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静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体验是无处不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史就是人类的一部体验史。翻译活动就像人类从事其他一切体验活动一样也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译者对于原文本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一种体验,它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来解读杜甫《春望》的七种英译本。
近年来,随着对语言的动态性与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语境的研究已经渗透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几乎所有与语言有关的学科的研究热点。
语境这一概念最初是由马林洛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马氏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和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语境)[1]。关于语境的论述还有以下几种观点。
Lyons认为语境是一个理论概念,构成语境的各种因素是语言学家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这些因素对语言活动的参与者所产生的影响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的合适性或话语的意义[2]。
Searle把语境定义为对理解话语所必须的一组背景假设[3]。
Levinson指出,语境指的不是话语的实际情景,而是所选择的在文化和语言上与产生和理解话语有关的那些特征[4]。
Sperber&Wilson则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听话人所作的假设的一个子集[5]。
国内语言学界对语境也有多种理解:钱冠连认为“语境是指言语行为赖以表现的物质和社会环境。[6]”何兆熊认为“对语境最狭隘的理解是把它理解成上下文,即一句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7]”
从上述的这几种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语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人们也开始关注认知语境。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是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语境,是语境研究的新视角。关于认知语境的构成,比较典型的有:何自然(1997)认为认知语境由三种信息组成,即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8];熊学亮(1999)认为认知语境是语用者通过经验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结构化后变成的结构单位和关系[9]。比如我们提到任何一个事物时,事物的信息不是储存在大脑的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事体内在化了的特征储存在了大脑的不同区域。比如说西瓜,它有如下特征:它是一种浆果,果肉水分很多,它具有甜味,人们吃它的果肉等等。当提到西瓜的时候,这些特征互相连接,互相激活,从而形成了人们对西瓜的一般认识。同时,人类的知识也是被结构化了的一种系统。比如去肯德基,你就要知道首先得挑选食物,然后要排队、付钱、找钱、拿取食物等等一系列活动。所以说认知语境是一种内在化,结构化了的知识结构,它将在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人类的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在理解话语/文本的过程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胡霞(2004)将认知语境的特征概括为:完形性、人本性和动态性。认知语境的建构能使读者对话语/文本有更清楚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10]。认知语境并不是有些学者所认为的虚无飘渺、无边无际、捉摸不定的一个大杂烩。首先,认知语境在内在化、结构化之后受到阐述认识域的制约,下面借用 Langacker(1987)的图形[11](如图 1 和图 2 所示)来简单阐述认识域。
图1
图2
通过对一组学生(30人)的调查发现,100%的学生认为图1中被加黑的部分是一段弧线,而只有57%的学生认为图2也是一段弧。(具体数据见下表)
观点 人数 比例图1是弧线 30 100%图1不是弧线 0 0图2是弧线 17 57%图2不是弧线 13 43%
就此我们用认知语言学关于认知域的理论做出解释:图1中的圆被认为是该段弧线的直接域,而图2的直接域为方框,它远离了该段弧线。所以绝大多数人们不会将其认定为弧线。就此,我们认为研究认知语境首先要确定认知域。
解析文学作品时,认知语境的机制在于对文本所缺省的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诗歌为例,众所周知诗歌的最大特征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而强烈的感情。读者面对一首短短的小诗,如果脱离认知语境,要全面正确的理解诗歌则相当困难。如果脱离了认知语境,理解诸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时就要严格把握认知语境及其认知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在欣赏诗句时可能就会出现Face-Vase的认知困惑。从而理解上都会产生麻烦更不用说翻译了。所以我们主张翻译的第一步是在认知语境及其认知域的支持下正确理解诗人的本意,其次才是遣词译句。
诗人在创作时构建了一个认知语境1。翻译是由原语转译为目的语,如下图所示:首先,译者在解读原诗的时候也会构建一个认知语境2,从而尽可能多得获得诗中的信息,继而,译者将原文翻译为目的语。当读者在阅读该诗的译文时也会构建一个认知语境3。只有当认知语境1、认知语境2和认知语境3相匹配的时候,这样才能称得上一篇好的译文。
图3
再如下图所示,如果读者脱离认知语境去解读诗歌文本,那么他得到的信息就是不完整的,是缺省的信息。如图4所示,中间的圆所缺省部分就需要我们运用在认知语境的基础上的推理来完成。例如,杜甫的名诗《春望》,作于唐代安史之乱期间,该诗深深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痛惜大好河山的心情。所以应将杜甫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祖国大好河山受到战争的蹂躏而感到心痛之情作为认知域去解读这首诗。下面用笔者收集到的杜诗《春望》的七种译本对“认知语境的匹配”进行分析。
图4
上面我们提到,中国古代诗词语言精炼而生动。诗人往往抓住典型的动作或者特殊的事物,用简短的文字便能造就出一个生动形象的意境。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古人以诗言志,诗人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旨在表达阐发作者思想的同时构建了一定的意境。
杜甫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留下名篇无数。杜甫中年以前漫游吴越齐赵,中年后流离陇蜀荆楚,足迹遍天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给诗人提供了写作素材,更增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6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都城。7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但他却被羁困在长安城里。《春望》写于次年(757年)3月。这是一首伤感时事怀念家人的名篇。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仅有四十字,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小诗却蕴涵的诗人真挚的情感。我们不防用认知框架下的语言机制来对我们所收集到的该诗的七种译本进行解读。这七个译本分别是吴钧陶译本(简称 A 译)[12],Florance Ayscouth译本 (简称 B译)[13],许渊冲译本(简称 C 译)[13],徐忠杰译本(简称 D 译)[14],文殊译本(简称 E 译)[15],孙大雨译本(简称 F 译)[16],张廷琛译本(简称 G 译)[17]。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诗人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荒芜,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草遍地。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发感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A译 crumbles;scrambles B译 destroyed;thick C译 war-torn;run riot D译 broken;grown rank E译 shattered;deep F译 being broken up;thickly G译 fallen;flourish
A译运用动词crumble生动地描绘了国家的破败,但用scramble来翻译对“深”字还有待商榷;C译用了war-torn这个名词动用的短语,生动地再现了“破”字。此外,译者还用unquiet来为读者补充信息,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国破家亡的动荡不安;D译用lack of care则表达出了作者对所草木无人照料而杂草丛生的悲叹;E译中的shatter描述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但是deep一词同样没有表现出作者的本意。以上看出,这一组译文较好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也基本达到了语境匹配的原则的要求。但是,下一组译文没有较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和反映作者的意图。
B译用destroy直接勾勒出了这个遭受破坏的国度,显得过于直白;用thick来描绘草木,给读者传达的信息则是,草木长得枝繁叶茂俨然有欣欣向荣之嫌,因而没能表达出作者所悲叹草木无人照料而杂草丛生的样子;F译文很押韵,但是同样没有表现出生灵涂炭的意境;G译用flourish也没有表达出作者对所草木无人照料而杂草丛生的悲叹。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在评价译文质量时,语境匹配至少是一个考虑的因素。
再看颔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初看这句,人们或许会觉得很难理解,花怎么会溅泪,鸟怎么会惊心?钱敏汝认为这其实是一种主客一体的境界。我国历史上的诸多作家和诗人都曾有过名言述及这种主客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18]。真可谓人看花,花看人。中国诗人自古以来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对象,他们把自己融入世界,使自己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形成一种亲和的关系。诚然,诗人看到满目疮痍的国度,伤心不已,感伤而落泪。人感时,(人)见花儿而(人)溅泪;人恨别,(人)闻鸟鸣而(人)心惊。绝大多数的译文遵循诗人的表达方式将花儿和鸟拟人化。如果花儿都感动得掉泪,鸟儿也撕心裂肺地哀鸣,那么在这样一个凄凉的意境里,人们能够轻易探寻出诗人的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A译invite my tears;stir my heart B译bring a rush of tears;quicken my heart C译moved to tears;broken heart D译bring up my tears;affect my heart E译draw tears;alarm the heart F译shed my tears;stir up my fears G译bring tears;startle the soul
A译Blossoms invite my tears as in wild times they bloom;The flitting birds stir my heart as I’m parted from home.此处译者点明诗人因为离别家乡而思乡心切,所以看见花儿和飞鸟而不禁落泪,生动地刻画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B译Emotion,fitting to the season;flowers bring a rush of tears;I hate being cut apart;the songs of birds quicken my heart.显然在这个译文中译者没有很好的构建认知语境。但是需要指出的是“flowers bring a rush of tears”此处用得不妥,没有构成主客一体的意境;C译Grieved o’er the years,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Homes cut apart,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和D译Current affairs are entailing distress and fears.The sight of followers is enough to bring up my tears.以及 F译 Aggrieved by the times’events,On flowers I shed my tears;With regrets for enforced partings, The birds’songs stir up my fears.将时局表现在译诗中能帮助读者构建一个认知语境:时局混乱,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再美的花也会使人伤感落泪。
E译Feeling the times, flowers draw tears;Hating separation,birds alarm the heart.此处没有表现出诗人的心情,“鸟惊心”暗指诗人痛心于满目疮痍的国度,而不是因为鸟鸣而警惕之意;G译Troubled by the times-flowers bring tears;Dreading parting-birds startle the soul.将花儿和鸟儿拟人化,但笔者认为应当将诗人也融入诗中,而不仅仅是就诗译诗。
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之乱以来,烽火使得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期盼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时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引起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句诗中有一个鲜明的对照:烽火连天的战争,和安静祥和的家园。此处的“万金”是一个夸张的用法。我国古代诗人在诗中常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丰富的情感。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等等诗人运用“三月”刻化出他对战争的仇恨,无休止的战争使得民不聊生。此处的三月并非真的表示战争持续了三个月,所以在读者的认知的语境里,对“三月”的理解应该是数月,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同样,“万金”突出的是人们(这里不仅仅指诗人自己,还指当时所有思恋家乡的人们)对家的渴望,渴望获悉来自家里的信息。下面我们来看看对这句诗的译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A译beacon fires B译beacon fires C译beacon fire D译E译beacon fires F译midst flares G译
B译Beacon fires burn incessantly; their flames connect this third moon with that of last year.A letter from home would be worth the thousand ounces of gold该译文在处理“三月”时用了this third moon,这样会给读者更多自由空间去想象战争延续的时间,从而体会到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伤害。同样,这里 “ten thousand ounces of gold”而不用ten加以限定更能突出家书无价的意境;C译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Words for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此处用higher and higher还描述战火越烧越旺,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痛恨,但又无力改变时局的悲愤之情。用Words表达家书更表达出诗人对家人的轻柔话语的思恋,思乡之情跃然纸上;F译Midst flares of war for three moons,Home letters seem a huge sum.直接将家书和“a huge sum”一大笔钱并不能表达出家书抵万金的价值。
A译For three months the beacon fires soar and burn the skies A family letter is worth ten thousand gold in price该译文生动地刻化了战火纷飞的情景,只字不提战争,而从beacon fires着手。战火结合soar and burn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火光冲天的战场。但是将三月直译为three months,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原诗的理解;D译Three months of bloody war has held up the mail.A note from home is worth ten thousand gold tael.该译文直接用bloody war刻画出血淋淋的战争场面,显得过于直白,没有给读者想象空间;E译Beacon fires three months running, A letter from home worth ten thousand in gold将三月译为three months制约了读者的认知语境构建,而有悖于诗人的初衷;G译 With turmoil of battle three months on end,A letter from home is worth a fortune in gold.用battle来直白地表现中国古代的战争显然不如“beacon fires”贴切。烽火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一大特点,“battle”不能帮助读者构建古代烽火连天的认知语境。
尾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民不聊生,然而家信又不通,诗人想念远方的亲人,眼望面前的凄惨景象,不觉于极无聊耐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国愁思乡所致,搔则是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译beat the weight of the jade clasp and pin B译cannot succeed in thrusting through the jade hair-pin C译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pin D译remains no anchorage for a pin E译too few to hold a hairpin up F译this hairpin would slip through the thrum G译can barely hold a pin
A译I scratch my head and my grey hair has grown too thin,It seems to beat the weight of the jade clasp and pin.此处用“beat”没有表达“浑欲不胜簪”的意境。此外,由于缺乏认知语境,读者或许不大了解簪为何物;B译I scratch my white head;the hair is shorter than ever;It is matted;I should like to knot it.But cannot succeed in thrusting through the jade hair-pin.人在非常忧愁时会脱发从而头发变得更少,而不是译文中表达的“hair is shorter than ever”,所以这里没有更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的忧愁。但译者通过用thrusting则能够帮读者建立起一个认知语境;C译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ing hair;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pin.译者运用“light”很好地将头发于发簪形成对照,刻画出了诗人无尽的忧愁。
D译From being scratched,my white hair becomes so thin that there remains no anchorage for a pin.和 E 译 White hairs,fewer for the scratching,Soon too few to hold a hairpin up.以及 G译Scratching these white locks makes them even thinner;As it is,they can barely hold a pin.都过于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这样就没有译出作者的蕴涵意义,也就是说建构了一个太简单的语境,使译文在读者大脑中建构的语境简单化,从而使得语境未能实现匹配。
前面说到我国古代诗歌有主客一体的表达形式。虽然在原诗里面没有出现诗人自己,但我们在认知语境里能够肯定该诗是是诗人对时局,对家庭,对未来的独白。所以在译文中如果缺省了诗人的身影就不大妥当。应将诗人融入译文中。
F 译 Mine hoary hair’s scratched so thin,This hairpin would slip through the thrum.
译者用“slip,thrum”生动地为读者刻画出诗人由于忧愁使得头发变得稀疏。
通过对以上七种译本的解读,我们发现译诗和解读诗都是认知的过程。只有在认知语境中,读者才能通过译诗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原诗。当然译文好坏与译者和读者的文化知识也密切相关。正如奈达所说:“人们通常认为译者必须精通两种语言知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一个称职的译者,他必须熟悉两国文化,读懂字里行间的意义,必须能感悟到原语所遗留下来的意义,并意识到这种隐含意义该不该保留。”
翻译活动和语言一样具有体验性,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就此,我们对一种译本进行评价时,我们要首先考虑认知语境及其原文和译文所能够在读者心目中构建起来的认知语境的匹配程度来对译本进行评价。原古诗作者、古诗译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匹配是决定翻译成败的重要因素。
[1]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06.
[2]Lyons,J.Semantics.Vol.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572.
[3]Ungerer,F.&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g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45.
[4]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2.
[5]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15.
[6]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3.
[7]何兆熊,等.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7.
[8]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6.
[9]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15.
[10]胡霞.略论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J].语言文字应用,2004,(3):91-97.
[11]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Ⅰ [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84.
[12]许渊冲,等.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51.
[13]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75、76.
[14]徐忠杰.唐诗二百首英译[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102.
[15]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89:53.
[16]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9.
[17]张廷琛等.唐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67.
[18]钱敏汝.语篇语用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