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云图》对西方多元文化的解读

2014-06-19 02:49:38刘雅静
传媒 2014年12期
关键词:黑奴云图话语

文/刘雅静

201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云图》,其声势之浩大,内涵之丰富,是当代电影中的杰出代表。也正因如此,很多电影人无不跃跃欲试,试图把它解说清楚。即使不能擒获全豹,至少也要获得一个关于它的明晰概念。《云图》用差异性对抗理性的总体化,注重个体性和自我关切而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以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其思想的前沿和敏锐,体现了反对普遍化、等级体系,肯定差异、非中心、流动和生成。云图体现了一种知识态度,排斥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对现代性神话提出质疑,揭露了理性和人道主义的内在虚妄。它代表了国际电影拼贴、多元、娱乐化的倾向。

《云图》应该被理解为一种传统,这种传统与现代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传统相对立,试图追问现代性的各种假定,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种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云图》的时间是变幻不定的,不同人物、不同时间互相交叉又有着某种因果联系,所有的故事情节似乎是不经心的排列组合,故事的叙述呈现着语言游戏的梦幻色彩。电影《云图》努力跨越叙述的常规规则,突破了小说的形式边界。

西方文化多元与差异的交织体现

《云图》“强调后现代是对宏伟叙事的怀疑,坚持对宏伟叙事话语的颠覆,相信在普遍适用的宏伟叙事失去作用时,具有有限性的“小叙事”将会成为人们生命中的具体意义和价值。”《云图》中弱化了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更多的是对个人命运、个体生存意义的思考,它体现了个体存在的意义。从濒临死亡的医生到反抗命运的奴隶,从逃出疯人院的出版商再到反抗体制的星美,无不体现了对现代元叙事的颠覆,也是对宏大叙述合法化和同质化的革新。它运用了后现代式的小叙事方式,推翻了原有的基础主义标准,倡导叙述多元性及差异性,追求自由开放的语言叙述规则。镜头语言倡导的多元化、游戏化的异质方式,更体现了导演追求差别的意图。

《云图》“热衷于书写历史断片,片中的历史都舍弃了前后真实历史的语境,被拆解为当下时间。叙事者自由出人历史,进入家族历史源头或个人记忆的任何部位,但这些时间除了自身作为时间的能指符号外,并不指向故事的终结或问题的解决。这种精神分裂般的时间有时是完全静止的,有时又在飞快地流动,完全脱离了自然时间秩序。人物的行动从此失缺了自然的坐标,处于不确定性的飘浮之中。当时间的方向不再由过去走向现在指向未来,经典叙事理论的根基无疑被动摇了。”影片时空错乱,各种时间空间纵横交错,但是故事叙述的却非常清晰,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人们都只是活在当下,各种不同的人事其实都体现了作为个体的命运的无奈与生命本身的意义。《云图》的小叙事资源来自于日常语言,它反抗权利话语的羁绊,并且始终使这种小叙事保持着时尚与前卫,它以一种宽容的态度,追求一种差异性标准。小叙事中的语言排列组合,采用了语言游戏和反抗权威话语的方式,体现了不确定性的镜头方式与历史阐释焦虑。

《云图》“拒斥与任何权力话语包括商品权力话语的共谋关系,拒绝一切为世俗欲望张本的话语,进而审理西方文化霸权的话语,同时进行自身话语清理,既反本质主义,又反非理性主义,既杜绝对形而上诉求,也要杜绝膨胀的形而下欲望。”这意味着《云图》将主体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凡夫俗子,通过他去对这个属人的世界做出自己低调的陈述。《云图》用小叙事的方式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则意味着消解中心性和所谓二元对立中的本质维度,注重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多变、此起彼消的现象。认为现象重于本质,边缘重于中心,宽容精神重于独断态度,开放的民主氛围重于垄断式思想控制。因此从本质主义的独断论中挣脱出来,使对话双方尽可能通过对话而沟通。文本意义都大多通过阐释和再阐释而不断生成,任何结论都不从先验设定的框架出发,而从具体实际而丰富的现象本身出发获得。小叙事不再是在文本的暗示下构建某种意义,而成为无限多意义的“发明”与“创造”。

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性建构

《云图》从主题到形式对所有支持殖民化的话语——关于权力的神话、种族的等级划分,关于服从的意象等统统来一个釜底抽薪。如患有疾病的律师在烈日下热得晕倒,而黑奴们却要劳作,奴隶主竟说黑奴天生就像沙漠里的骆驼,不会感到热,有的黑奴竟还要在暴晒下忍受着鞭打。律师在船上解救黑奴,想让他毙命的不是黑奴而是他的同族——白种人,他在黑奴的帮助下死里逃生回到家乡,最后投入到黑奴解放运动中去。当律师的岳父阻挠他和女儿去参加废奴运动说无论你做什么都是无限汪洋里的一滴水,律师坚定的回答:“没有众多的水滴,又何来汪洋呢?”

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民族国家正在分裂为相互争斗的种族区域。随着技术理性占据支配地位,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还伴随着时尚的消费拜物教。《云图》中多次出现了亚裔人与黑人的场景,并且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亚洲人张海柱是联盟会防抗组织的首席科学官,而联盟将军是黑人,反抗的奴隶是黑人,女先知是黑人等等,而亚洲人星美成为了若干年后不同人种的女神,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这些人在影片中既是异类又是弱者,影片强调的始终还是平等与无差异。

成功的殖民统治,关键在于被殖民者难以解脱的自卑与仰赖情结,故殖民政府通常使其民族自尊节节受挫,令殖民地原居民由衷地相信宗主文化的优越位置。如在影片中,白人问黑人的侍者是否快乐,脸上纹有刺青的侍者面无表情的说非常幸福。侍者脸上刺青分明表现着原始的活力并没有被泯灭,可是现实又迫使你说生活的幸福。正是在一个民族丧失自信自立之后,才会在外族强权话语的绝对权力前面表现出自卑和依赖,并信奉宗主文化教义的优越地位,从而成为一个丧失文化根基的被洗脑的文化漂流者。殖民统治作为“他者”,成为冷漠地对本土居民生活和文化施加的蔑视暴力。这种通过契约方式实现的文化暴力,使本土文化成一种不合法的“亚文化”状态,甚至在统治和同化吸收中凝成一种自卑的文化情结并长久萦绕在本土居民心灵之中。由于这个“他者”霸权的存在,后殖民文化才在主体凝视的权威,和强权造成的文明碎片中看到自己赢弱的形象,并在西方神话语境中不断复制着自己的形象。

可以说,正是在解构殖民过程中,第三世界不断消除自身的被殖民经验,找回自身的文化记忆,使得文化重建不是单纯回到过去历史文化的原生态中去,而是在新的文化整合中,生长出更为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殖民论述与殖民记忆既是历史的伤痕,又是新的历史建构的文化心理奠基。《云图》中被解放的黑奴奥图瓦他10岁被叔叔带上船,走过了很多地方,当他对律师尤因说我是能干的海员,我挣坐船的钱时,当他说我见过太多世界,我当不好奴隶时,在那样一个时代,他的话让人深深地震撼。

殖民主义则包括对帝国势力的巩固所作的努力,它表现为向其领地殖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所占领地域中本土居民的行政管理等。殖民主义的文学充满了欧洲文化至上和帝国有理的观念。它那最具典型特征的语言,是与调节白人与殖民地国家人民关系的目的结合在一起的。面对这种殖民话语,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只有对殖民体制中的自我和他者的双重反省达到一个相当深度,本民族的生长点才是坚实的。

对西方一元化霸权的颠覆

“一旦世界上的种种区别被整合简化成某一单维度的、具有支配性的分类体系——诸如按照宗教、社群、文化、民族或者文明划分并在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时按照这种方法把其相关维度看做是唯一起作用的,那么我们所共享的人性便受到了粗暴的挑战。这样一个单一划分的世界比我们所实际生活其中的多重而有差异的世界更具分裂性。”《云图》中,过去把人分成了白人与奴隶,未来把人分成了纯种人与复制人,在养老院里,把人分成了护士与病人。当星美不想进行日复一日的奴隶机械的生活,当蒂莫西想逃出养老院,当奥图瓦不想做奴隶,于是有了反抗。《云图》中各种人物都是进行抵抗的平凡人,这也是对一元化的反抗,使人们从被物化的状态中挣脱出来。反抗使他们不做机器的奴隶,避免成为经济动物与生产的工具,而是像星美那样勇敢的争取自由与解放,让我们看到一种希望。

《云图》强调对整个社会的权力话语和精英话语加以质疑,如星美和女记者,对权力话语表现出一种叛逆性和价值挑战性,声称世界是一个不断地建构又解构,然后又再次建构的过程。任何僵化的意识,任何霸权性的话语,都将使思维受到压抑。《云图》就是要解构权力话语的霸权性,由一元向多元扩展,由知识霸权向资源共享发展。使意识形态的批判成为日常生活批判,从而解除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异化状态,瓦解那种不断加强地压抑人操纵人的中心权力话语,使人获得自身的感性解放。

从一种多元宽容的立场出发,《云图》向形形色色的现代性霸权进行了挑战。《云图》“走向拼接,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能相融的‘文本’或形象拼凑在一起,使艺术看上去复杂、混乱、相互矛盾和模棱两可”。这拼贴消解历史,这种拼接快速多变,体现了这个多元混成的现在。像星美这种存在,排除了理性,也就排除了统一联系的功能,每一个体都成了散列的个体……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中,每一封闭的单子透过消费活动而相连,他们分享着同一个感觉,消费着同一样的感官刺激,在接收声色的过程中处于被动,被同化于消费文化所设计的形象之中,达至虚假的同一。

与党同伐异、态度霸道的现代思维方式的闭锁相比,《云图》持一种对他者包容的开放态度。一些人对《云图》大加讨伐,似乎它带给人们除了“虚无主义”,就是“无政府主义”,除了“玩世不恭”,就是“绝望”。从一种复杂性思维出发,《云图》挑战了现代“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挑战了现代简单化思维。

《云图》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和反讽的。它赞美分裂而不是协调,异质而不是单一。《云图》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并非要从中觅取享受,而是要传达我们对“不可言说的”认识。科技造成人类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的重视,也注意到对宗教经典在这个意义多元的阐释空间中意义漂流问题的忧虑。它在客观上积极地维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有效地支持各种不同的关于社会构想、生活方式、文化形态和艺术追求的选择。《云图》的故事没有完,不是因为讲故事的人赖着不愿退场,而是因为它所提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现代世界观或现代思维方式依然占统治地位。作为对现代性的全线抵抗,它自然还有话要说。

猜你喜欢
黑奴云图话语
回头一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资(2019年44期)2019-12-03 03:10:46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歧视观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之黑奴形象的分析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名家名作(2017年3期)2017-09-15 11:13:37
谈非洲黑奴贸易中非洲角色定位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8:10
基于TV-L1分解的红外云图超分辨率算法
云图青石板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