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琴
摘 要:“学困生”是教学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学生群体,要想让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克服困难,取得进步,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指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学困生”的转化。本文将具体谈谈如何用爱串起“学困生”的心。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爱心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的学生群体,很多时候这部分学生容易被教师忽略。由于得不到教师的关爱和指引,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可能会越来越大。正因如此,“学困生”更应当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只有教师以爱为指引,以爱为向导,用爱串起“学困生”的心,才能够让他们逐渐建立信心,在学习上更加投入,进而减少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引导他们逐渐进步与成长。
一、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往往是最需要教师给予关爱和引导的学生群体。很多“学困生”之所以在学习上存在很大障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很多“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都非常低,对于教学内容也提不起兴趣。因此,要想改善“学困生”的困境,首先应当引导这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以“垂直”有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为例,在学生了解了“垂直”的基本概念及表达方式后,可以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垂直”的相关性质,进而让学生对知识要点理解得更深刻。
1.折一折
师:大家对垂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能够尝试在一张纸上折出两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吗?
生:学生动手折纸,然后会由一位学生来展示折纸的过程,最后用电脑展示折纸的动画效果。
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难度也不大,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过程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笔者都会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反应,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想一想
师:从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条线段我们称之为“垂线段”。大家可以看到,从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还有很多,这些其他线段我们称之为“斜线段”。大家能够比较一下垂线段和斜线段的长短吗?
生:学生们反复比较探究后发现,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段是最短的。
板书:教师板书发现二,并强调“垂线段最短”。
这个过程中笔者会有意识地走到“学困生”身边,和他们一起动手对知识点展开探索,这既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能够提升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3.议一议
首先做教学铺垫: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得知,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因此我们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垂线段的长度。
师:为什么不用斜线段的长度来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呢?
生:学生之间展开了各种讨论,教师应当给予“学困生”相关的指引,让他们明白“斜线段的长度不唯一,而垂线段的长度是唯一的”。教师可做适当归纳:事实上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过该点作出已知直线的垂线,直线外该点与垂足这两点间的距离。
二、激发“学困生”思考
很多“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大多都是因为他们不爱思考,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成绩跟不上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状,教师没有必要对“学困生”过多地指责,而是应当通过适合的方式给予“学困生”更多的指引,让他们学会思考、喜欢思考,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
例题:延长等腰梯形ABCD的两腰AB与DC相交于点E,试说明△EBC与△EAD都是等腰三角形。
师:要说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几种途径?(这个问题不难,可以让学困生来回答)
生:(1)两个内角相等。(2)两条边相等。
师:你准备从何入手?
生:从等角入手。(思考后回答)
师:为什么?
生:由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这样就可以得出△EAD是等腰三角形的结论。
师:那对于△EBC是等腰三角形,应从何入手来进行证明呢?
生:也可以从等角入手,由于AD∥BC ,即可得∠EBC=∠A=∠D=∠ECB。可以得出△EBC是等腰三角形。
很多时候“学困生”并不是比其他学生笨,只是由于思维的惰性或者自信心的不足,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经常会保持沉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鼓励“学困生”勤于思考,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引,激活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引导“学困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学困生”之所以在学习上存在较大障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够好,在课堂上不愿意做笔记,课下作业的完成也不认真。很多“学困生”对于自己身上的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上障碍较大的原因。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困生”更多的监督,同时,要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应当让“学困生”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也应当督促这部分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此外,教师可以定期和“学困生”展开交流沟通,让他们来谈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是对于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上的障碍,也可以是心理上的问题。教师应当加强和“学困生”的沟通,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爱。
转化对于这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而言,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的。首先,没有学生愿意做“学困生”,每一个学生都想成绩优异。学生一旦在某一个阶段掉了队,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地拉一把,将他们带回队伍中。其次,“学困生”的转化能够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同处在一个班级的学生,是很容易相互影响的,一旦有“学困生”对学习彻底丧失了兴趣与信心,很容易带动其他本来成绩不错的学生,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慢慢也变成“学困生”。这是很可怕的现象,也是教师应该积极防范的情况。因此,若能让“学困生”得到提高与转变,对于整个班级而言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及意义的。
四、结语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面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指引才能完成“学困生”的转化。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更多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困生”勤于思考,改善他们的思维方式。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困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学困生”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转化。
参考文献
[1]伍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研),2011(8).
[2]蒋秀娥.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策略指导[J].新课程(中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