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875)
国内20年后殖民文学研究述评
张雪峰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875)
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在愈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又暴露出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结论同质化等问题,致使近年来研究态势呈下滑趋势。然而,这种下滑并不意味着后殖民研究的停滞,历经沉淀、反思后的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将朝向跨文化比较以及更加深入、细化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方向发展。
后殖民文学研究;下滑;跨文化比较研究;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
国内对于后殖民理论的引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大量后殖民理论译著、论文集以及相关专著的出版,至1999年,国内后殖民理论研究趋于成熟①关于国内后殖民理论的发展阶段,本文赞同学者陈厚诚的观点,亦认为至90年代末后殖民理论在国内的传播已经趋于成熟。详见陈厚诚《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载于《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125-131页。。国内后殖民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为后殖民文学研究的成熟奠定了基础。随后,国内后殖民文学批评迅速发展。仅以中国期刊论文网为例,以后殖民全文的方式,包括后殖民翻译研究、后殖民理论、文学文本及文化(比较)研究等进行粗略检索,1993—2013年7月,共检索出36052条记录,与1993年的58条记录相比,悬殊的数字对比足以管窥国内后殖民研究这20年的发展概况。
图1 1993-2013年后殖民研究论文数量示意图
上图显示出国内愈20年后殖民研究的动态变化过程:1993—2013年,国内后殖民研究总体呈上升态势。1993—2000年,持匀速增长态势;2000—2012年,国内后殖民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2013年,国内后殖民研究的论文数量却急速下滑。这样的急速变化让人不禁要问:国内后殖民研究遭遇了怎样的瓶颈?又存在何种问题?国内后殖民研究究竟还能走多远?沉淀之后的后殖民研究还能否卷土重来?这一系列的问题将是本文关注的核心。当然,由于后殖民理论的复杂性以及后殖民文学自身的浩繁,本文的后殖民研究梳理工作并不将后殖民理论、后殖民翻译研究等一并纳入,更多是聚焦于国内后殖民英语文学(以小说为主)及文化(比较)批评研究的状况。依据上述动态变化图、参照国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以及考虑到国内后殖民理论的发展这三个综合因素,本文将1993—2013年间国内的后殖民文学文化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93—2000年,后殖民文学文化研究初期;2001—2007年,后殖民文学文化批评的全盛时期;2008—2013年,后殖民文学文化的反思时期。
在这一阶段,后殖民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文本研究以及更多后殖民文学作品的引介方面。在《赛珍珠与后殖民主义理论》[1]一文中,该文作者以赛珍珠的作品思想与赛义德的后殖民观点形成比较,指出她的作品是以真实东方为题材,揭露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主义的虚假性。另一方面,该文认为虽然赛珍珠在一定程度上叙述了西方的进步文化,但不能就此简单地将她定义为殖民主义者,而应该看到她作品中反映出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潜在思想。应该说,该文作者对于赛珍珠作品中的后殖民思想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摆脱了西方与东方、殖民与后殖民、中心与边缘之间对立的困扰,客观地挖掘文本中的东西方关系,进而全面地认识赛珍珠本人的后殖民思想。同时,这一时期对于文学文本中的后殖民身份构建也开始探讨。在《简论〈茫茫藻海〉男女主人公的自我建构》[2]一文中,该文作者探讨了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在寻找自我身份的历程中折射出的殖民与被殖民心理,揭示男权与殖民统治对女性压迫的一致之处,使得女性被殖民者无法实现自我身份的构建。这种解读已经显露出后殖民研究与女性主义交叉、结合研究的趋向。
除了利用后殖民理论对部分作品进行挖掘外,也有一些对更多后殖民文学作品的引介,这一方面表明国内学界对于后殖民文学研究方向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界对后殖民文学文化异质性与多元性的认识已逐步加深。如对非洲作家索因卡、西印度诗人沃尔科特以及奈保尔的介绍等;又如在《尼日利亚的“后殖民小说”》[3]一文中,作者引介了阿莫斯图图奥拉(Amos Tutuola)、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布奇·埃默切塔(Buchi Emecheta)、本·奥克利(Ben Okri)等作家的作品;在《“杂交”的后殖民印度英语小说》[4]一文中,作者以拉什迪《午夜的孩子》为引子,谈及后殖民印度小说的混杂性与多元性。诸如此类的评介为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推动国内后殖民文学文化的发展走向全盛时期。
如果说,1986年非洲作家索因卡与1992年西印度诗人沃尔科特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后殖民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2001年西印度作家奈保尔以及2003年非裔作家库切再获诺贝尔文学奖,使得后殖民文学的发展逐步走向世界文学发展的中心地带。此外,至90年代末,国内对于后殖民理论的认识也逐步成熟,这一切都为国内后殖民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契机。
这一阶段的后殖民文学研究,无论在研究范围、研究深度还是在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国内后殖民诺贝尔奖作家的研究热潮;二是对西方经典文本的后殖民解读;三是将后殖民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的融合,为后殖民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四是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向。
2.1 国内后殖民诺奖作家的研究
国内对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研究情结由来已久,在奈保尔、库切等作家获奖后,国内随之就掀起了一轮奈保尔、库切后殖民研究的热潮。自2002年开始,相当多的论文(含硕、博论文)从后殖民视角分析奈保尔的特立尼达、印度、非洲主题的作品,主要集中于《黑暗之地》、《模仿者》、《毕司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半生》、《游击队员》、《在一个自由的国度》等作品。如梅晓云在《无根人的悲歌——从〈黑暗之地〉读解V.S.奈保尔》[5]一文中解读该部作品作家本人文化归属无根感的写作主题;而《〈米格尔大街〉的后现代、后殖民解读》[6]一文从文本形式层面入手,剖析了该部作品中的后现代元素如互文、黑色幽默表现方式与后殖民无根身份之间的碰撞。此外,也有不少研究关注奈保尔与印度文学之间的渊源。如在《沿袭与超越——评奈保尔的小说〈半生〉》[7]中,该文作者认为该部作品中的父子关系是作家奈保尔本人与印度文化关系的象征;在《奈保尔的印度书写在印度的反响》[8]一文中,该文作者全面叙述了印度学者对于奈保尔作品中的印度书写的不同反应。这些研究分别从内容或形式层面剖析奈保尔作品中的后殖民思想,这使得国内奈保尔后殖民研究更加立体、全面。
虽然国内奈保尔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的范围,但大都聚焦于殖民地文化身份危机,探讨后殖民流散作家无根性与文化身份认同的不确定这一话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化的弊端。另外,国内奈保尔研究更多是聚焦于其印度书写与非洲书写,而对于其早期作品映射出的西印度殖民历史叙事与其作品的牵连并未进行充分挖掘,因此,国内奈保尔后殖民作品研究仍有开拓的空间。
相对于奈保尔的后殖民研究,国内针对库切的后殖民研究则相对更加全面,主要集中于《耻》、《福》、《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小说在非洲》等作品,关注其作品中折射出的南非种族隔离、殖民创伤、后殖民流散作家心理以及叙事形式等问题。如在《写实主义文学对文明冲突理论的呼应——细读库切的小说〈耻〉》[9]一文中,作者分析了《耻》中展现出的西方文明与南非文化的冲突以及南非对殖民历史的当代抵抗;而在《两种帝国理念的对照:论库切寓言体小说〈等待野蛮人〉》[10]一文中,作者认为该小说是以寓言的形式反思帝国霸权。与此同时,一些学者挖掘库切作品中的女性话语叙事方式,如在《库切小说〈敌手〉中的女性主义叙事视角》[11]中,作者认为库切打破了女性沉默的叙事方式,消解了西方权威叙事手段;在《从属下角度解读J.M.库切的小说〈耻〉》[12]一文中,作者借用斯皮瓦克的女性属下思想,探讨库切在该部小说中表述女性话语权的方式。除了研究具体作品中的后殖民性以外,部分学者亦致力于探讨库切的整体创作方式,如在《边缘处境中的自由言说——J.M.库切与压迫性权威的对抗》[13]一文中,作者指出库切以自由言说的创作态度试图构建南非文学独立属性,并以此对抗欧洲文学的霸权;而在《历史的竞争者——库切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超越》[14]一文中,作者认为库切超越了传统历史写作的方式,并探讨其再现历史的叙事方式。应该说,从2003年开始,国内对于库切作品中的后殖民性研究相对较为集中,也愈发完善。2004年、2010年举办的“库切小说研讨会”和“库切作品学术研讨会”并出版的《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论文集,以及数篇关于库切作品的硕、博论文,都足以显示国内库切文学作品研究的热度与卓越成果。
2.2 对西方经典文本的后殖民解读
艾勒克·博埃默(Elleke Boehmer)指出,殖民文学“是由欧洲殖民者为自己所写的关于他们所主宰的非欧洲领土上的文学,体现一种帝国主义者视角”[15]3,而后殖民文学总体上是“对于殖民关系做批判性颠覆性审视的文学,它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抵制殖民主义视角”[15]3。换而言之,殖民文学或西方文学中的帝国主义视角以及后殖民文学中的反殖民主义视角都是后殖民文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因此,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一方面注重挖掘更多新的后殖民作品,另一方面对于西方经典文学中的殖民性或后殖民性研究也有深入的研究。
国内对于西方经典文学的殖民性或后殖民性研究涉猎范围较广,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但主要集中在以下文本中:《印度之行》、《黑暗的心》(或译为《黑暗的心脏》)、《吉姆老爷》、《简·爱》、《鲁滨逊飘流记》、《名利场》、《远大前程》、《暴风雨》以及玄学派诗人多恩的诗歌等。学者们集中探讨这些作品背后隐藏的殖民意识形态,以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冲突等问题,譬如对同一作家作品的后殖民性进行多层面的探讨,这也显示出学界对后殖民文学认识的深入程度。如针对康拉德作品的讨论,在《论〈黑暗的心〉中的反殖民主义主题》[16]一文中,该文作者认为康拉德作为殖民作家却具有反殖民主义思想,“康拉德使人们看清了殖民主义者的丑恶嘴脸。书中的反殖民主义主题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家,为前殖民地国家的反殖民主义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而在《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17]一文中,作者认为该部小说体现出作家本人既有反殖民主义倾向亦有种族主义倾向;同样,在《解读康拉德小说中殖民话语的矛盾》[18]一文中,作者通过对《黑暗的心灵》以及《吉姆老爷》的文本分析,认为康拉德作品中的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意识共存,具有矛盾性;在《〈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19]一文中,作者指出不能生搬硬套后殖民理论,亦不能忽视该部作品中非洲民族反抗殖民霸权的隐性叙事。虽然这些解读包含截然相反甚至于针锋相对的观点,但恰恰是这样具有批评性的对话,才使得国内后殖民文本解读更加全面。
国内不仅对英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进行后殖民解读,这种解读方式亦延伸至美国文学作品中。譬如在《〈白鲸〉和美国的帝国主义视野》[20]一文中,作者认为《白鲸》映射出美国帝国思想构建的雏形;在《惠特曼的后殖民迷情与国族建构》[21]一文中,作者指出惠特曼诗歌中隐含的殖民话语;在《福克纳和后殖民研究》[22]一文中,作者以后殖民理论分析了福克纳的两部作品,指出美国南方文学与后殖民思潮的重合之处;在《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土著文学——路易丝·厄德里齐的〈痕迹〉》[23]与《〈绿绿的草,流动的水〉:印第安历史的重构》[24]中,两位作者都聚焦于美国印第安民族反抗殖民历史的话语策略。诸如此类的探讨,不仅打破了阅读审美的常规思维,增加了文本解读的新意,亦进一步延展了后殖民文学研究的宽度。
2.3 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
除了研究广度与深度外,后殖民亦与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积极结合,以求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新角度解读文本,探讨深受殖民迫害与男权统治的殖民地女性的反话语策略、女性书写传统以及边缘女性生存状态。
国内后殖民女性研究首先是针对这一方法理论自身的探讨。在《后殖民研究中的女权主义思潮》[25]一文中,作者向国内读者介绍了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源头、主张与动向;而在《性别意识与族群政治的复杂纠葛: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26]一文中,作者指出了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文化背景、话语特征及具体批评实践。这些探讨都为随之而来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文本批评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母亲(Mother)/他者(Other):〈女斗士〉中的“对抗叙事策略”》[27]一文中,作者谈及了该部作品中的女性的反叙事策略;在《后殖民语境中的解构与回归——解读〈藻海无边〉》[28]以及《边缘女性生存:谁是〈简·爱〉中的疯女人——〈茫茫藻海〉的底蕴》[29]中,论述者都集中于殖民地边缘女性的生存困境;在《〈寻找母亲花园〉的黑人女性主义传统——兼谈爱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主义观》[30]一文中,作者集中探讨了美国黑人女性写作传统与写作策略。
除此之外,研究者们亦积极拓宽文本范围,引介国内较少研究的新作家,关注更多族裔女性的生存状态,如在《后殖民文学“静默”主题的女性视角——三位女性后殖民作家及其作品》[31]一文中,作者介绍了非洲裔女作家努贝希·菲利普(Marlene Nourbese Philip)、印度裔女作家阿妮塔·德塞(Anita Desai)、日裔女作家乔伊·可嘉娃(小川)(Joy Nozomi Kogawa)三位女性作家笔下“静默”的不同方式与不同寓意。
不可否认,这样的理论探索与批评实践都细化了后殖民研究的方法,丰富了文本的意义,但从中也能暴露出一些问题,即过度关注文本的意识形态层面,几乎都集中于殖民地女性反抗或无法反抗的内容探讨,而忽视了不同文本的形式美学,这样就容易导致研究结论的单一化。
2.4 后殖民文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向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约瑟夫·琼(Joseph Jone)提出以“terranglia”统称一切小写的英语文学,接着“英联邦文学”又获得广泛认可,但它也折射出地理与政治局限性。紧接着又从大学课程设置的“第三世界文学”再到英语新文学(new literatures in English)直至后殖民文学这一统称被广泛认可[32]22。后殖民文学的命名折射出后殖民文学就是要以不同民族、种族、性别为基础特征,但又超越不同民族、种族的区域文化界限,形成兼容、多元、异质的文化书写模式。后殖民批评家阿什克罗夫特(Bill Ashcroft)也明确指出后殖民地文学的广阔范围,涵盖了“非洲,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加拿大、加勒比诸国、印度、马来西亚、马耳他、新西兰、巴基斯坦、新加坡、南太平洋岛屿各国以及斯里兰卡的文学,都属于后殖民文学,美国文学也属于这一范畴。但由于美国目前在经济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公认的广泛影响,美国文学的后殖民性质尚未被广泛认识”[32]2,然而我国后殖民文学研究长期集中在英美文学领域,这种环境与后殖民文学的多元研究趋势并不协调。
因而,在本世纪初,有学者就明确提出拓展英语文学研究以及关注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的建议。2002年,学者王腊宝在《走向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33]一文中,指出国内学界偏英美文学研究的现状,强调拓展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此后,后殖民英语文学的范围有了极大的拓展。印度文学、加拿大文学、澳大利亚文学、马来西亚华人文学、加勒比文学、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美国华裔文学、日本后殖民文学研究等在国内全面开花,亦涌现出一大批关注后殖民英语文学的有代表性的学者,如王腊宝(澳大利亚文学),石海军(印度英语文学),蓝仁哲、傅俊(加拿大文学),张德明(加勒比文学),任一鸣、瞿世镜(英语后殖民文学)等①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些学者都纷纷聚焦于不同国家、地域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并发表多篇相关领域的论文,出版了相关专著。,这些学者的研究带动了国内后殖民文学多元研究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我国英语文学研究的步伐。
虽然参照国内期刊论文网的统计,2008—2012年后殖民的研究论文持续增长,但实际上,2008年前后的后殖民文学研究总体上还是集中于奈保尔、库切、拉什迪、莫里森、沃克等一些重要的后殖民作家,而且大多观点相似,都是集中探讨后殖民身份,流散异化感与无根感,被殖民者被边缘化、他者化这些主题上,以至于后殖民研究走向结论的单一化与普适化。再加之国内外国文学研究方法本身的匮乏以及对后殖民理论方法的过度滥用都促使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走下坡路。因此,出现2010—2012年后殖民研究的论文数量增长缓慢,以至于2013年急剧下滑的现象就不足为奇。
尽管面对后殖民研究即将走入僵局的现状,国内后殖民文学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倾向。一是结合新的理论方法如生态批评等研究后殖民文学。譬如在《论后殖民生态批评研究——生态批评的一种新维度》[34]、《后殖民生态批评述略》[35]等文章,介绍了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的渊源、范式以及批评的新维度;《后殖民生态视角下的〈耻〉》[36]与《寓言叙事与喜剧叙事中的动物政治——〈白虎〉的后殖民生态思想解读》[37]等文章,都是尝试以后殖民生态批评研究的新方法解读文本。二是跨文化批评互动模式的形成,尤其是聚焦于不同文本间的影响研究。在《后殖民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38]一文中,作者探讨了后殖民文论与圣经批评之间的互相促进;在《〈杰克·迈格斯〉:重写帝国文学经典》[39]一文中,作者将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的小说《杰克·迈格斯》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远大前程》进行了比较探讨,既重新审视了西方经典文学,又展现了澳大利亚后殖民文学的特色;在《殖民文学经典与经典改写——析库切小说〈福〉对〈鲁滨逊〉的后殖民改写》[40]一文中,作者剖析了改写文本的反话语机制,触及到了后现代文本与后殖民文本的交叉影响。应该说,这些新批评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都显示出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的视角转向,即积极实现文学文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跨文化交叉与多元性。从这一新趋向可以预言,国内后殖民研究不会是昙花一现,仍旧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虽然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在这20年里研究成果颇丰,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几乎都是自成体系,未把后殖民文学放入后殖民文学跨文化间互动的语境内,因此后殖民文学、文化自身的领域空间未被完全拓展。譬如可以将非洲文学、西印度文学、非裔美国文学这些蕴含黑人文学表征方式的文学进行跨文化差异的探讨。
(2)对后殖民文学含混性、矛盾性的话语特色只是停留在表层认识,尚未全面探索殖民历史、地域文化、殖民心理、意识形态等方面在文学领域的异质性与差异性,譬如在富裕、强盛的白人主流社会(如美国)写作的黑人(少数)文学与非洲黑人本土(多数)文学之间就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倘若将其按黑人文学统一对待,势必会忽略其文化异质性。
(3)后殖民研究的本质是以质疑、反思、拓展为基础理念的文化参照,即借这种理念反观自身文化。因此,后殖民文学的书写目的亦绝非纯粹、直接的反抗(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后)目的,而国内很多文本分析的落脚点更多停留在普适性的反对霸权、反对殖民控制的认识框架内,这样的认识体系势必会偏向文本的外部研究,而忽略文本的内部研究,即文本的形式审美。
(4)尽管非裔英语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加拿大文学、印度英语文学、华裔英语文学、加勒比英语文学等研究已经开展,但未形成大规模的研究气候,更多停留在文本介绍方面,对许多作家的研究并不深入。因此,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仍然有待拓展、深入与细化。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国内学者积极探索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趋向。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二届专题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新时期英语文学的研究方向就是“作为当代英语文学研究主体的英美文学研究,在已有深厚基础上要做到精深;对于英美之外的英语文学研究则要向博大的方向发展,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爱尔兰等国家的英语文学纳入研究视野和高校文学教育中。”[41]也就是说,国内学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文学研究的跨文化比较以及多元研究方向。因此,在这样的学术大环境引导下,国内后殖民文学研究不仅需要回到具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去回答“谁在说话”、“为谁而说”、“为何说话”等问题,还要有“谁和谁在说话”、“说了什么”、“如何说的”、“说的一样吗”的拓展意识,这样才能推动后殖民跨文化英语文学研究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后殖民文学研究。从这一角度而言,国内后殖民研究才刚刚起步。
[1]郭英剑.赛珍珠与后殖民主义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3):38-43.
[2]曹莉.简论《茫茫藻海》男女主人公的自我建构[J].外国文学评论,1998(1):54-59.
[3]瞿世镜.尼日利亚的“后殖民小说”[J].社会科学,1997(8): 70-73.
[4]石海峻.“杂交”的后殖民印度英语小说[J].外国文学动态,1999(6):8-10.
[5]梅晓云.无根人的悲歌:从《黑暗之地》读解V.S奈保尔[J].外国文学评论,2002(1):72-78.
[6]张德明.《米格尔大街》的后现代、后殖民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2(1):66-71.
[7]聂薇.沿袭与超越:评奈保尔的小说《半生》[J].当代外国文学,2007(4):109-114.
[8]尹锡南.奈保尔的印度书写在印度的反响[J].外国文学评论,2006(4):50-59.
[9]蔡圣勤.写实主义文学对文明冲突理论的呼应:细读库切的小说《耻》[J].外国文学研究,2004(4):97-101.
[10]王敬慧.两种帝国理念的对照:论库切寓言体小说《等待野蛮人》[J].外国文学研究,2006(6):153-158.
[11]韩瑞辉.库切小说《敌手》中的女性主义叙事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7(4):38-42.
[12]田晓南.从属下角度解读J.M.库切的小说《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38-42.
[13]高文惠.边缘处境中的自由言说:J.M.库切与压迫性权威的对抗[J].外国文学研究,2007(2):150-157.
[14]段枫.历史的竞争者:库切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超越[J].当代外国文学,2006(3):28-36.
[15]Elleke Boehmer.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P,2005.
[16]徐平.论《黑暗的心》中的反殖民主义主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3):35.
[17]赵海平.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J].外国文学评论,2003(1):74-80.
[18]傅俊,毕凤珊.解读康拉德小说中殖民话语的矛盾[J].外国文学研究,2002(4):92-95.
[19]殷企平.《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J].外国文学评论,2001(2):144-151.
[20]王彦兴.《白鲸》和美国的帝国主义视野[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6):66-69.
[21]杨金才.惠特曼的后殖民迷情与国族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06(4):104-114.
[22]马修斯,段俊晖.福克纳和后殖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5):8-12.
[23]王建平.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土著文学:路易丝·厄德里齐的《痕迹》[J].外国文学评论,2005(2):42-50.
[24]邹惠玲.《绿绿的草,流动的水》:印第安历史的重构[J].外国文学评论,2004(4):40-49.
[25]胡玉坤.后殖民研究中的女权主义思潮[J].妇女研究论丛,2001(3):50-55.
[26]林树明.性别意识与族群政治的复杂纠葛: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2(3):14-21.
[27]陆薇.母亲(Mother)/他者(Other):《女斗士》中的“对抗叙事策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34-37.
[28]曾莉.后殖民语境中的解构与回归:解读《藻海无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26-29.
[29]何昌邑,区林.边缘女性生存:谁是《简·爱》中的疯女人——《茫茫藻海》的底蕴[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42-45.
[30]曾竹青.《寻找母亲花园》的黑人女性主义传统:兼谈爱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主义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75-79.
[31]任一鸣.后殖民文学“静默”主题的女性视角:三位女性后殖民作家及其作品[J].中国比较文学,2002(1):120-132.
[32]Bill Ashcroft,Gareth Griffiths,Helen Tiffin.The Empire Writes Back:Theory&Practice[M].London:Routledge,1989.
[33]王腊宝.走向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95-99.
[34]江玉琴.论后殖民生态批评研究:生态批评的一种新维度[J].当代外国文学,2013(2):88-97.
[35]朱新福,张慧荣.后殖民生态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2011(4):24-30.
[36]朱峰.后殖民生态视角下的《耻》[J].外国文学研究,2013 (1):50-54.
[37]姜礼福.寓言叙事与喜剧叙事中的动物政治:《白虎》的后殖民生态思想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10(1):89-95.
[38]梁工.后殖民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J].外国文学研究,2010(5):88-94.
[39]彭青龙.《杰克·迈格斯》:重写帝国文学经典[J].外国文学评论,2009(1):191-201.
[40]张勇.殖民文学经典与经典改写:析库切小说《福》对《鲁滨逊》的后殖民改写[J].国外文学,2011(1):152-158.
[41]徐璐.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二届专题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3(2):172.
责任编辑:柳克
A Survey of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 in China
ZHANG Xue-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The last two decades have witnessed great achievements in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 in China.Meanwhile,some hidden problems are exposed,such as the unitary research methods and similar conclusions in different articles,which cause a decline in the domestic postcolonial study in recent years.However,this decline certainly does notmean the stagnation of postcolonial study,on the contrary,the domestic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 willmake a new start towards the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nd diverse postcolonial English literature study.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decline;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study;postcolonial English literature study
I0-02
A
1009-3907(2014)03-0356-06
2013-11-18
张雪峰(1982-),女,甘肃庆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