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如果能将反思常态化,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人教版历史(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呈现形式及目标达成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有效地指引教学活动朝着高效能的方向发展,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本着抓基础的原则,“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呈现等要符合本班学生历史基础薄弱、方法缺失、动力不足等情况。
一、制定本课的课堂教学目标要做到“两根据一整合”
“两根据”是根据课标、根据学生;“一整合”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这是整个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每节历史课都要围绕这个大方向进行。方向有了,在实践中需要将“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将知识问题化,将问题具体化”。在细化、分解方面,本课目标的制定要充分做到有根有据、明确可行、详略得当。
课标“内容标准”在这一部分列出的“学习要点”是“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习要点是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因为本班学生没有课前预习历史基础知识的习惯,所以本课的“知识”目标在内容上更翔实具体,目标的实现形式更易于学生操作。如把历史基础知识编入填空题、思考题、探究题等题目。在本班学生连课本知识都看不懂、看不明白的情况下,翔实地制定目标不仅符合课标要求,更易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让学生忙起来。人忙,总觉得日月短。人忙,闲事、闲思、闲话才少。”翔实的基础知识目标不仅能让学生忙起来,更易于让学生忙得有方向,忙得有信心,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学习并不难的心理。
除基础知识外,本课还根据内容标准中的“学习提示”制定了“初步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一目标对本班学生相对较难,但如果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小字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学生还是能理解的。这一教学目标是根据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而设计的。根据这一理论,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则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设计的教学目标全部都是基础性的,学生会感觉太简单,设置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易于调动学生潜在的挑战性。
在“两根据”基础上,本课还制定了“一整合”的课堂教学目标,即“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这些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课题里,在本课进行适当的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框架的构建,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发掘和利用。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呈现形式要简单明了
“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生知道这节课的目标后,学习针对性强,积极性也会高,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适当给自己扩展。这和儿童玩拼图游戏之前首先看的是拼好后的图案或形状是一样的道理。先整体了解,然后再各个击破。正因如此,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目标”是写给教师的情况,而是把“教学目标”以一个个问题的形式直接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本课在目标呈现方面做了如下处理:①(ppt1)温故知新:回忆并尝试以数轴的形式做出东汉末至南北朝的朝代更替图;②(ppt2)动态展示东汉末至南北朝的朝代更替图;③(ppt3)展示本课知识树;④(ppt4)自主学习,感知基础知识:北魏政权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是哪里?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有什么历史意义?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迁都?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历史意义?等等。设计这些问题时除了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弱外,也考虑了逐层递进。简单明了的“问题目标”展示有利于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做到心中有数,也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教材的关键,有利于学生浅化教材内容,从而达到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学,教师适时点拨,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慎重选择用什么方法教给学生知识
完成本课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利用“先学后教”的理念。在开始上课时将教学目标以翔实的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进行自主学习尝试,教师寻找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点,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在基础知识目标方面,本课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这一环节,围绕课堂目标设计了一系列基础性问题,这一“问题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教材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本班学生的概括、归纳和总结能力。
在“方法”目标方面,除了要关注学生“先学”外,更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层层递进,如“想一想,试一试”,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本课知识框架。学生先自己尝试构建,学生构建好后在班级里进行部分展示。展示环节学生并不积极,主要原因是对本课的知识结构没有把握好,展示的结果也显示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的掌握并不好。鉴于本班只有少数学生能构建出不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在课堂教学现场笔者临时改变课前预设,把“备用”的环节“想一想,排一排”抽调出来,以此引导学生构建本课完整的知识网络。
再如“我明白……”,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史料,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这一环节不仅拓宽了学生利用教材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在学生初步理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点拨。“融合”有合成为一体之意,所以2011年新课标将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融”是“相互融合”,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师生互动有利于让学生懂得如何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设计题目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思考题相结合,如采用“我想到……”“我知道……”等一系列以“我”为中心的活动。比如“我能做……”要求学生给北魏孝文帝做一个“名片”,而后引导学生对北魏孝文帝做出评价;“我想到……”让学生开放思维,多方面思考生活中与“胡”字有关的东西,比如胡萝卜、胡麻、胡椒……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胡”的了解;而“我知道……”则要求学生说出同学姓氏的来源,最终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各民族的发展、繁荣以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之处。
总之,在“先学后教”理念的指导下,把课标的要求和建议“因地制宜”“因生而动”,从而达到较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表明,本课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等方面是相对成功的。“问题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而一系列以“我”为中心的目标达成环节,不仅易于操作,更易于带着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从历史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本课除了“目标教学”带动课堂高效外,还留下一些新的思考。比如,如何有效开展“问题教学”的课堂模式;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先学后教”;如何在课堂实践中做到“以学定教”等。这些思考可能没有固定的答案,但也许可以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