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同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开服胆囊切除术术中意外损伤紧急处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隨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术中发生意外损伤的患者采取积极补救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差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对发生意外损伤的患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病例均止血成功,胆道损伤和十二指肠损伤亦顺利修复,修补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胆囊切除术中意外损伤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可以取得满意的恢复效果,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意外损伤;胆道损伤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08-02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临床常用的有顺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两种,因疾病本身的病理因素和医师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胆道损伤和血管意外损伤。近年来,有关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采取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术中出现的意外损伤采取紧急处理补救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进行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1.3岁,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46例,慢性胆囊炎49例,胆囊息肉5例,均在麻醉状态下行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紧急处理措施:术中一旦发现胆囊动脉出血,避免慌忙,切记盲目缝扎,应迅速捏住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止血液流入肝内,迅速延长手术切口,同时积极输液、补血,保证充分的手术视野,吸尽积血,慢慢松开压迫部位,寻找出血点,找到断裂的胆囊动脉,用钳夹轻轻提起,原位双重结扎。对于反复渗血的胆囊床,应用纱布条压迫,再用导尿管收紧肝十二指肠韧带,缝扎后填塞明胶海绵或止血纤维纱布[2]。出现门静脉破裂出血应立即使用阻断带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吸引出血,用血管钳轻轻钳夹破口,再用prolene线连续缝合。胆管损伤的处理采取施行端端吻合术,置入T管支撑引流,减低吻合口张力,对于肝管断裂伤,采用四点缝合法吻合。
2 结果
2.1 意外损伤情况:术中观察组发生意外损伤6例,其中术中出现大出血1例,胆囊床出血1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门静脉破裂出血1例,胆管损伤1例,十二指肠破裂1例。对照组发生意外损伤2例,其中术中出现大出血1例,胆囊床出血1例。
2.2 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手术时间
(min)切口长度
(cm)出血量
(mL)住院时间
(d)肠功能恢复
时间(min)观察组5059.4±15.37.3±2.498.1±12.315.6±2.330.3±12.5对照组5040.2±5.93.1±1.538.3±9.76.8±2.718.4±9.6P<0.05<0.05<0.05<0.05<0.05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组别n切口出血切口感染术后胆漏胆管损伤胆动脉出血观察组5054232对照组5011000P<0.05<0.05<0.05<0.05<0.05从表和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差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对发生意外损伤的患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病例均止血成功,胆道损伤和十二指肠损伤亦顺利修复,修补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T管引流患者出院半年后拔出引流管,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
3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不断扩大,临床应用逐渐普及,但由于术中胆囊动脉结扎线脱落或结扎时被扯断,造成大出血是胆囊切除术最常见的意外损伤,在处理时要冷静,切忌慌乱使用血管钳盲目钳夹,绝大多数是胆囊小静脉出血,肝静脉出血随着呼吸波动,汹涌性出血,出血量较大,应迅速用Pringle法控制肝十二指肠韧带,找到胆囊动脉断端结扎。对于胆囊床撕裂引起的胆道损伤,不能盲目切断,一定要遵循“辨-切-辨”的程序,有效地完成胆道修复与重建,尽量争取一次性修复成功。十二指肠破裂修补缝合时要使黏膜对黏膜内翻缝合加浆肌层缝合,肠胃减压,预防修补失败造成十二指肠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熟悉熟练掌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明确胆囊床血管解剖特点,正确处理中转手术,可以降低胆管损伤,避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朝贵,魏传珍.胆囊切除手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8): 281.
[2] 朱春华,徐忠.单纯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9):85-86.
[3] 陈学瑜,,王明亮,郑民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中静脉属支损伤的预防及处理[J]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9,36(8):54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