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萍
摘要: 目的:探究缬沙坦结合非洛地平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期间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接非洛地平治疗,是为对照组,一组使用非洛地平和缬沙坦进行治疗,是为观察组,对比两个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为80%。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缬沙坦结合非洛地平的治疗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非洛地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99-02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很多高血壓患者都需要终生治疗。临床上,高血压的治疗药物有很多,非洛地平和缬沙坦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重点探究缬沙坦结合非洛地平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详细的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期间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50.6±1.8)岁。高血压病史最长为18年,高血压病史最短为2年,平均高血压病史为(6.1±1.5)年。在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43岁,平均年龄为50.9±2.3)岁。高血压病史最长为19年,高血压病史最短为2年,平均高血压病史为(6.0±1.3)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史、性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比较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非洛地平治疗,患者每次服用5毫克非洛地平,一天一次。如果患者在一个月之后舒张压超过90mmHg,就增加药物的剂量,增加到每天10毫克,每天两次,一个疗程是8个星期[1]。
观察组患者口服80毫克缬沙坦和5毫克非洛地平,如果患者在一个月之后舒张压超过90mmHg,就增加药物的剂量,把缬沙坦的剂量增加为160毫克,每天两次,一个疗程是8个星期[2]。
1.3 疗效评定标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无效、有效和显效。显效体现为:患者的舒张压恢复到正常值,收缩压下降≥20mmHg。有效体现为:患者的舒张压下降<10mmHg,收缩压下降至少30mmHg。无效体现为: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没有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使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照组中,治疗无效的有5例,治疗有效的有10例,治疗显效的有15例,总有效率为83.3%。在观察组中,治疗无效的有1例,治疗有效的有9例,治疗显效的有20例,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例数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0192096.7%对照组305101583.3%在对照组中,患者不满意的有6例,较满意的有12例,非常满意的有12例,患者的满意度为80%。在观察组中,患者不满意的有2例,较满意的有8例,非常满意的有20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3.3%。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表2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不满意较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对照组306121280%观察组30282093.3%3 讨论
当前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四类,分别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这些药物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3]。非洛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能够平稳的降低血压。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素,能够将血管扩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室,使血管得到重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醛固酮,最终实现血压的降低[4]。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为80%。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缬沙坦结合非洛地平的治疗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建繁,徐焕成,陈秀红.缬沙坦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5(03):555-556
[2] 潘海燕.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4(04):366-367
[3] 田硕,高云颂,李南屏.缬沙坦单用及其与非洛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药物,2013,5(04):957-958
[4] 杨青坡.缬沙坦和非洛地平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4(03):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