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剖析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和优点的基础上,将对当前中学语文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集中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模式在课堂中运用的具体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互动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会学习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一、互动教学模式在当前中学课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新课程强调互动教学的呼吁下,教师“主角”和学生“配角”各自充当“独角”的互不搭理状况似乎有所缓解。然而,现实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往往存在某种“失真”现象,为了互动而互动。简而言之,目前中学语文课堂中互动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一:形式化,体现出互动实质的缺失
形式化的互动,指的是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互动的实质性内容,这在我国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師的不当提问是造成课堂教学互动形式化的主要症结。比如,如果将教师“要研究的问题”和学生“想研究的问题”作比较,就会发现,不管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实际“要研究的问题”始终都离不开备课时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并不是学生真正“想研究的问题”。
问题二:单一性,反映出互动形式的失衡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课堂教学互动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扮演着 “法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则相对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语言、行为往往表现出一种 “强加于人”的倾向。致使课堂教学互动极易发展成为一种单向的演讲或“独白”,缺乏主体之间真正的双向交流、沟通和对话。有研究表明,从平均水平来看,师生互动在我国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比例高达近90%,在总的互动时间上更是高达93.2%,生生互动时间则只有6.8%。
问题三:偏向性,表现在互动对象的选择
课堂教学互动不仅经常表现出上述师生间的不平等现象,而且这种不平等也体现在生生之间。教师在互动对象的选择和学生在互动机会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性。有研究表明,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口头言语互动上,对于 “优等生”,教师往往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言语表达,对他们回答问题的质量要求较高,在言语互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更大的耐性,同时也更能接受他们的个性自我表露;而对那些成绩差和人际地位低的学生,教师则倾向于实行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言语表达,言语互动的时间进程中较少给他们独立思考和充分表达的机会,提问的质量要求较低,同时也较少允许他们的个性自我表露。
二、解决互动教学模式在当前中学课堂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课堂教学互动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是最主要的途径和形式。要解决上述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还课堂教学以互动的本真面目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就采取下列对策:
1、师生之间的角色对话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师生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倾听,是双方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在这样的对话中,由于师生敞开了各自的精神世界,因此在相互接纳和相互作用中,学生获得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既能够理解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也能够理解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对话是回归课堂教学互动真实意蕴的首要前提。
2、师生之间的言语对话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对话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的前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或观念的更新,而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互动还必须落实到师生言语对话的具体策略上来。首先要注重提问技巧,创设问题情景。合适的提问是保证教学互动的基础,新颖、独特的问题情景是教学互动的关键。其次要注意贯穿启发引导,促进有效合作。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坚持以启发为指导思想,做好顾问,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调控。
“互动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中学生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抒己见,放开了学生思维的翅膀,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时空。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成师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全面互动的学习过程。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摒弃那些“形存实亡”、虚假的互动,不遗余力地追求课堂教学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既是新课程所应实现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变革,也是课堂教学能得以真正重构的前提,更是有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王维臣.教学与课程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毅(1980—),籍贯:江苏泗阳,学士,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