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国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014-06-25 12:02冯子懿
艺术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国画传统文化教学

摘 要: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中国国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国画振宇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因此,本文以国画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线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画;教学

1 中国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画简称为“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孕育、发展和成熟,中国画别具一格,自成体系,在美术领域中大放异常。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促进学生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论为根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一是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经典的感悟,深刻理解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涵。二是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论的学习,使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画的精华,达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优秀传统的目的,从而更好进地行中国画的创作和创新。中国画教学,作为一门带有浓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背景的艺术学科,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根基所在,只有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才能使中国绘画的艺术符号真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1]

2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学中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画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在当前现实状况中许多人对中国的许多优良传统文化持漠视态度,在国画教学中亦缺失对传统文化的保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艺术类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当前,我国的高考录取模式虽然逐步提升文化课成绩的比重,但是相对而言入学门槛的文化成绩偏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知识储备较低,更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准理解和把握。因此,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而言,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如何能够很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确实是一个难题。

二是艺术的文化背景缺失。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我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各类思潮纷纷冲击中国,加上中国在世界上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贫富差距较大,使当时大部分人的思想产生转变,把现实的错误、落后一股脑儿地算在了传统文化的头上,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彻底否定,断裂传统,甚至全盘西化。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此外,现代人知识结构的改变也给传统文化的承接带来了困难,而且人们大多追求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实际效果,而不重视文化带来的精神满足。[2]因此,倡导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倡导中国画的繁荣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是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的不适应。不可否认,当前中国画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着很大的被动性。第一,中小学生基础教育对传统文化培养的力度不够,与中国画所需的素质要求和知识储备、教育基础的积累等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第二,除此之外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的“满堂灌”和“一言堂”,这极不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悖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初衷。第三,当前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和标准也决定了学生的中国画基础素质差,从而给教学带来被动性。美术艺术类专业在招生时要求不管学生学习的是何种画种,素描和色彩是必考项目。因此,这就必然决定了考生在学习绘画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用于素描和色彩的学习,因而对中国画的学习就少之又少,更不知道国画的发展史。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学生中严重的缺失。

3 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国画属于我国文化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国画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其繁荣与振兴为我国文化产业注入了极大的新鲜血液。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国画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习好中国画,首先,必须先打好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其次,在国画教学上应安排合理的教学体制,制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提高中国画教学质量。因此,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画教学中的作用,从多方面多角度共同努力,促进国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创作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从而促进中国画教学的不断提高、发展。

第一,加强美术专业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和文化科目成绩。对于我国的国画教育而言,应当从源头抓起。对美术专业学生来说,理论的学习是一种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文化积累,它势必会成为学生日后绘画创作灵感的源泉,它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肯定,因而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严抓文化科目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把文化课成绩作为与艺考成绩同等重要的标准。全面加强中国美术史、画论、古典文学、旧诗词等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学习,从而变教学的被动为主动,从根源上保证输送到大学的艺术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文化涵养达到要求,促使他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毕竟作为一个全面的艺术类人才,专业天赋和综合性的文化素养缺一不可。

第二,对传统文化的汲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美术类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辨别能力。对于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辨识能力。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不可盲目地全部拿来使用或全部相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临西方社会各型各色的思想大冲击,各类思潮充斥在中国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国画教学和创作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辨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对国外文化过分盲目的追捧,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应有区分地继承,体现在作品中即不会显得偏激,也使美术作品展现出特有的艺术性。因此,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论为根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一是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经典的感悟,深刻理解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涵。二是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论的学习,使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画的精华,达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优秀传统的目的,从而更好进地行中国画的创作和创新。[3]

第三,进一步改进教育模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国画的教学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应当大胆探索,积极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兴趣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评价激励教学法等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将一些比较经典的传统作品融入国画创作之中,在一些历史环境中去寻找有“中国语言”的字眼,从而促使学生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思维得以解放,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中国画教学,作为一门带有浓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背景的艺术学科,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根基所在,只有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才能使中国绘画的艺术符号真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维婷.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J].水墨丹青,2013(12).

[2] 张立群.论传统文化与当代过程教学[J].创新教育,2014(1).

[3] 吕玉娇.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高校国画教学改革的思考[J].美术教育,2012(11).

作者简介:冯子懿(1994—),女,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美术学(国画)专业。

猜你喜欢
国画传统文化教学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国画欣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