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 徐玲
摘要: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科学的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措施,分析总有效率。结果:8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过围术期护理指导,显效50例,有效24例,余者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16%。结论:针对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20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8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男性,48例女性,年龄范围27-64岁,平均年龄44.8岁;病程2-22年,平均病程14年;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83例患者中,53例二尖瓣病变,11例主动脉瓣病变,余者19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病变;临床表现胸闷、心悸、气促、咳嗽等症状;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低外循环的情况下行瓣膜置换术。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首先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采用热情、诚恳的态度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讲解手术方法及相关配合事项,让其体会到更多的尊重与关心,将其心理情况调至最佳状态,提高手术的配合度。
其次采取科学的饮食护理。心脏手术是大手术,要针对营养状况欠佳、体质虚弱者加强营养补充,改善其心血管状况,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饮食摄入遵循富含维生素、适量蛋白质、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原则,最大程度上减少手术并发症。
最后,基础护理。术前指导患者做正确的深呼吸与咳嗽,促进术后排痰,并防止术后现出肺不张等并发症;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术前5d给予氧气吸收,每次1h,每天3次;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以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及时检查血钾、钠等,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情况;临床心率并检查视力;此外,术前要做好皮肤准备,进行常规配血、药敏试验等护理。
1.2.2 术后护理:
首先加强循环系统的监测。瓣膜置换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一旦发现心率失常则要采取对应措施;术后早期患者会因血供不足出现躁动、吸痰、烦躁等情绪,从而导致心率增快,故要将心率维持在75-95次/min;对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尿量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既要保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又可以将患者心脏的负担降至最低范围。此外,由于瓣膜置换术是在体外低温循环的条件下进行的,故术后要采用可控热垫温暖床铺,室温控制在25℃左右;加强体温监测,每天至少5次,如患者体温超过38℃,则要采取物理降温,促使体温恢复正常。
其次,加强术手管道护理。术后须留置心包、纵膈引流管,间隔30-60min要挤压引流管一次,并将每小时引流量仔细记录下来,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性;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流量,如术后1h引流液大于300ml,或术后每小时引流液流量大于150ml,则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或者在应用大量促凝血药物后患者并发心率快、血压低、中心静脉压增高等情况,可能会出现心包填塞的情况,因此要及时报告医生,增加挤压引流管的次数;术后36-48h后拔管,拔管后可协助患者尝试下床活动。
最后,抗凝治疗护理。术后当天或第二天可口服华法林维持凝血酶原时间达18-25a;如患者置换机械瓣,则终生需进行抗凝治疗;生物瓣者通常抗凝3-6個月即可。服用抗凝剂的过程中,要及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渗血、皮炎、发热、恶心、呕吐等现象,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生,以调整服药剂量;如患者需长期服药过程中需接受其它手术,则术前2d要暂停抗凝药,防止出血;此外,如患者与其他药同时服用时,无论是增加或减少抗凝药的用量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
2 结果
8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过围术期护理指导,显效50例,有效24例,余者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16%。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完全,患者心功能II级以上者必须采取的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术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研究中制定了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计划,采取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及术后循环系统监测护理、管道护理及抗凝治疗护理,取得了89.16%的总有效率。由此可见,加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故临床上要充分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祝慧琴.心脏瓣膜置换术78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3(14): 28 -29.
[2] 谈锦艳,王永琦,侯明君.风心病瓣膜替换术前的心理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9(7): 31-32.
[3] 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48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