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敏 戴静
摘 要:城市资源系统是一个由城市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要素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在总结“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该系统的评价原则,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城市资源分为3大类9个亚类30个评价项目,每个项目给予了具体的定性或定量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建立的城市资源系统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关键词:城市;资源系统;评价标准;“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27-06
引言
一座城市如同一个有生命力的人。人体每天需要从外部环境吸收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长发育和各种器官的正常工作。同理,城市每天也要从环境中吸收物质、能量,通过加工和转化,形成供城市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类资源[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各类资源不断聚集于城市,并被吸收、转化和利用的过程。城市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资源聚集体”[2]。
城市资源系统是城市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由城市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要素共同构成[3]。作为城市的一个子系统,城市资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1)为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提供物质、能量、信息和人力资源,使城市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正常运转,为城市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2)与生态子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交融,构建和谐舒适的城市生态环境[4]。城市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本身就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总之,城市资源系统为城市的发展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
在中国,“两型社会”建设实际上是一项以城市为主体,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总目标的系统工程。因此,研究“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评价指标,探讨其构建标准,对于推动中国“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国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此社会各界开始关注“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首先,关于“两型社会”本质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07—2010年国内各种学术期刊。田文富(2007)指出,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一致,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5]。吴焕新、彭万力(2008)将“两型社会”描述为一个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各类资源配置合理,循环利用,保护措施得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王鹏(2009)认为,“两型社会”建设就是在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倡低碳消费,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极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蔡景庆(2010)从资源环境、人文科技、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控等方面,深入探析了“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提出 “两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必然形态[8]。此外,蒋均时、张博颖(2007)[9],阳中良、周雪敏(2008)[10],吴郁玲、曾菊新(2008)[11],邹晓涓(2009)[12]等,也深入探讨了对“两型社会”的本质内涵。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两型社会”的内涵表述不一致,但其核心内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
其次,关于“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从“两型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其与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展开的。湖南省统计局(2008)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 三个方面,建立了 29 个监测考核指标[13]。同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发改委(2008)共同制订了长株潭城市核心区“两型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文建设等四 个方面共 43 个指标,其中,特别是资源环境方面的指标多达22 项[14]。李正辉、任英华(2009)从“两型社会”特征出发,构造了“经济、社会、制度3个要素、八个方面、61个三级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详细阐述了指标的说明对象及其关联性;并从指标标准的国际对比、前瞻性和统计推算三个方面说明了指标体系应用的原则[15]。朱顺娟、郑伯红(2010)在全面理解“两型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含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权数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做出了合理界定。并借助这一指标体系,监测长株潭2005—2007年间的“两型社会”建设现状情况[16]。廖小平、孙欢(2011)认为,“两型社会”具有生态文明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征,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会模式。从工业文明时代发展起来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两型社会”的建设水平作出科学评价,伴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评价指标也将逐步被改进、被生态化。因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评价“两型社会”的科学的指标体系[17]。以上“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将资源、环境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而GDP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参考指标。由此可见,对“两型社会”建设标准的衡量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质量。
第三,关于“两型社会”评价方法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王茜茜、周敬宣(2011)等以武汉市为例,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法的“两型社会”评价方法。作者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子系统出发,构建了武汉市“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武汉市2000—2009年数据作为样本,将多维评价指标值投影为一维投影数据;引入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寻求最佳投影方向;通过对武汉市2000—2009年“两型社会”发展状况的投影值大小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最佳投影方向信息研究了各个指标对武汉市“两型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8]。曹玮(2012)采用突变级数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水平(2005—2009年)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该方法将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有机结合,按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减少了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19]。李鑫(2012)以长株潭为例,采用归纳演绎法、调查研究法、量化值加权函数法等方法,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资源节约与利用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人口素质、社会和谐程度等六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含有15个一级指标、53个二级指标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权数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做出了合理界定[20]。以上评价方法都是借鉴数学方法来研究“两型社会”的特征。
此外,以“两型社会”内涵为基础,研究产业发展[21]、文化发展[22]、区域与城市发展[23]、政府管理创新[24]等方面的成果也非常多,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视角与以上学者有所不同。作者通过分析城市资源系统的特征,建立“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评价指标和构建标准,寻找“两型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成功因素。作者以为,中国“两型社会”建设重点在城市,关键在资源系统。
二、“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特征
“两型社会” 是指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前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节约,并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保护自然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力争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后者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25]。因此,“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应具备以下特征:
1.资源消耗量小,且能实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由于人口的高度密集与大量聚集,城市既是资源消耗总量最大,也是人均资源消耗量最大的区域。因此,充分利用各类城市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社会产出,是“两型社会”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是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基本要求。资源的循环利用是指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上一个环节的废弃物应成为下一个环节的资源,实现从“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反复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降低自然资源消耗的数量和强度,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既能保证当代人对资源利用的需求,又能保证不影响子孙后代对资源利用的需求。
2.各类资源配置合理,系统运行平稳
城市资源包括城市的物质、文化、人力资源三大类型。其中,物质资源是有形资源,规定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空间范围,构成了系统的边界;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淀积下来的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系统的核心;人力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也是一切城市资源的创造者、利用者、保护者,在城市资源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26]。“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中,物质、文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比例和配置数量应处于一个最合理状态,我们称这种状态为“帕累托最优”。在这种状态下,资源系统能不断自我完善,保持动态平衡。
3.自净化能力强,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
“两型社会”中,资源节约型社会侧重于降低资源消耗的数量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环境友好社会则更加强调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环境容量为标准,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一定限度内,彻底消除各种污染,以降低社会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资源来源于环境,而环境本身也是资源。由此可见,“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不仅自身是一个自净化能力强的有机系统,而且还能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处,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4.协调功能强,基础性作用明显
事实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并不是完全并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是比前者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一个社会如果是资源节约社会,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一个社会如果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则它必然是资源节约的社会[27]。城市资源系统在“两型社会”城市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只有资源系统才能保证城市系统的各个部分运行协调和平衡。因此,资源系统本身必须具有很强的协调性,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才能充分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构建标准
根据“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基本特征,在确定“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构建标准时,必须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考虑到城市资源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定评价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若干指标在资源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使城市资源系统的评价结果既能客观反映城市环境友好、社会协调发展的状况,又能体现城市资源科学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状况。
实际工作中,在建立“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指标体系时,既要选取全面反映城市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的基本指标,又要将这些指标与城市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指标相结合。通过后者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反应前者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2.可行性原则
“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统计方法,应力求做到简便易行,并能充分利用现行的、可量化的统计数据,按照现有的统计报表制度来设计指标体系,并能通过一定的统计调查和统计设计获得可靠数据,以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分类核算。特别是在反映同一调查目的的两种不同指标选择上,尽量选择调查统计成本较低,较易取得的数据,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节省人力与物力。
实际工作中,各类统计年鉴的数据往往是研究工作的首选;其次是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因此,设计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3.差异性原则
“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评价指体系应具有纵向差异性与横向差异性。纵向差异主要是时间上的差异,说明城市各类资源的配置基本符合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实际状况,随着时间推移与社会进步,评价指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横向差异是指资源配置的种类、数量等,在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城市,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会有差异。
实际工作中,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目标城市的实际状况,选取涵义明确、口径一致的统计指标,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得出明确的统计结果,使各类型资源的数量、种类等既能反映现实情况,又能满足“两型社会”建设需要。
4.可控性原则
基于“两型社会”的城市资源系统评价指标,应该是能够被控制的。城市政府能够运用现有的政策手段或市场手段,对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实现优化配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各类资源的数量、质量、种类等实施调控,使资源的比例关系配置合理。
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两型社会”标准,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调整各项资源配置的指标,使之朝着“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目标方向发展,使城市资源配置的种类、数量、质量、时间、空间更加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
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在遵守以上四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的特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标准。
具体做法是:首先按照城市资源的形态特征,将城市资源分为物质、文化、人力等三大主要类型;然后按照资源属性分别将物质、文化、人力资源分成9个亚类;最后参考有关“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标准以及城市规划技术指标,确定每一个亚类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评价项目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确定,既要综合考虑其在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代表意义,又要考虑它们对于“两型社会”建设所起的作用(见下页表1)。
指标体系中,要素类资源是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输入性资源”,它们将被转化为城市的公用服务类资源和商品类资源。这是“两型社会”城市资源系统形成的基础。
因此,指标类型不宜太多,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公用服务类资源和商品类资源是反映“环境友好”的主要指标,前者与城市公共服务状况相关,后者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相关。物质资源评价标准的确定主要参考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28]、生态城市[29~30]、可持续发展城市[31]的有关评价指标。文化资源、人力资源也是城市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两型社会”城市,物质资源是基础,文化资源是内涵,人力资源是关键。
因此,建立城市资源系统评价标准时,物质资源注重的是“量”,而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注重的是“质”。按照这一思路,上页表1中的第14~21项标准的设定,主要考虑城市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与保护等基本内容;第22~30项标准的确定,主要考虑城市人力资本的基本配置以及人力资源利用率。
结语
首先,任何一个研究对象的“评价标准”的确立,既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又是一项必须面对的任务。因为没有标准,就无法判断研究对象的“好”与“差”。但是,对任何一个研究对象要给出一个评价的“绝对标准”是很难的。从“两型社会”的视角,提出城市资源系统的评价标准,实际上也只能是一个“模糊标准”。
其次,“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实现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实现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基于此,笔者将城市资源分为3个主类、9个亚类、30个具体评价项目。力求从城市资源配置的角度,反映“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第三,“两型社会”的资源节约型,主要针对具有自然属性的要素类物质资源。因此,选取评价指标时,主要选取了土地、水、绿地和能源资源。为了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在第5项特别强调“非耗竭性能源占比为70%以上”。这就意味着,符合“两型社会”标准的城市能源消耗,主要应以新能源为主。公用服务类资源和商品类资源,从用途上看,都是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类型。“两型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首先应该是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便利和丰富。因此,标准的设定应根据“差异性原则”,既考虑城市的规模和性质差异,又考虑城市发展阶段的差异。
第四,从属性上看,文化资源是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逐渐积淀的产物,是城市内涵的体现;从形态上看是无形资产。其作用在于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知名度。本着对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将文化资源分为历史、现代、其他文化资源三个类型。历史文物资源是各级重点保护类型,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现代文化资源和其他文化资源,则以开发利用为主。因此,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考虑文化资源配置的完整性,也要考虑文化资源在“两型社会”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基于“两型社会”的城市人力资源,不仅整体素质高,而且各类人才能够满足“两型城市”建设的需要,能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城市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因此,人力资源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考虑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配置。按照城市人力资源服务岗位,将其分为技术型、管理型和其他类型。确定评价标准时,作者参考了北京、上海、长沙等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数据。限于篇幅,这些数据不能一一列出。
最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前有关“两型社会”建设的研究文章,很少涉及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对“两型社会”的误解和偏见。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中的资源有各种类型,“资源节约”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也应包括其他非自然资源的节约。“环境友好”也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友好,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友好。因此,认识和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应该从系统观点出发,考察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原理,而且对于“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基于“两型社会”的城市资源系统,应该是一个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系统。建设“两型社会”城市的关键,首先是要建设一个功能全面、质量优良的城市资源系统,以保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安敏,刘慧芳.关于“城市医学论”的构想[J].城市,2008,(7):44-47.
[2] 潘安敏,李文辉.论城市资源系统[J].兰州学刊,2009,(9):64-67.
[3] 潘安敏,陈松岭,李文辉.城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变[J].经济地理,2009,(12):29-32.
[4] 潘安敏,郭冬梅.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问题、对策[J].城市,2007,(1):63-66.
[5] 田文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学习论坛,2007,(7):66-68.
[6] 吴焕新,彭万力.“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对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01-106.
[7] 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2):5-7.
[8] 蔡景庆.“两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必然形态[J].前言,2010,(19):112-116.
[9] 蒋均时,张博颖.论“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7,(5):
23-27.
[10] 阳中良,周雪敏.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4):75-80.
[11] 吴郁玲,曾菊新.试论“两型社会”建设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8,(4):85-88.
[12] 邹晓涓.构建两型社会的思考与探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70-72.
[13] 湖南省统计局.“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研究[EB/OL].湖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网,http://lx.hnu.cn/.
[1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发展与改委委员会.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EB/OL].http://www.xiangtan.gov.cn/.
[15] 李正辉,任英华,姚莉媛,王佳.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128-132.
[16] 朱顺娟,郑伯红.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89-93.
[17] 廖小平,孙欢.两型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92-96.
[18] 王茜茜,周敬宣,李湘梅,肖人彬.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武汉市“两型社会”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生态学报,2011,(20):364-370.
[19] 曹玮.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两型社会”建设动态趋势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2):68-72.
[20] 李鑫.“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61-64.
[21] 程鑫.两型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求索,2012,(10):233-235.
[22] 龙玉祥.两型社会背景下企业生态文化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7):42-44..
[23] 朱俊成,杨益明,陈志.两型社会视域下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研究——以省会城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44-49.
[24] 刘细良,邹华.基于“四化两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J].金融经济,2011,(18):58-60.
[25] 李晖.两型社会建设视野中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湖南区域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9):53-60.
[26] 潘安敏,陈松岭,李文辉.城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变[J].经济地理,2009,(12):29-32.
[27] 何胜.长沙两型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评价体系初探[EB/OL].湘企网,http://www.xqw.gov.cn/html/,2008-12-11.
[28]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EB/OL].中国新闻,http://news.xinhuanet.com,2007-05-30.
[29] 王伟.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57-160.
[30] 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7):87-92.
[31] 官冬杰,苏维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5):74-77.
[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