸张的变现出来。丑剧在淮海戏中是最具特色的,曾经向京剧等诸多剧种进行学习,但更多的是受到传统扎根农村的影响,因为形成了地道的农民艺术。

小耍丑分为小架丑与大架丑之分,小架丑多为身份地位的人,以店小二的形象居多,性格较为奸诈,在表演中主要以腿功为主,如矮步、尖脚走、鳖爬走等;大架丑多以面部神情与唱功表演为主。如《小葵花》中的杨小楼就是小架丑。奶丑多为年龄较小、顽皮贪玩的孩童或小少爷,衣帽歪斜,行动跳、耍赖包,如《宝莲灯》中的秦官宝。奶小丑与奶小生有点类似,上身内着红肚兜,下穿蓝矮褂白裤、花条袜,表演是常蹦蹦跳跳。老丑,头戴毡帽,身穿夹褂,前片塞于腰带,走路是拖着鞋,手持木棍,脸戴白胡须,说白小韵夹本白,重白口,如《避雨》中的老赵槐。

另外,淮海戏中要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花脸,其又分为大花、二花和黑花。黑花一般头顶黑狗套头帽,黑色着装,脸戴黑髯口,大韵说白,剑指指法,有时会使用蒲扇,踱方步、注重演唱表演,表演时所拜架势与庙堂神像类似,表演较为豪放粗犷,比如淮海戏中的包公。大花在着装与说白上都与黑花类似,也走四方步,亮相时被高过肩;二花大韵说白略夹小韵,同样走四方步,但架势上略小于大花,与大花、黑花有所区别。

四、总结

从以上戏曲角色中可以看出,淮海戏在自身表演艺术特点额基础上,不断学习借鉴其他戏曲剧种的长处,并与自身特点想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海戏的戏曲表演特征,并会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魏红.淮海戏的表演艺术[J].剧影月报,2011,12(12):67-68

[2]蒋山.淮海戏表演艺术特征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3,35(01):117-119

猜你喜欢
淮海戏艺术特征表演
淮海戏表演艺术及传承分析
茶文化背景下淮海戏唱腔艺术的传承研究
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探讨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探析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