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胜高 郭敏 梁子宁 陆海琳 辛华
摘要:
目的:评估我校2007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为改进药用植物学教学方法和提高考试试卷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pss17.0和Excel对试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76.15,标准差8.25,平均难度0.25,信度0.72,效度0.99。结论:本次考试的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一般,试卷可信、有效。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试卷;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Q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017-02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了解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药用植物学教学的情况和考试质量,对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2007制药工程专业药用植物学期末试卷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试题质量,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搞好《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试卷命题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09年11月17日,廣西中医学院药学院2007级制药工程专业52人参加了2009~2010学年上学期《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试卷52份。
试卷组成:考试试卷分为七种题型,共78道题,满分100分,各题型数量及所占比例见表1。
1.2 方法:
运用教育测量学和教育统计学原理[1],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Excel 2003对本次考试试卷成绩建立数据库,计算出各题的平均成绩、标准差、难度、区分度、效度,并对考试成绩进行了分布分析、正态性检验,同时男女生的成绩进行了分析比较。
2 结果
2.1 试卷成绩分析:卷面成绩分析:试卷满分100分,试卷52份,分数段分见表2。平均成绩为76.15分,标准差为8.25分,最高为93分,最低分为51分,极差为42分,中位数为77分。
2.2 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的定量指标:试卷定量分析常用的统计指标为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试题的难度[2]是指全体被测试对象对该题的失分率,计算公式是P=1-Mean/W,其中P为难度系数,Mean为均分值,W为该题满分值。区分度[2]是指试题对被测试对象实际水平的鉴别能力,是将考生区别开来的统计量。在进行区分度分析时,常以考试总分作为被测试对象的实际能力水平,而把被测试对象在某题上的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为该题的区分度。信度[3]是反映测试题目得分一致性程度的统计量。效度是指测试的有效程度。
3 讨论
3.1 本次学生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分数76.15分;低分学生较多,低于平均分的学生占48.08%(25/52),高于80分的学生占42.31%(22/52),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55.77%的学生分数集中在60~80分之间,也就是说及格和中等成绩占绝大部分,成绩基本成正态分布;成绩优秀的学生(90分以上)占7.69%(4/52),反映本次出试题的整体区分度良好;标准差较大为8.25分,说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学习成绩悬殊较大,提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兼顾这两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
3.2 在对各客观题的难度及相应的区分度进行具体分后发现:有些题区分度较差,分别是单项选择题中的植物形态结构、细胞壁特化、叶片分裂与质地、胎座类型、果实类型、花冠类型、物种命名等;以及多项选择题的植物形态与功能、花被的卷迭式、豆科包含的亚科等;判断题中的淀粉粒、复叶、假果、叶的组成、雌蕊的组成等,这几道试题的考核点均是教学大纲应掌握的基本内容,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也表明教师和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应掌握的基本内容的教与学均较为重视,同时提示在今后的考题设计中教师应减少或避免这些无区分度的试题。从表8可以看出,制药工程专业男、女学生的药用植物学成绩差异极其明显(<0.01),女生学习成绩明显好于男生。五大题型中,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0.01),判断题和识图题也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只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填空题没有明显差异(>0.05)。
3.3 本次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结果提示:在今后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慎重、合理地把握好试题的难度。本次试卷质量分析对于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仅作了肤浅的分析,从理论上讲,试题的信度越高,说明其可靠性越好,试卷的标准化程度越高,信度值应越高。本次考试试卷的总体信度为0.72,试卷的效度为0.99,可以认为试卷成绩是可信、有效的,较好地考察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胡中锋,李方.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1.
[2] 李志强,叶能胜,谷学新.《分析化学》试卷分析及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28(12):30.
[3] 刘阳阳.使用软件进行化学试卷的信度分析[J].计算机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2007,(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