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颖
摘 要:儿童健康权的实现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天津城乡千余名少年儿童调查发现,存在近视眼、意外伤害、睡眠不足、用餐草率等诸多健康隐患,而学习负担是儿童身体健康的最大“杀手”。因此尤应强化成人社会保护儿童健康权的育人理念,形成立体实施儿童健康教育的社会氛围,以儿童为本创新与拓展儿童健身载体,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达到促进儿童增强体质、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儿童权利;健康权;健康状况;学习负担;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3-0029-0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谈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时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1]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
“体魄强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儿童阶段是人的一生的基础。以儿童权利视角审视当今儿童健康状况,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捍卫儿童的健康权,打好人生的基础,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认真面对、努力践行的刻不容缓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一、儿童健康权实现: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当今,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其核心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人又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人的素质提高成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而儿童的身体素质又是人的素质最基础的要素,儿童健康权能否充分实现,关系到人的素质基础是否牢固。
健康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2]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认为健康权是“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提出:“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其中的生存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4]
从儿童健康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来看,生命健康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权利,健康权是儿童生存权实现的首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项权利实现的基础,拥有健康也才能更好地享有和实现其他权利。如果说儿童的发展权着眼于儿童生命进程中未来的、长久的需要,参与权着眼于广泛的社会生活,那么健康权则强调的是儿童当下的生存以及身体内在素质的提升和相应的保障。也就是说,儿童的生命活动处于优良状态才有利于未来的发展,才有能力参与社会活动,承担起社会角色。
从人的健康的内涵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5] 据此,儿童的健康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良好,而且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对外部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健康素质。在健康素质体系中,身体健康是人的生命运动的良好状态,属于人的自然属性,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则是基于身体健康所表现的人的社会属性。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往往心理负担重、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而身体健康的人才有更多的旺盛精力和体力参与社会生活和适应各种外部环境。
从儿童健康在人的一生的地位来看,儿童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开端,其身体健康是终身健康的基础。人的发展规律表明,在个人发展的征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以前一个阶段为基础向下一个阶段过渡的形式进行的,而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准备则是由前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前提。如果前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的准备是完善的,这个过渡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受到阻碍。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人前一阶段的发展都成为后一阶段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儿童时期身体机能发展良好,基础打得牢固,在其长大成人之后更有利于抵御外部不良因素对身体的刺激。而如果自幼体弱多病,则很难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弥补缺陷,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儿童健康与全社会人口质量的关系来看,儿童健康权实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儿童本身,还在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素质乃至整体人口的质量。诺贝尔奖获得者Robert W.Fogel曾通过对工业革命时期英格兰、威尔士、北欧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国家在此期间的经济增长,有一半以上归因于其国民体格的发育。他认为体格发育的增长使脑发育良好、健康状况改善以及寿命延长,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此后,学者们从儿童时期健康与营养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与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福格尔的论点。[6]在我国历史上,中国人曾受鸦片之害,被外国人称“东亚病夫”,其明讽中国人身衰体弱,却也暗刺中国的封闭落后。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人的体魄强健是推动整个国家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文明发展道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前提。
由此看来,身体健康不仅仅是儿童自身的事,也不仅仅是人的儿童阶段的事,而是人的终身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我们国家来说,儿童健康权的实现关系到“强国梦”的实现。
二、儿童身体健康隐患敲响警钟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天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儿童基本告别了由于贫困造成的身体健康问题,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依然存在人为因素产生的健康隐患。
为了客观认识当今少年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等单位,于2013年9月~11月进行了天津市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现状问卷调查。调查以分层定比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样本,调查对象为城乡中小学三至八年级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505个,其中小学中年级占33.2%,小学高年级占32.8%,初中占34%;另对学生及其家长、老师共计 63 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鉴于有关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指标有相关的专业测试,本次调查涉及身体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其自身评价和主观感受。
从总体上看,少年儿童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评价比较乐观。调查中询问了“你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怎么样?”回答“很不好”、“不太好”的仅占1.9%;回答“还可以”的占14.8%;回答“比较好”和“非常好”的分别高达31.8%和49.5%。这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感觉良好。然而当我们了解他们身体健康状况的相关细节时,则发现存在诸多健康隐患。
(一)儿童疾病:视力问题最为突出,三分之一以上近视,近期六成以上带病上学或请过病假
视力低下、沙眼、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贫血、蛔虫感染是国家规定需要进行综合防治的学生常见病。[7]本次调查中少年儿童表示自己有“近视”(35.9%), “沙眼”(1.1%)和“有其他眼病”(1.5%)的共计38.5%,表示“视力正常”的58.8%,“不知道”的2.7%。另有31.8%表示有“龋齿”、1.4%有“蛔虫”、1.6% “贫血”、6.4%“营养不良”、8.2%“肥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近视眼,在表示自己患有近视的儿童中,71%戴了眼镜,度数最低50度、最高1250度、平均263.10度,250度及以上的占50.3%、500度及以上的占6.3%。
不同年级近视少年儿童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年级升高呈非常显著的上升趋势,戴眼镜的度数平均值亦在提升。如下表:
城市和农村近视少年儿童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儿童生病不可避免。当问及他们生病情况:“上学期,你有过下列情况吗?(有几项选几项)”回答:“带病上学”25.4%、“请病假”37.5%,曾经“吃药”44.3%、“打针”25.3%、“输液”16.8%、“住院”2.9%、“因病休学”2.8%,明确表示“没生过病”的只有31%,这就意味着近七成的儿童近期有过生病的经历。
(二)意外伤害:涉及人次占三分之一,摔伤居首
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成为14岁以下儿童首位死亡原因。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儿童伤害预防倡导》称,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跌倒、跌落和道路交通伤害;暑假(7~8月)是一年中伤害发生的高发期;而家中伤害的发生占到一半。[8]
本次调查中我们向儿童询问“上学期,你有因下列原因意外受伤的情况吗?(有几项选几项)”明确表示没有的有72.8%。在回答有过意外受伤情况的少年儿童中,回答有过“摔伤”的20.1% 、“被动物咬伤”3.1%、“交通事故”1.2%、“利器误伤”4.3%、“烧烫伤”3.5%、“其他”0.9%,共涉及496人次,约占全部被调查少年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32.95%)。不同年级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种类如下表:
上述结果显示:(1)从总体上看,本次调查所反映的儿童意外伤害情况是“摔伤”的比例居首,占到全部意外伤害的六成以上,与全国的情况基本吻合;(2)“摔伤”是年级越高比例越低,而“被动物咬伤”、“交通事故”、“利器误伤”、“烧烫伤”等尽管比例不高,但明显的趋势是年级越高比例越高。
(三)睡眠状况:平时六成以上不达标,三成曾经学习时打瞌睡
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9]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调查中我们了解了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列如下表:
调查结果显示:(1)从总体上看,小学生和中学生平时睡眠时间的平均值分别是9.03小时和8.15小时,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即便是双休日小学生也未达到10小时;(2)小学生平时睡眠时间10小时及以上、中学生9小时及以上的均只有3成多,双休日能达到7~8成;(3)小学生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下、中学生在7小时以下的均超过2成,最少只睡5小时。
在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中,包含了午睡时间。从总体上看,调查结果显示,“平时”从来不睡午觉的占30.5%,“很少有”占34.1%,“有时有”占26.9%,“经常有”占5.7%,有2.8%表示“不好说”;在“双休日”从来不睡午觉的占26.8%,“很少有”占24.5%,“有时有”占26.2%,“经常有”占19.9%,有2.7%表示“不好说”。
由于睡眠不足,有30.9%的少年儿童有过“在学习的时候打瞌睡的情况”,32.1%“在平时有身体疲乏的感觉”。
(四)饮食状况:近三成不是每天吃早餐,洋快餐、方便面受青睐
合理饮食是儿童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调查中,我们了解了少年儿童吃早餐的情况。表示“每天都吃”早餐的达到73.1%,“多数时间吃”的占16%,“很少吃”的占10.2%,“从来不吃”的占0.7%。
吃早餐情况与不同体重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从总体上看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表示自己“偏胖”的少年儿童中,“每天都吃”、“多数时间吃”、“很少吃”、“从来不吃”的比例分别是14.8%、16.7%、17%、20%,也就是说,“偏胖”的少年儿童不是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明显高于每天吃早餐的。
在日常饮食中,“洋快餐”、“方便面”、“保健品”并非适宜少年儿童,但却受到一些孩子和家长的青睐。调查中我们问“说说在上学期,你有做过以下这些事吗?”结果如下表:
这组数据暴露的问题是:(1)经常和有时食用洋快餐、方便面的都高达4成以上,这个巨大的比例反映了在少年儿童饮食方面存在的隐患;(2)不同程度吃过保健品的少年儿童有29.5%,尽管经常和有时食用的比例只有13.9%,但对未成年的孩子而言,保健品未必是其成长所必需。
三、学习负担:儿童身体健康的最大“杀手”
近年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已成为社会的顽疾,国家三令五申、重拳出击为学生减负,但问题依然存在。本次调查反映出的少年儿童身体健康隐患,如少年儿童生病、近视眼、睡眠不达标、运动不足、不吃早餐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负担带来的不良连锁反应。
(一)学习负担重与健康隐患的相关性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少年儿童学习负担时,尽管明确表示负担“非常重”和“比较重”的比例总体没超过二成,但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学习时间过长挤占休息、运动、玩耍乃至用餐时间进而造成健康问题的情况普遍存在:
——学习挤占睡眠时间。在“不能有足够睡眠”的少年儿童中,因为“作业太多”、“上课外补习、提高班”、“学、练特长”、“在学校时间长”等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共达到47%。仅就少年儿童的作业时间而言,从总体上看年级越高作业量越大。调查结果显示,五年级以上平时平均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最多6小时。双休日六年级以上作业时间平均超过2小时,最多12小时,与前述年级越高感觉学习负担越重的结果相吻合;学习负担与参加课外班的交互分析表明,感觉学习负担重参加过课外补习班、提高班的有23.3%,高出没参加的8.2个百分点。感觉学习轻松没参加过课外班的有30.1%,高出参加过的14.3个百分点。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与学习负担交互分析结果如下表:
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是学习负担越重睡眠时间越少。尤其是表示“负担非常重”睡眠达标的小学生只有一成,中学生不足两成。
——学习负担越重近视比例越高。学习负担与视力状况的交互分析表明,学习负担与近视成正比,即学习负担越重近视的比例越高。在总体上(包括“视力正常”、“近视”、“沙眼”、“其他眼病”、“不知道”)感觉学习负担“非常重”和“比较重”的少年儿童视力近视的有22.9%,高出视力正常的8.6个百分点;感觉学习“非常轻松”和“比较轻松”的视力近视的有19.9%,低于视力正常的14.7个百分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表示“视力正常”和“近视”两组少年儿童对学习负担感受的比较中,这个结果更是一目了然。见下图:
交互分析结果表明,“视力正常”和“近视”两组少年儿童的学习负担呈现非常明显的相反趋向:视力正常的少年儿童感觉学习轻松的大大高出近视一组,而近视的少年儿童则是学习负担重于视力正常一组。
——学习负担越重吃早餐比例越低。早餐质量对成长中的中小学生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餐营养的缺失很难通过午餐和晚餐弥补,不吃早餐会影响上午的课堂注意力,增加学习障碍、加重学习负担。而感觉学习负担重的学生更容易由于缺少足够的时间而忽略了早餐,形成恶性循环。少年儿童吃早餐情况与学习负担交互分析如下表:
当问及少年儿童“如果你不是每天都吃早餐,主要原因是什么?”有36.6%回答“没有足够的时间”排在8个选项的第二位。他们中感觉学习负担“非常重”和比较重的占32.4%,感觉“比较轻松”和“非常轻松”的占18.5%。
——学习负担越重带病上学越多。调查结果显示,在上学期有25.4%的少年儿童曾“带病上学”。他们中感觉学习负担“非常重”、“比较重”、“适中”、“比较轻松”和“非常轻松”的比例分别为39.7%、38.0%、22.7%、23.0%、20.6%,也就是说,学习负担越重带病上学的比例越高,留下的健康隐患越重;当调查问及如果“因为学习而感觉有压力”说的是你,你同意吗?曾“带病上学”的同学表示“很不同意”、“不太同意”、“比较同意”、“非常同意”的比例分别是16.7%、40.5%、44.7%、48.1%,表明学习压力越大带病上学的比例越高。
——学习负担越重“偏胖”比例越高。调查中当问及“与班里的同学相比,你觉得自己的体重是怎样的?”认为自己的体重“偏胖”的占15.3%、“适中”的占66%、“偏瘦”的占18.7%。与学习负担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在表示“偏胖”的少年儿童中,感觉学习负担“非常重”、“比较重”、“适中”、“比较轻松”和“非常轻松”的比例分别为22.2%、19.7%、14.8%、13.2、11.9%,即学习负担越重“偏胖”的比例越高。而儿童肥胖与运动不足直接相关,学习负担重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中小学生参与运动和体育达标。如下表:
与此相联系,在表示学习负担“非常重”的少年儿童中,“从来没有”“放学后与小伙伴随意玩耍”的比例高达47.6%,“很少有”33.3%,“有时有”和“经常有”的只占9.5%和4.8%,另有3.2%表示“不好说”。
(二)影响学生学习负担重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资料的分析不难看出,影响儿童健康的学习负担首先来自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多、作业量大、考试频繁、升学压力以及老师惩罚等等都是直接的、最经常的因素,这些源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教师素质等等。调查中有家长概括说:“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孩子心理上的疲劳和情绪上的不安。学校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超负荷的学习量,超高的学习难度,超长的学习时间。”此外,学校资源的不均衡、家长教育价值观的扭曲、校外教育机构的诱惑、整个社会对儿童健康权的漠视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择校加重学习负担。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由来已久,重点校升学率高成为人们的心理定势,对“择校”趋之若鹜。在全部被调查少年儿童中,“择校”的占10.3%,城市为14.8%,农村为7.1%。择校的学生上学期参加课外补习班、提高班的高达55.2%,高出非择校生21.2个百分点。统计中将择校与非择校分为两组与学习负担交互分析结果显示,择校的学生表示学习“负担重”、“适中”、“轻松”的比例分别是20.4%、63.8%、15.5%;而非择校的比例分别是17.8%、52.1%、30.1%,显然择校的学生学习负担更重。
——家长的高期望造成孩子学习压力。在访谈中许多学生提到父母对自己要求严格,每天除了老师留的作业,还要完成家长留的作业。一位小学生在访谈中提到,“有一次我英语单词没背下来就睡觉了,妈妈从床上把我叫起来,不背下来不准睡觉。”另一位中学生说,“我希望爸妈别总唠叨我,别给我再布置作业了。” 家长期望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觉得只写老师留的那点作业,心里很是放心不下。有家长说:“如果看到孩子回家不写作业,或者很快就写完了会感觉不安。”在调查问及父亲、母亲“最关心你哪一方面”,在所有8个选项中,“学习成绩”都排在第一位。
——课余学习成了额外负担。社会教育机构对学习效果的过度宣传和家长的从众、攀比等心理,都加剧了人们对课外班的青睐。调查结果显示,上学期参加过课外补习班、提高班的中小学生占36.2%,城市为49.5%,农村为27%;小学中年级、高年级和初中分别是27.7%、36.4%和44.1%。而这类学习并非都是孩子自身需求,参加课余学习主要是“自己和家长”共同决定占到43.3%,由家长独自决定的占36.3%,孩子自己决定的只有19%,另有1.8%是老师和其他人决定。一个小学生说:“我觉得是长辈们对我学习的要求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四、捍卫儿童的健康权:成人社会的责任
学习负担带来儿童健康隐患由来已久,这种超出儿童需求的过度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对儿童健康权的隐性剥夺。捍卫儿童的健康权,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
(一)儿童健康权保护——强化成人社会的育人理念
面对青少年体质下降、儿童“成人病”加剧的严酷现实,国家决策层对中小学生“减负”三令五申,但问题依然存在,积重难返。其症结在于针对学习负担本身采取的措施比如不留或少留作业、减少考试、均衡编班等等,或许能解决看得见的表面问题,而如果教育者育人理念不改变,还会以其他方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学校老师迫于规定为学生减负,家长会担心孩子跟不上给孩子增负;严禁学校教师违规补课,社会教育机构可能更“火”。因此,在制度层面不断改革的同时,尤其应注重成人社会育人理念的转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战略主题之一是“坚持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作方针是“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其中健康素质、健康第一、健康成长的主旨是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儿童健康权的基点之上提出的。应当承认,我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有二十余载,但儿童权利的传播远未达到尽人皆知的程度,全社会范围内对儿童健康权的漠视普遍存在。而给孩子带来健康隐患的问题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年人人为制造的,却又常常以“为了孩子”的面目出现。这种现象告诫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前提是强化成人社会以儿童为本的育人理念,把尊重和保护儿童健康权作为自身的一份责任,这样才能站在有利于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立场上思考儿童教育问题,达到对儿童的健康隐患“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儿童健康教育——形成立体实施的社会氛围
成人社会对儿童健康权的漠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健康教育的匮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健康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健康教育大会探讨健康教育的涵义时着重指出:健康教育决不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宣传和动员,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是促使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11]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个人和群体的健康和卫生知识水平,树立健康信念和态度,采纳并形成健康的行为和掌握保健技能。其中知识是基础,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为是最终目的。[12]
仅就知识基础而言,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少年儿童“通常从哪里获得卫生保健知识?(有几项选几项)”时,回答“电视、互联网”“书刊、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共计79.7%,排在首位;第二位是“学校”为68.7%;第三位是“家里”为37.9%;其他依次为“医疗单位”26%、“社区”12.4%、“企业广告”4.5%、“健身、娱乐场所”4%、“其他”1.5%。这一结果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1)大众传媒是少年儿童获得卫生保健知识的最广泛来源,但由于大众传媒面对所有受众,传播内容未必都适合少年儿童,也有鱼龙混杂、不科学的成分;(2)学校应当是少年儿童获得卫生保健知识的主渠道,但近三分之一的学校在这方面缺位;(3)孩子的身体健康与家庭生活的联系最为紧密,但是通过家庭获得卫生保健知识的仅有三成多,这一结果反映出尽管家长为孩子提供各种生活保障,但在科学健康生活知识的传播方面作用不大。总之,一方面是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与成年人自身这方面知识欠缺也不无关系。因此就儿童健康教育的对象而言,不仅仅是儿童本身,首先应当是父母、老师、相关媒体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儿童的教育者。应在成人教育体系中增加健康教育内容,并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时通过大众传媒、社区教育等渠道形成立体实施健康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转变观念、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进而对儿童健康权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三)儿童健身载体——以儿童为本创新与拓展
儿童健康隐患的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疾病频发、睡眠不足、用餐草率等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通过教育制度和教学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更新等举措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此同时,当务之急是切实把儿童健康权保护落到实处。
近年来,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如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1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此后教育部制定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等等。应当说在国家层面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视达到空前的程度。然而无情的现实表明,少年儿童的体质并未得到明显增强。据媒体报道,[13]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仰卧起坐只做了3个。老师说,这种情况相当普遍,甚至还有学生仰卧起坐一个都做不起来,50米就能跑得头直晕,有同学跑200米就突然晕倒了……“学生体质整体没有以前好”,是体育老师们的普遍感受。一些学生尽管喜欢运动,但却觉得学校体育活动太枯燥而没了兴趣。
运动测试、体育计入升学分数等是手段、是结果,增强儿童体质更需儿童主动参与,在过程中享受体育乐趣,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以儿童为本创新与拓展儿童健身载体至关重要。对学校体育教学而言,改变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跑步、引体向上等单一进行的传统模式,以儿童喜欢的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方式,同样能达到力量、速度、耐力、弹跳的综合训练;对少先队组织而言,应当把组织有益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活动摆在比思想道德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从队员的需求出发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队员相互激励和彼此帮助;对家长而言,课余时间陪伴孩子的最佳方式是与孩子一起做运动。给孩子玩耍的机会、挖掘家中的运动资源、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运动处方”等等,在亲子互动中共同愉悦身心,能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对社区组织而言,为孩子和大人创造健身活动的设施条件,组织和指导家庭开展体育游戏、体育竞赛活动等,能起到带动和引领社区居民健身作用。
总之,儿童健康权的保护是全社会的事,改革教育体制机制、转变观念、创新载体、形成合力才能达到促进儿童增强体质、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 235.htm,2013-11-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EB/OL].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6/content_4470.htm,2000-12-06.
[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EB/OL]. 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esc.htm,2006-12-31.
[4]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起草组.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43.
[5] 世卫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和标准[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1/08/content_5306529.htm,2006-11-08.
[6] 王芳,周兴.家庭因素对中国儿童健康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2,(2).
[7] 天津七种学生常见病发病率六下降一升高[EB/O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7/01/20/001524384.shtml,2007-01-20.
[8] 儿童伤害报告发布 伤害成我国儿童死亡首因[EB/OL]. http://www.chinacdc.cn/mtdx/mxfcrxjbxx/201207/t20120703 _63922.htm,2012-07-03.
[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5/24/content_6148322.htm,2007-05-24.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6937.htm,2010-07-29.
[11] 马建生,王月胜.基础教育新概念 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12] 欧新明.论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J].中国学校卫生,2001,(3).
[13] 谭萍,蔡君彦.郑州小学生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 跑200米晕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du/20131031/ c_117954796.htm,2013-10-31.
运动测试、体育计入升学分数等是手段、是结果,增强儿童体质更需儿童主动参与,在过程中享受体育乐趣,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以儿童为本创新与拓展儿童健身载体至关重要。对学校体育教学而言,改变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跑步、引体向上等单一进行的传统模式,以儿童喜欢的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方式,同样能达到力量、速度、耐力、弹跳的综合训练;对少先队组织而言,应当把组织有益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活动摆在比思想道德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从队员的需求出发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队员相互激励和彼此帮助;对家长而言,课余时间陪伴孩子的最佳方式是与孩子一起做运动。给孩子玩耍的机会、挖掘家中的运动资源、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运动处方”等等,在亲子互动中共同愉悦身心,能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对社区组织而言,为孩子和大人创造健身活动的设施条件,组织和指导家庭开展体育游戏、体育竞赛活动等,能起到带动和引领社区居民健身作用。
总之,儿童健康权的保护是全社会的事,改革教育体制机制、转变观念、创新载体、形成合力才能达到促进儿童增强体质、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 235.htm,2013-11-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EB/OL].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6/content_4470.htm,2000-12-06.
[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EB/OL]. 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esc.htm,2006-12-31.
[4]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起草组.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43.
[5] 世卫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和标准[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1/08/content_5306529.htm,2006-11-08.
[6] 王芳,周兴.家庭因素对中国儿童健康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2,(2).
[7] 天津七种学生常见病发病率六下降一升高[EB/O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7/01/20/001524384.shtml,2007-01-20.
[8] 儿童伤害报告发布 伤害成我国儿童死亡首因[EB/OL]. http://www.chinacdc.cn/mtdx/mxfcrxjbxx/201207/t20120703 _63922.htm,2012-07-03.
[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5/24/content_6148322.htm,2007-05-24.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6937.htm,2010-07-29.
[11] 马建生,王月胜.基础教育新概念 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12] 欧新明.论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J].中国学校卫生,2001,(3).
[13] 谭萍,蔡君彦.郑州小学生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 跑200米晕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du/20131031/ c_117954796.htm,2013-10-31.
运动测试、体育计入升学分数等是手段、是结果,增强儿童体质更需儿童主动参与,在过程中享受体育乐趣,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以儿童为本创新与拓展儿童健身载体至关重要。对学校体育教学而言,改变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跑步、引体向上等单一进行的传统模式,以儿童喜欢的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方式,同样能达到力量、速度、耐力、弹跳的综合训练;对少先队组织而言,应当把组织有益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活动摆在比思想道德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从队员的需求出发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队员相互激励和彼此帮助;对家长而言,课余时间陪伴孩子的最佳方式是与孩子一起做运动。给孩子玩耍的机会、挖掘家中的运动资源、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运动处方”等等,在亲子互动中共同愉悦身心,能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对社区组织而言,为孩子和大人创造健身活动的设施条件,组织和指导家庭开展体育游戏、体育竞赛活动等,能起到带动和引领社区居民健身作用。
总之,儿童健康权的保护是全社会的事,改革教育体制机制、转变观念、创新载体、形成合力才能达到促进儿童增强体质、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 235.htm,2013-11-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EB/OL].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6/content_4470.htm,2000-12-06.
[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EB/OL]. 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esc.htm,2006-12-31.
[4]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起草组.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43.
[5] 世卫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和标准[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1/08/content_5306529.htm,2006-11-08.
[6] 王芳,周兴.家庭因素对中国儿童健康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2,(2).
[7] 天津七种学生常见病发病率六下降一升高[EB/O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7/01/20/001524384.shtml,2007-01-20.
[8] 儿童伤害报告发布 伤害成我国儿童死亡首因[EB/OL]. http://www.chinacdc.cn/mtdx/mxfcrxjbxx/201207/t20120703 _63922.htm,2012-07-03.
[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5/24/content_6148322.htm,2007-05-24.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6937.htm,2010-07-29.
[11] 马建生,王月胜.基础教育新概念 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12] 欧新明.论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J].中国学校卫生,2001,(3).
[13] 谭萍,蔡君彦.郑州小学生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 跑200米晕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du/20131031/ c_117954796.htm,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