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琍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安徽 芜湖 241002)
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已成为目前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承接地都会产生各种效应,从不同区域主体、不同时期进行分析,产业转移的效应会有所不同。通过分析承接转移效应,不仅可以评价承接产业转移目标的实现进度,更可为相关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劳动力供给等生产要素发生变动,或因产品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状态、产业发展状态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 (或国内的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国内的另一个地区)转移的活动或现象[1][2][3]。产业转移在实现区域间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对转出地、承接地的经济、社会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是从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或国家)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或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2]。
产业转移最先表现为转出地企业对承接地直接投资的增长,或是与承接地企业的合资。投资资本和投资项目的流入,提供了大量承接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带动了承接地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4],并促使了企业规模的扩张。投资企业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直接促使承接地企业通过学习、模仿、创新等方式带动相关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由此带动相应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带动该产业前后关联产业的承接或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终实现承接地相关产业水平的提高和承接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促进承接地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
虽然产业转移为承接地带来了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等方面的积极效应,但也应注意到,如果承接了低附加值产业或产业链上的低端产业,或是承接产业后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与地方产业(或经济)关联性弱,则会产生产业极差或产业依赖[5]。此外,承接地如果不能很好地学习吸收承接产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并加以技术创新,还会形成对转出地相关产业的技术差距或技术依赖[5]。
承接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首先表现在投资企业为承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6],吸纳了承接地相对低廉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次,通过技术效应,以及企业文化传播,也促使承接地就业人员劳动技能和职业理念的更新。而随着产业的升级,则从另一侧面促进承接地加强劳动力的技术培训[7],以适应相应越来越专业的就业岗位的需求。
承接产业转移的社会效应主要体现在带动承接地城市化水平提升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两方面[5]。
承接产业转移通过经济效应以及企业利税的方式,可以增加承接地财政收入,从而为提高承接地基础设施水平提供了经济基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提高了城市生活水平,更为承接更多优势产业提供了城市保障。此外,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不仅吸纳了城市化进程中新增的人力资源,还可以带动承接地工资水平的提高,为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优化消费结构奠定基础。
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体现在承接的产业会增加城市的能耗,甚至会造成一些环境污染,虽然产生的经济效应可以用来治理环境,但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有时很难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长期影响。
2010年国务院批复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包括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皖江城市带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东西部地区的关键区域[8],不仅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通畅的交通网络为产业转移的人流、资金流、物流、技术流提供了便捷,丰富的岸线资源,更是为产业升级后的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园区基础,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化工等产业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产业基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包括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示范区规划期为2010~2015年。由于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不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同,因而所产生的承接转移效应不同。本文通过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进行定量测评。
2.2.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前文对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成果[2][3][6][9],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目标[10],依据指标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获取性原则,从产业、科技及经济效应、就业效应、社会效应等三个方面分别选取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新签协议投资额增长率、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增长率、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率、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增长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增长率等8项指标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测评指标体系(表1)。
表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指标体系
2.2.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因子分析
(1)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 《安徽统计年鉴》2012年~2013年,为保证数据资料完整,本文使用六安市资料。此外,2011年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将巢湖市及所辖一区四县分别划至合肥、芜湖、马鞍山,因此本文没有巢湖地区数据[11]。对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使用公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逆向指标(指标越小越好)则使用公式(2)进行标准化处理[12]。
公式中x′n的为某地区第n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xn为该地区第n项指标值,为该项指标的平均值,σn为该项指标的样本标准差。
(2)测度城市化水平增长率指标值
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城市化的解释各有不同,为反映城市化的全貌,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四个方面分别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财政支出、供水总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卫生机构人员数、建成区面积等8项指标构建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13][14][15]。对各项指标2011~2012年数值按公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为:2011年、2012年因子分析的 KMO 值分别为 0.752 和 0.796,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均小于0.01,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方差解释表中前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分别为96.57%和98.072%,结合因子载荷图,最终选取2个公因子,并根据因子得分和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按公式(3)测定2011年~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得分以及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增长率(表2)。
公式中,CSHm为某城市第m年城市化水平,FACjm为该城市第m年第j个公因子得分,FCj为第j个公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
表2 2012年皖江城市带城市化水平增长率
(3)测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
使用SPSS软件对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为:KMO=0.633,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 Sig<0.05,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的方差解释表和碎石图,前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为84.824%(表3),即可用前3个公因子解释整体指标信息的84.824%。根据公因子得分及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使用公式(4)测定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表 4)。
公式中,ZF为某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F1、F2、F3分别为该地区第1公因子得分、第2公因子得分、第3公因子得分。
表3 方差解释表
表4 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因子分析得分及排名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5)可以看到第1公因子在 “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新签协议投资额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率”、“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增长率”指标具有较大载荷,可以将第1公因子命名为“科技与投资效应因子”。第2公因子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增长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增长率”、“第二业增加值比例增长率”指标具有较大载荷,可以将第2公因子命名为“经济、环境与就业效应因子”,第3公因子在“城市化水平增长率”指标具有较大载荷,可以将第3公因子命名为“城市化效应因子”。三个公因子中第1公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对于整体得分的影响也最大。
表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2.2.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聚类分析
为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指标体系中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使用分层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层聚类法中的聚类方法选用最近邻法(Nearest neighbor),用 欧 氏 距 离 平 方 (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测算距离,根据聚类分析输出的树状聚类图(图1),结合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曲线(分类数为5时,曲线较为平缓)(图2)[16],将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分为5类(表 6)。
图1 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聚类图
图2 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聚类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曲线
表6 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聚类结果
2.3.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类型
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因子分析得分表(表4),可以看到得分大于0的城市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其中合肥、池州得分较高,其他地区得分相对接近;因子分析得分小于0的城市包括滁州、六安、宣城、安庆,其中六安得分最低,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表6),可以将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划分为5个类型(表7)。
表7 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类型
2.3.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评价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总体评价。
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效应最强与效应弱的城市之间差距较大,表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不平衡。同时,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与皖江城市带空间布局[17]要求存在有一定差距,其中,“一轴”(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各地区的分值较为接近;“两核”(芜湖、合肥)地区虽然分值相差稍大,但分值均大于0;“两翼”(宣城、滁州)地区分值相差较大,且滁州得分偏低。江南地区(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总体分值较高,平均值为0.2294,远远高于江北地区(合肥、滁州、安庆、六安)平均值-0.2294。
(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类型分析。
首先,属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最强类型的地区为池州。池州属于“一轴”之一,并于2011年设立了江南产业集中区,其因子得分最高,主要是由于池州各项指标2011年基数较低,因而使得各项指标值较高。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研究与试验发展 (R&D)人员增长率”、“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率”、“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新签协议投资额增长率”指标值非常高,反映出池州承接产业转移后的科技效应与吸收投资效应明显,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增长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增长率”、“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增长率”指标数值相对偏低,表明池州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劳动力吸纳效应稍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同时经济效应不够强,工业化发展效应与池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构想[18]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城市化水平增长率”不理想,表明承接产业转移后的城市发展缓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市化支撑力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
其次,属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强类型的地区为合肥。合肥为安徽的省会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两核”之一,2012年各指标值及各公因子得分都较高,且2011年及2012年各指标的绝对值都较高,表明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明显。结合其自身所具有的科技、人力资源、城市化发展优势,以及交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将在吸引更多投资、承接优势产业的同时,带动安徽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
第三,属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较强类型的地区包括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这四个地区因子分析得分及排名较为集中,城市化效应、科技效应较好,投资效应明显,就业效应较强,环境效应较好,但经济效应不够理想。
在该类型中,马鞍山得分最高,其中,城市化效应明显,其他两个公因子得分不高,主要是吸收投资效应不显著,使得产业效应及就业效应不显著,说明虽然马鞍山具有较好的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但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上稍显不足,与其制定的示范区建设目标相比[19],需要在推动投资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就业增长方面加强承接力度。
作为“两核”之一的芜湖,于2010年设立了江北集中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经济开发区优势,在吸引投资、科技发展、推动就业及环境效应方面较为明显,但城市化水平效应(尤其是基础设施水平)不显著,影响了其整体的承接效应,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与芜湖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区建设实施方案[20]相比,在第二产业发展效应方面不够显著,表明产业结构的升级力度有待加强。
宣城和铜陵分别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两翼”和“一轴”之一,从两个地区因子分析结果来看,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两个地区吸收投资效应不强,城市化水平增长一般,使得"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增长率"不高,影响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效应。此外,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科研因素直接关系着承接产业后能否实现相关产业的升级,而宣城在科技效应方面较弱,将会影响承接产业的能力以及产业升级效应。
第四,属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较弱类型的地区为安庆,安庆吸收投资效应及科技效应较为明显,表明其后续发展拥有较强的科技依托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就业及能耗方面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但城市化效应较弱,不仅影响其整体承接效应,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力。
第五,属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弱类型的地区包括滁州和六安。两个地区吸收投资效应弱,从而使得产业升级效应不理想,就业效应不明显,成为影响整体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主要因素。同时,科技效应较不明显,表明缺乏承接产业转移后的技术吸纳能力。此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不明显,表明环境效应较弱。
根据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分析结果,可结合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目标,提出针对性的调整措施,为推动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提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打造承接东中部地区的平台、实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信息依据。
[1]贺映辉.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效应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9):217~218.
[2]杨敏,安增军.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评价原理及方法研究[J].东南学术,2012,(4):84~91.
[3]万红燕,张继春.基于区域创新系统视角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绩效测度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42~47.
[4]刘彬.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与效应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3,(3):24~26.
[5]郝洁.产业转移承接地效应的理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1):60~67.
[6]孙群燕,李婉丹.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分析[J].南方经济,2011,(12):70~78.
[7]胡黎明,汪立,赵瑞霞.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对外经贸,2013,(1):60~62.
[8]陶诚,耿光颖,王春贤.安徽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及相关建议[J].金融纵横,2009,(1):30~33.
[9]罗若愚,申瑀琴.区域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政府引导模型[J].区域经济评论,2013,(03):23~29.
[10]胡磊.发展目标:五项指标定性定量[EB/OL].皖江战略网,http://www.wjzl.cn/html/keywords/560.html,2010-11-08.
[11]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EB/OL].中安在线.http://ah.anhuinews.com/qmt/system/2011/08/22/004367209.shtml,2011-8-22.
[12]裴艳飞,陈瑛,李慧.城市房地产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和发展环境综合系统协调性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2):37~40.
[13]陆林.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7~78.
[14]孙学英.中国各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68~70.
[15]覃春烨,宋书巧.南宁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4~91.
[16]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92~227.
[17]胡磊.空间布局:“一轴双核两翼”[EB/OL].皖江战略网,http://www.wjzl.cn/html/keywords/576.html,2010-11-08.
[18]中共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构想的意见[EB/OL].http://www.huaxia.com/ahcz/zsyz/yhzc/2011/10/2637647.html,2010-5-19.
[19]中共马鞍山市委,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马发[2010]2号)[EB/OL].http://www.mas.gov.cn/html/201002116bbd5728-b139-4d52-9929-b0997b9559ba.html,2010-02-11.
[20]芜湖市政府网.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EB/OL].http://www.wuhu.gov.cn/topic/30/topic_view.php?id=271&ty=6,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