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的内在特色研究

2014-06-19 02:49:36张增赋
传媒 2014年12期
关键词:我是歌手舞台设置

文/张增赋

纵观近年来的选秀节目,多是民间“草根”一夜爆红的现象。观众对这些题材的选秀节目早已丧失新鲜感,在这种情况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出现,打破了多年来选秀节目的常态思维,通过已经成名的歌手进行竞赛,将关注的焦点由“草根”转移到了真正的歌手之间的较量。该节目自播出以来备受关注和好评,收视率直线上升,它的成功有其内在的原因,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该节目的内在特色。

悬念设置层出不穷

《我是歌手》首期播出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来参加比赛的歌手都有谁?两轮比拼之后谁会被淘汰?谁还能继续留在舞台上为大家献唱?比赛当中,歌手会为大家带来什么样的作品?歌手排名怎样?下期新加入的歌手会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不管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坐在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甚至是歌手自己都会反复疑问,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正是节目设置层层悬念的结果。

《我是歌手》的节目设置是以“生存”为主线,这一成功的定位造就了节目的极大看点。每期7位歌手都会为大家献唱一首歌曲,之后由500名大众评审进行投票排名,淘汰最后一名并由新的选手补充进来,为了能继续留在这个舞台上唱歌,每一名歌手都竭尽全力选歌、排歌、表演。同时,哪位歌手能在舞台上存活的时间越长,那么他的关注度必然会越来越高,所以,节目组以“生存”做定位,一方面成功地激励了选手参加比赛,同时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节目悬念的设置有许多有利的因素,首先,节目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变数、紧张又刺激的过程,这就会吸引观众的持续关注;其次,为了将保密工作做得好,每位参赛的歌手、评审团的成员都与节目组签订了保密协议,这也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期待程度;最后,悬念的设置为节目气氛的烘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尤其体现在最后公布排名的时候,各位选手和经纪人彼此鼓励,屏气凝神地等候节目导演宣布结果,而导演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先从第4名开始公布,选手们的紧张心情被挑起,观众们的内心也随着导演公布的结果而发生变化。每一位歌手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内心真实的心理活动,观众也跟着歌手的情绪起伏、一起紧张、一起激动。节目中有歌手紧张的神情,有经纪人惊喜的表情,有观众意想不到的反应,各种瞬间的捕捉,给节目带来了精彩的内容,这也造就了节目最大的看点。

追寻怀旧路线 挖掘观众心理

《我是歌手》这个节目主打怀旧路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的歌手多为一些老牌歌手。这些老牌歌手并不是年龄大,而是从演唱的生涯来看,他们已过了演唱的巅峰阶段,但是他们的回归和他们带来的深情演唱依旧能够打动观众。虽然这些老牌歌手大多阔别舞台多年,但是这次的回归给观众带来了许多难忘的回忆,更带来了经典的怀旧氛围。

这些歌手带来的经典怀旧歌曲,勾起了观众的美好回忆。比如第一季节目中,陈明的一首《等你爱我》将70、80后的观众带回了那个青涩浪漫的青春年代,唤起了他们美好的回忆和对那段时光的追忆;黄贯中开场的那首《海阔天空》勾起了许多观众对beyond乐队的怀念;周晓鸥上场后的一首《爱不爱我》瞬间把观众带回到90年代的摇滚回忆中,情到浓处,现场观众和歌手一起唱出了副歌的高潮部分。

《我是歌手》提供了一个怀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歌手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歌手,他们已经带动观众成为怀旧的歌者,而比赛在这个舞台上也显得不那么重要,即使被淘汰也是精神可嘉。在第一季中歌手黄贯中在第二期节目即遭淘汰,但是他在这个舞台上带给观众的回忆,为大家带来的能量是长久留存的,正如beyond的“粉丝”在微博上留言,“很感谢《我是歌手》,让我们beyond的‘粉丝’再次见到贯中,看到他唱歌,听到他的摇滚,已经足够。”

多空间叙事 全方位记录

《我是歌手》节目较之以往的音乐选秀节目其叙事空间更为宽广,从台前到幕后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记录,将节目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真实地展现出来。从歌手下飞机的那刻起,乘车途中的记录,下车后与导演的谈话,经纪人陪歌手在休息区的等候,与智囊团队选歌的场景,彩排现场音乐调试,节目怎么倒计时,观众怎么进入演播大厅,每一个环节节目组都精心做了记录与安排。

然而这与单纯的纪录片拍摄不同,该节目采用了多机位的拍摄手法,从明星歌手下飞机的那一刻,摄像师就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宝贵的镜头。《我是歌手》的摄像队伍十分庞大,其设备也是顶级的。他们采用了38台摄像机多机位拍摄,因此,从彩排到现场演出的每一个精彩镜头都被捕捉到了。多视角、多时空的拍摄,全程记录,全面叙述,最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90分钟的成品,然而这却是400多个小时的镜头剪辑出的成果。这其中要经过层层的筛选,最终经过严格的细选与拼贴剪辑完成最终的作品。节目组的用心良苦加之强大的后期团队,造就了精彩绝伦的90分钟盛宴,时间虽不长,但是每个环节的内容都有展示,叙事内容全面,专业性强。

营销手段多管齐下

《我是歌手》这档节目充分利用多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和品牌形象塑造,借助网络、影院、新媒体、广告等多种传播营销手段,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宣传与推广。

情感营销方式。节目组会适时利用热点话题或是一些趣味性的东西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在第一季节目中主持人胡海泉多次在舞台上发音错误,还获得了“zhi哥”的称号,让观众感觉轻松快乐。歌手选歌的曲目,黄绮珊的《离不开你》,羽泉的《烛光里的妈妈》,黄贯中的《海阔天空》数次引得现场观众的掌声,观众产生怀旧心理的同时,也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整个节目充满了人文气息。因为当时刚发生了长春盗车杀婴案,辛晓琪在录制节目时现场换歌《亲爱的小孩》,即刻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所以说,《我是歌手》打出了一张情感营销的好牌。

网络营销方式。该节目因为考虑到收视率的问题,并没有在网络上进行同步直播,但是每期节目结束后,节目组都会把内容上传到公共网络平台,使得不方便看电视的受众也能及时看到最新一期的节目内容。同时一些手机软件的供应商还专门开发了《我是歌手》的软件下载。该节目还首次与影院合作,通过电视信号的切换使得节目的决赛可在影院同步播出。网络、手机软件、影院供应商等多渠道的推广与合作,使得节目的影响范围更加宽广,关注度提高,收视率也大大增加。

通过新媒体制造公共事件进行营销。《我是歌手》自播出以来,在微博上掀起了疯狂的讨论与关注,一时间稳居微博话题前三名。相比其他营销方式,微博的营销是裂变式的发展。通过明星效应,借助明星的微博传播可引起爆炸般的反响。《我是歌手》开通了新浪、腾讯两大阵营的官方微博,通过微博发布关于节目播出的相关信息进行宣传,同时也与广大“粉丝”、受众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我是歌手》的巨大成功,一方面离不开对引进版权电视节目的加工与再创新,另一方面和它独到的节目设置与安排息息相关。该节目通过节目内容的创新,层层设置悬念,安排精彩爆点,90分钟时间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它定位怀旧路线,深度挖掘观众的怀旧心理与广大观众进行互动。在节目的设置上,全程记录每一位歌手的动态等。在其对外的传播营销上更是做足了功课,使用多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推广,为节目进行宣传的同时,也树立了节目的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我是歌手舞台设置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韩磊《送别》与唐代送别诗的意境
醇厚低音绽放魅力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55:29
“《我是歌手》之后,我的时间就属于我老公啦”
李玟《我是歌手》让我发现我有妈妈那种斗志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吧啦吧啦小舞台
好孩子画报(2014年6期)2014-07-25 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